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形成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实现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目标。层次多样的铁路网、广泛覆盖的公路网、干支衔接的航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高品质出行圈”和“高效率物流圈”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在推动宿迁未来5年交通发展上,交通有哪些布局?宿小通带大家了解一下。
强化内外联通,提升全域要素流动水平
建设“好运宿迁”,构建市域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形成市域“3060”交通圈、中心城区“3045”通勤圈、县镇村“一刻钟”通达圈。提升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推进重点骨干物流园区集聚发展,加速城乡四级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到2029年实现物流园区15分钟上高速公路、30分钟联系邻近港口作业区、40分钟联系邻近铁路货运站。

打通区域对外大通道
建成宿连高速二期等高速项目,潍宿铁路、合宿铁路等高铁项目,加快推进淮沭新铁路前期工作,深化宁宿铁路、连宿蚌铁路方案研究,到2029年实现中心城区20分钟上高速、20分钟到达高铁站。建设连接东中西、贯通长三角的内河水运大枢纽,推动“四港”联动发展,加快宿连航道的全线贯通。加强宿迁运输机场规划研究,力争尽快实现“小时达”机场圈目标要求。

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导向,补齐交通运输短板。紧盯需求加强铁路、高速、公路、航道等规划研究,高质高效建设在手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创新“建管养”长周期养护模式,努力建设一批精品工程。放大自身优势,构建“公铁水”联运体系。围绕航道网、物流网、产业网“三网合一”,实施多式联运发展计划,推进重点作业区铁路专用线、支线航道、疏港道路等有机衔接,深化“四港”联动,做强海河联运中转、外贸集装箱联运品牌,打造“淮河水运中心、运河航运枢纽”。抢抓发展机遇,推动增量政策落地。深入研究国家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大“两重”“两新”、交通专项资金等政策争取力度,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带动区域、辐射周边的重大项目,力争实现更大突破。加强改革创新,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效能。以“四化”同步集成改革为统揽,研究“交通+物流”优化提升措施,促进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开展进出口货物“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改革,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创新投融资模式,共建共享交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