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顺眼请点个关注~高频率更新中外历史故事,供君解闷~
795年,吐蕃占领的昆明城(现在盐源县)被攻克。
796年,西南蛮族两万余人归顺唐朝。
797年,焦头烂额的吐蕃派遣使者到长安,想要讲和,唐德宗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一请求。吐蕃人恼羞成怒,出兵攻打嶲州,被剑南军和东蛮的联军击败,数百人阵亡。胜利后的剑南军顺势西进,修筑了四座城池,开拓疆土三百里。
799年,吐蕃发兵五万,分别攻打嶲州和南诏,被唐军和南诏军击退。
800年,吐蕃再次集结八万大军,还提前准备了足以征战一年的粮草到前线,要给南诏和唐朝一个深刻的教训,最低的目标也是要夺回嶲州,斩断南诏和唐朝的通道。
吐蕃人动静太大,被唐军查探到,韦皋和南诏国王分别派兵奔赴前线,南诏国王还担心东蛮勾结吐蕃,索性来了个坚壁清野,逼着东蛮各部落把粮食藏进深山,实在运不走的就一把火烧掉。
准备了大半年,吐蕃准备发动攻势,刚一开动,他们的一个城池守将就向唐军投降,还协助前来接受城池的唐军,内外合作,吞掉了听到消息来夺城的五千吐蕃精锐。
有一个动心思的,就有第二个,第三个。吐蕃军中有一名将领叫马定德,他算是吐蕃中的军师,熟悉兵法和山川地理,每次吐蕃出兵,马定德都会坐着车到前线参谋军事,军中将领也都会向他禀报战场情况和既定的方案。但过去几年,吐蕃每战必败,马定德的声望一降再降,这一次出兵他更是认为唐军必有充足的准备,吐蕃难言胜利,而若是再败,他就有可能成为背锅的羔羊。思来想去,马定德索性找了个机会,一溜烟儿跑到唐军大营,投了唐军。
有了马定德,唐军对吐蕃人的军队部署和用兵情况了如指掌,没费多大力气的就顶住了吐蕃军的攻势。
南诏方面则用了阴招,他们在上游河道下毒,导致吐蕃军大量士兵中毒,缺乏战力。
拖到当年十月,天气寒冷,吐蕃军被迫撤兵,声势浩大的攻势无果而终。
前几年吐蕃换了新的赞普(国王),新赞普上台后,连连失败,威望大降,他要笼络国中势力,挽回局面,便下定了决心,在吐蕃每三户都要求出一个士兵,准备来一次大决战。
但韦皋和南诏的联合,再加上西南地理,实在是难啃的硬骨头,吐蕃赞普索性换了个方向,决定走北边,只要能打破盐州城,就能撕开吐蕃到关中的通路,没准还能逼的唐朝皇帝再一次弃城逃走!
801年七月,吐蕃大相论莽热统兵东进,当月攻克了麟州,斩杀唐朝刺史,摧毁城垣。自感无力对抗吐蕃大军,盐州节度使弃城南走,盐州城也被吐蕃人付诸一炬。
朔方危机,关中震动,唐德宗一边调兵到关中西侧,保护京城,一边派人到蜀中,要求韦皋出兵,攻入吐蕃腹地,迫使他们退兵。
韦皋早有出兵的意思,他立即组织了五万大军,分兵九路,在各个羌人部落的带领下,于崇山峻岭间纵横穿插。
吐蕃军主力在朔方,腹地之中确实没多少兵马,被唐军杀了个措手不及,两个月不到,唐军攻克了七座城池,五座军镇,焚烧堡垒一百五十,斩首一万有余,俘虏六千,并包围了重镇维州(现在四川理县附近)。
在别人家烧杀劫掠,和被别人在自家烧杀劫掠,感受天差地远,吐蕃赞普赶忙命令论莽热撤军,解救维州的围困。
802年正月,论莽热带着他的十万大军南下,途中遇上了一千余名唐军,论莽热看对方人少,想要来个开门红,就一挥手便让前军冲杀过去。冲着冲着,吐蕃前军进入了一处山谷,只听一声鼓响,站在山谷两侧的唐军纷纷起身,滚木礌石和箭矢雨点般泼洒下来,吐蕃大军被堵住前后去路,山路又高耸难攀,成了瓮中之鳖。
一日血战后,吐蕃前军上万兵马全军覆灭。
混战之时,论莽热也带着后军紧紧张张跑来救援,却一脚踩进了韦皋给他预设的另一个伏击圈,鏖战之后,吐蕃大军折损过半,论莽热也被唐军生擒,他也是唐朝和吐蕃多年战事中,官阶最高的俘虏。
这一战不仅仅是解了盐州的围困,也彻底扭转了唐朝和吐蕃间的战争格局,从此往后,直到吐蕃王国崩溃,都再没有大规模的入侵中原。
蜀地对于唐朝意义重大,明朝曾有人评论说,川蜀是唐朝的大后方,出事儿了皇帝就跑去川蜀,因为有川蜀的存在,唐帝国才能历经风雨飘摇,支撑了两百多年。
安史之乱后,如果没有川蜀和江南两个赋税大户,唐朝只怕会猝然崩逝,如果吐蕃在安史之乱中趁虚而入打穿岷江防线占领川蜀,那唐朝恐怕也会陷入五胡乱华的悲惨局面。
