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本小册子,看吕梁发展“经济账本”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02-22 11:52:51

2月19日,市“两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场承载着全市发展重任与人民期望的盛会里,代表委员们手里的一本看似毫不起眼的折叠式小册子——《数据吕梁——2025年吕梁市“两会”特刊》,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它外观朴实无华,拿在手中也感觉不到多少重量,然而,就是这样一本小小的册子,对于吕梁人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当我们翻开这本“经济账本”,里面的内容条理清晰,分为全市篇、地市篇、县(市、区)篇三大部分。其中,详细罗列了2023—2024年吕梁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对比情况,2024年山西省11个地市、吕梁市13个县(市、区)以及“十三五”以来吕梁市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每一组数据背后,都展现了吕梁经济发展的轨迹,也让我们得以清晰地洞察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走向。

经济增长回升向好

2024年,吕梁在经济发展的赛道上稳步前行,成绩斐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43.2亿元,在全省各地市中位居第二,彰显出雄厚的经济实力。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完成了740.7亿元,增速达到7.0%,位列全省第三,这一增速不仅体现了吕梁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积极投入,更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全年经济呈现出稳步回升的良好运行态势。

不过,经济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财政收入方面,全省各地市普遍面临增速负增长的困境,吕梁也未能置身事外。然而,吕梁凭借着自身的韧性和努力,扭转乾坤。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达到332.2亿元,排名全省第二,更为关键的是,以0.2%的微弱增速实现了正增长,成为全省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城市。在如此严峻的大环境下,无疑是吕梁经济稳健前行的有力证明,背后蕴含着无数人的拼搏与付出。

税收收入同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晴雨表。去年我市全口径税收收入完成了689.8亿,在全省11个地市中独占鳌头。自2022年起,吕梁已连续三年保持税收收入总量全省第一的位置,这充分展现了吕梁经济发展的坚实根基和持续活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吕梁深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性,并持续发力。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传统产业不再固步自封,而是积极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升级,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保持稳定发展。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538.6亿元,增长0.1%,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有力地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0.9%,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0.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94.7亿元,增长2.4%,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亮眼的数据更是有力地证明了吕梁产业结构调整的显著成效:2024年,吕梁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达31.7亿立方米,总量全省第二;“杏花村汾酒”专业镇营收占到全省省级专业镇的近三成,白酒占全市工业经济的比重超过13%;氢能全产业链体系初步形成,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全省第一;农业龙头企业总营收突破500亿元,食用菌规模、产量均居全省第一。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吕梁在产业结构调整道路上坚定不移地探索与实践。

居民收入稳定增加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2024年,吕梁在这方面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42.5亿元,同比增长1.3%,城乡消费规模同步扩大。其中,城镇零售额417.5亿元,增长1.4%;乡村零售额125亿元,增长1.1%,消费市场的繁荣彰显出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居民收入也实现了稳定增加。2024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937元,同比增加1109元,增长4.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58元,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66元,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市“两会”,作为吕梁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而这本小小的“经济账本”,便是吕梁向全市人民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它不仅是过去一年财政工作的全面总结,更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引。从这本册子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吕梁经济发展的底气与决心,见证着吕梁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稳健前行,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的目标迈进。记者 康桂芳

来源:吕梁日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