《韩非子》里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房子是家人的避难所,也是生活的港湾,还是家庭的一笔财产。
一个家庭里,老人过世之后,房子就变成了一份遗产。
兄弟姐妹好几个,但是房子只有一栋,或者只有一套,如何分配,还真的是一个难题。总不能把房子拆解,每个人一间,或者占有一个屋角吧。
农村有一句谚语:“房子四不分,分了害子孙。”
不是所有的房子,都要分掉才好,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处理,也体现兄弟姐妹的礼让和爱护。
01
父母一方还健在的情况下,房子不要分,这是老人的退路。
很多夫妻在相爱的时候,会说:“我们无法同年同月同日生,那就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显然是一种理想化的东西。
老父母作为夫妻,一起过世的情况很少。
也许是父亲早亡,母亲还活着。反之也有。
如果父亲过世,马上把房子分掉,或者把房子卖掉,大家一起分钱。然后把母亲接到某一个儿女家,养老。安排是不错,但是那个长期管养老的儿女,一旦变卦,这养老的问题,就不好处理了。
再说了,很多老人,独居的日子可以达到十几年。这房子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外婆,在外公去世之后,一间木板房被几个舅舅拆掉了。
外婆独活了二十多年,一两年在四舅舅家,三五年在小舅舅家,最后在一家地下室蜗居,苟延残喘。这不造孽吗?
保留房子,这是给老人退路,也许用不上,但不能没有。
02
有一个兄弟在老家谋生的情况下,房子不要分,尽量留给该兄弟。
现如今,很多的中年人都外出打工,也在外地定居。老家的房子,可有可无。
如果把老家的房子争到手了,却没有时间管理,也会是一个麻烦,也许房子会塌掉。
农村的房子,很多是砖瓦结构,不维护的话,房梁会腐朽,门窗也会腐朽,被风打碎。
你作为一个外出的人,非得要老家的房子吗?扪心自问,你会有答案的。
一旦老家有一个兄弟在谋生,管理果园,稻田等,就应该把老房子给他。起码房子不会长期闲置。
当然,有姐姐妹妹在老家,也是可以。根本不要用老眼神看人,认为女儿不是本族的人,是外人。
03
老房子是某一个兄弟掏钱修建的情况下,房子不要分,本就物有其主。
我们村里,有两个兄弟。
弟弟在老家定居,用父母的宅基地,修建了房子,给了父母两间,一间厨房,一间卧房。
父母过世之后,哥哥认为,两间房应该归自己。
弟弟不服气:“我掏钱建房,凭什么要给你?”
哥哥以理据争:“你用了父母的宅基地,要知道宅基地本有我的一份,凭什么我不能分。”
弟弟一气之下,把哥哥赶走,兄弟不交往了。
似乎哥哥的话,有道理。祖辈的宅基地,哪能给弟弟独占呢?
但是用现实去分析,哥哥一直外出,也不要老家的房子;房子本是弟弟修建的,平时父母也住其中,弟弟尽孝的时候,也多很多。
哥哥不争夺房子,是格局,也是通情达理。
毕竟,分配父母的遗产,是无法百分百均衡的。
同样,父母在城里定居,若居住的房子,是某个兄弟独自购买的,也是不要分配的。就算父母在一定的时候,给了该兄弟一定的买房资金,也不要过分计较。
房子,谁买的,就归谁;谁修的,就归谁。这样逻辑,应该占据主位。
04
父母的亲人还健在,也需要养老房的情况下,房子不要分,就是传承孝道。
我的祖父祖母过世后,留下农村的老房子。
我的父亲和伯父,决定把房子给了我的叔叔。
其一,叔叔一辈子都没有结婚,并且是一个腿部有残疾的人。
其二,祖父母也交代了,房子就给叔叔,避免他居无定所。
和我同村的小李,父母过世之后,爷爷奶奶也住在其父母的老房子里。因此房子一直没有处理。
非常明显,父母过世,但是父母的亲人还在,需要用房子,这就应该保全。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在孝顺自己的老父母的时候,还看其他的老人,是否需要孝顺。
但凡父母去孝顺的人,也是我们需要孝顺的人;父母的遗言,我们也要听从。
把孝道传递下去,这是比金子更宝贵的东西。房子,是财富,但是把房子给真正需要的老人,这是巨大的财富。
05
著名建筑师约翰·波特曼说:“建筑的实质是空间,空间的本质是为人服务。”
我们修建房子,其根本是为了服务家里人,而不是为了满足一己私利。
房子的最大属性,就是让每一个家人,都可以遮风挡雨。
当然,房子不分配,不等于永远不分配,也不是不作出任何处理。
其一,从长计议,等房子里老人,都过世之后,再分配,也不迟。
其二,在修建房子的时候,应该说一个规则,避免老人过世之后,兄弟姐妹扯皮。
其三,可以签订一个协议,在外出的兄弟,或者外出的子孙,需要回老家置业,再进行老屋分配。
千万不要把房子当成巨大的财产,大家都拼命争夺,弄丢了血脉感情。
最好的房子,不是奢华的,巨大的,而是充满欢声笑语的。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