唐朝自然也没有忽视川蜀的重要,历任节度使都是出色的大臣,但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唐玄宗时期的韦伦勤政节约,蜀中大兴,但唐玄宗逃到蜀中,韦伦对抗那些宦官,被罢官免职;接任的严武军事能力很强,摧城拔寨,开拓数百里,但文治上肆意妄为,穷奢极欲,蜀中被他的横征暴敛弄到财物匮乏;再往下的郭英乂镇不住手下,闹出东西川分立,内讧了一年多,身首异处;砍了郭英乂的崔宁十余年时间数次击败吐蕃,号称“神兵”,但不听朝廷号令,差点把蜀中弄成了国中之国;张延赏文治出色,轻徭薄赋让蜀中恢复生气,但不会打仗,被吐蕃夺走了不少地盘。
直到韦皋,才是真正的文武全才,军事上他厚待士卒,婚丧嫁娶都会给钱,让将士们愿意为他效死,作战人人奋勇,剑南军战斗力不断提高,同时拉拢南诏和东蛮等墙头草,战略上获取了对吐蕃的包围,为后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史册记载,韦皋在蜀中期间,累计击破吐蕃兵马四十八弯,擒获吐蕃将官一千余人,斩首五万有余,缴获的牛羊器械更是在百万以上。文治方面韦皋兴修水利,推广粮食和茶叶种植技术,推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流,开启川滇的驿站,重新启动了南方丝绸之路,还斥巨资完成了乐山大佛的建设工作。
在他的治理下,蜀中富庶更上层楼,成都成了全国最大的商业都会之一,以至于韦皋可以每个月都给远在长安的皇帝送去财物,也可以大手笔的赏赐军中。
韦皋在蜀中还有一段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爱情故事,他看上了当地一位美貌的女子薛涛,一次酒宴中,薛涛即席赋诗,众人拍案叫绝,这一天后,薛涛成为韦皋身边的红人,也是天下有名的“女诗人”。随着接触增多,韦皋越发看到了薛涛的才能,让她帮忙处理一些案牍工作,薛涛的公文不仅细致认真,还相当富有文采。韦皋一高兴,上奏朝廷,请任命薛涛为“校书郎”,这可是进士才能担任的官职,朝廷没有这么离谱,韦皋也不以为意,蜀中官民私下里都称呼薛涛为“女校书”。蜀中很多官员想要走薛涛的门路求见韦皋,送去许多钱财,薛涛恃宠而骄,来钱就收,她自己也没留,收了多少都充了公,但闹出的动静太大,韦皋一怒之下,将薛涛发配到了偏远的松州居住。松州人烟稀少,兵荒马乱,薛涛恐慌之下,将自己的感触写成诗词,送到韦皋手中,韦皋不免心软,将薛涛召回身边。
诸多功勋下,朝廷对韦皋不断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司徒、中书令,顶级官职接踵而至,爵位也晋爵为南康郡王,可谓是人臣之巅。
强大的实力也滋生了野心,韦皋在任时,属下官职升迁到较高的品级,就会上奏保举为刺史,然后还是安排在身边做事,提升对蜀中的控制。
805年,唐顺宗即位,唐顺宗长年患病,不能处理政府,他身边的一些近侍和宦官就得以干预国家政务,大小事务都能随心所欲的处理。韦皋派遣手下刘辟到长安,拜谒其中权势最大的“棋待诏”王叔文,希望能够在剑南西川节度使的前提下,再得到剑南东川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的官职,执掌唐帝国的西南地区。
不知是谈判的语气太差,还是韦皋的想法太夸张,王叔文勃然大怒,要砍掉刘辟的脑袋,以儆效尤,还是其他朝臣极力阻止,刘辟才得以逃回成都。
区区陪皇太子下棋的文人,居然敢跟自己翻脸?韦皋也怒了,立即上奏朝廷,请求让皇太子监国,从根基上断掉唐顺宗身边近侍和宦官的权力来源!
在韦皋的带动下,很多节度使纷纷上奏,朝廷上看不惯王叔文一党的大臣们也各自响应,当年七月,皇太子李纯正式监国,八月,李纯即位,是为唐宪宗。
然而,没等向新皇帝索要政治投资的回报,也是八月,韦皋暴病身亡,享年六十一岁,唐宪宗下诏辍朝五日,追赠为太师,谥号“忠武”。
值得一提的是,韦皋死后,刘辟成为他的接班人,自任西川留后,唐宪宗刚即位,本着息事宁人的思路,任命刘辟为节度副使。刘辟感觉小年轻皇帝没啥本事,便再次提出了韦皋当年的请求:担任剑南西川、东川和山南西道的三镇节度使。
连韦皋都捞不到这个位置,刘辟凭啥?唐宪宗立即拒绝了刘辟的要求。刘辟索性发兵攻打东川,并攻破了东川的首府,生擒东川节度使。
然后,朝廷平叛大军赶到,大半年的时间,就收复了西川的所有城池,攻克成都,刘辟试图逃亡吐蕃不成,被押到长安,斩首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