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招工48元每小时,通知发出一周没人来,老板苦恼得直叹气

职场飞科 2025-04-16 23:37:46

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招工问题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但在节前的关键时刻,这个问题却变得愈发棘手。工资开得再高,也留不住人,成了不少工厂主的无奈写照。

在无锡新区经营着一家五金模具厂的赵老板最近就深有体会。年前,他接到了一个来自德国客户的大额订单,总金额高达数百万人民币,对方要求在春节前完成发货。眼看着订单利润可观,赵老板原本心中满是期待,早早地制定好生产计划,甚至提前进了原材料。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腊月刚过一半,厂里的工人陆续开始请假、返乡。即使赵老板不断劝说,许多人依然坚持“回家过年最重要”。眼看着产线人手骤减,订单却一天比一天临近交付期限,赵老板只好临时决定——以每小时48元的高薪招聘临时工。

48元每小时,按照每天10小时计算,一天便是480元,几乎是普通打工者日薪的两倍。赵老板将招聘通知贴满了周边的工业园、人才市场,甚至还请人投放了本地求职群的广告。

但结果却让他始料未及:一周过去了,没人报名。

“电话倒是接了不少,问完是不是年前加班,听到要干到除夕前一晚,马上就挂电话。”赵老板苦笑着说,“现在年轻人真是不好招了。”

赵老板的遭遇并非个例。在采访中,附近不少厂主也都表达了相同的焦虑。尽管提高了工资、改善了伙食、甚至承诺节后优先返聘,仍然无法打动工人留下来。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节日情感的优先级始终高于金钱收益。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很多人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就是为了能回家和父母孩子吃上一顿团圆饭。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打工者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和精神需求,不再一味追求“多劳多得”。加上近年来短视频、电商、快递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工作选择更加多样,进厂不再是唯一的出路。

此外,一些工厂过去存在“先画饼、后压榨”的现象,导致打工者对高薪广告产生了天然的不信任。“怕进去之后活又脏又累,还不给结清工资”,成为很多人不愿尝试的理由。

赵老板站在空荡的车间门口,看着那一排排等待运转的机器,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不是我不想干,是没人愿意干了。”

制造业的招工难题,已经不是靠一纸高薪就能解决的问题,它反映出的是整个劳动力结构和价值观的转变。

那么,如果是你,在春节前夕,有一份每小时48元的工作等着你,你会留下来加班,还是选择回家团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