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地铁1号线车站正式亮相!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02-22 11:06:52

太原地铁1号线将全线24座车站分为三类,包括3座枢纽站、5座特色站、16座标准站,车站装修设计主要围绕“文化性、舒适性、功能性、简约性”的思路。

3座枢纽站:西客站、太原站东广场站、太原南站。

装修特点:打造太原市“交通门户形象”,体现山西文化、营造快速、便捷、现代的轨道交通空间。

5座特色站:下元站、桃园路站、大南门站、柳南站、五一广场站。

装修特点:一站一景,呈现出强烈、独特的车站形象,体现站域周边文化属性。

16座标准站:河龙湾站、西铭路站、金阳路站、闫家沟(小井峪路)站、太原理工大学站、太原站西广场站、郝家沟站、朝阳街站、双塔站、南十方街站、长风东街站、学府东街站、许坦东街站、北营站、黄陵站、武宿1号2号航站楼站。

装修特点:各站标准化、模数化、模块化,呈现“简约型”装修的基本风格。

西客站

本站运用几何图案穿插成网,表达了城市交通快速发展及现代化进程,以白色、蓝色为主色调,集合跳跃律动的造型手法,打造出现代、富有动感的地铁空间。

太原站东广场站

太原站是太原重要的交通枢纽,以中式坡屋顶的形式塑造空间,充分利用站型,从而营造空间的场所感、提升空间的舒适性。

太原南站

太原南站地铁站装修通过提取古建筑的元素,结合地铁特征,运用现代手法,打造古今交融、与时俱进的地铁车站。车站装修提取了太原古建筑拱门和城墙砖元素,结合地铁的地下隧道特征,运用现代、科技的设计手法,打造深远、有序、充满科技感现代感,而又深具历史文化底蕴的车站空间,演绎展现“继往开来”的文化主题。连绵不断的拱券给人以时光穿梭般的意象,展现交通建筑独有的通达、便捷和与时俱进的特征。

下元站

设计主题定为“缤纷下元”,体现城市商业街区的时尚和繁华。下元站站厅核心区设计了无柱空间,站厅层高度达到4米到6米,空间通透并富有层次。设计利用抑扬变化的建筑空间和中庭中独特的“井”字梁构造特点,以“光”作为装饰手段,来诠释“缤纷”这一主题。波动的光又如同跌宕的涟漪,从地面到花柱到中庭天花再到站厅端部的天花,形成一个连续的、律动数控光阵,诠释着现代都市的缤纷和浪漫。

桃园路站

本站提取了传统建筑中的“坡屋顶”“藻井”形态,塑造整体天花。用竖向线条勾勒墙面和柱面,让柱子显得更加挺拔,墙面显得更高。墙面使用了米黄色石材,天花采用白色、米色铝材,给人四平八稳的空间感受,与该站整体定位非常契合。

大南门站

大南门站延续2号线风格,是唐风建筑的手法。天花采用木构架,搭接成藻井的造型,采用黄灰色系,给人高贵、大气的视觉感受。

柳南站

千年柳巷,百年繁华,柳南站设计以“柳絮飞花”为创作灵感,用柳树的树干、花瓣的形态塑造柱子及天花,并巧妙地将其相连,形成从中间向两侧绽放的画面。

五一广场站

本站在造型手法上强调对称平衡,以中跨为轴,边跨两侧对称。中跨天花采用中国传统藻井造型,结合中国传统纹样,营造极强的秩序感和仪式感。边跨天花相较于中跨略有简化,将中国传统花纹间隔的设置在灯具之间,呈现强烈的中国传统风格。

标准站

采取标准化的设计手法,成为全线的设计风格基调。标准站以“透、露、亮、鲜、序”为基本手法,是全线设计风格的基调,最大程度的标准化可以保证最终空间效果的稳定,也便于降低建设和运维的成本。

(摄影 寇宁 部分图片由太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记者 薛建英)

来源|山西晚报客户端

0 阅读:20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