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剧情通俗易懂”,毕竟武侠迷追求的就是“快意恩仇”这四个字,毕竟谁也不是带着受教育的心态来读小说的。
所以武侠小说的剧情本身没有太多的讨论空间,真正让读者津津乐道的,还得是书中那些武林高手之间的强弱关系。
或许是为了保持角色强大的人设,金庸就喜欢在书中制造一些“王不见王”的高手,以至于读者对他们的实力定位争论不休。
(郭靖、杨过剧照)
比如《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与郭靖就属于这种情况,这二人皆是主角,又都经历了各种奇遇,他们之间到底孰强孰弱?
或许金庸不是不知道,而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愿意挑明。
一、伯侄对决的理由
之所以有人执着于让杨过与郭靖来上一场对决,是因为他们二人确实有大战一场的理由。
对于杨过而言,郭靖夫妇就是他的杀父仇人,那杨康去死是因为黄蓉而死,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别说杨康是咎由自取,至少杨过作为儿子,是没有资格去替父亲宽恕仇人的。
这就好比《雪山飞狐》末尾,哪怕胡斐和苗人凤都是顶天立地的大侠,但胡斐也没法深明大义,那杀父之仇是必须要报的,只是无论他那一刀最终是否会劈下去,似乎故事都难以圆满,金庸才选择了留白式的写法。
(杨过、杨康剧照)
但怎么也比《神雕侠侣》中这样刻意淡化杨过与郭靖之间的矛盾要好得多。
他们二人始终是缺乏一次正面较量。
当然,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金庸不让他们二人交手,自然是不愿意看到任何一个主角因为这场对决而显得掉价。
毕竟两强相争,必有一败,所以郭靖和杨过到底是孰强孰弱呢?
二、奇遇不断的二人
同为主角的郭靖和杨过其实都有让人羡慕的奇遇。
先看郭靖,早年间他得马钰和江南七怪指点武功,尚且只能算是三流武者,到了洪七公传授他降龙十八掌,此时的他就已经有了堪比一流高手的战斗力。
再到周伯通将左右互搏和空明拳传给他,他便了有与五绝较量的资本。
更何况五绝都争抢的《九阴真经》也落入他手中,他是修炼了全本的《九阴真经》。
若要说郭靖有什么弱点的话,那就是没有自创武功之举,这一点上,杨过确实存在优势。
杨过的奇遇也堪称传奇,他在全真教压根没学到什么武功,那段经历不提也罢,可当他加入古墓派之后,他的武功水平就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再到华山一役,他又得洪七公和欧阳锋指点,习得两位五绝的绝技。
(杨过、郭靖剧照)
后来他又在神雕的指引下夺走独孤求败的玄铁重剑,继而凭借玄铁剑法跻身当世顶尖高手行列。
这还没完,后来的他甚至以海潮修炼法,将自己那黯然神伤的情绪融入自己的掌法之中,创出了一套黯然销魂掌,成了五绝级别的存在。
至此,似乎郭靖和杨过几乎是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
甚至杨过看起来还略强一点,毕竟他有自创神功的经历,说明天赋更胜一筹。
不过多数人可能忘了,早在华山二论的时候,郭靖就已经有了自创神功之能,他看到那十二株大槐树时,就想到了一套拳法,只是他不屑创出这么一套武功罢了。
等于说郭靖是“有能力,却任性”,在天赋上,杨过并没有与郭靖拉开差距。
而他们真正的差距,在实战方面,或者说,是在心气方面。
三、明显的差距
郭靖是个怎样的人?
若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那笔者会用“仁侠”二字。
是的,他是个大侠,但有时候却过于仁慈。
(郭靖、黄蓉剧照)
当年那欧阳克作恶多端,甚至几度要轻薄黄蓉,可当郭靖见欧阳克被压断双腿时,也会主动出手救那小毒物。
又如面对欧阳锋时,哪怕老毒物害死了他的几位师父,他也始终要履行承诺,说放那家伙三次,就放了三次。
还有他要与托雷翻脸,一度动了杀心,却又因成吉思汗一番话而愧疚不已。
说白了,他始终是过于仁慈了,哪怕是面对自己的死敌,他也无法痛下杀手。
对于武林高手而言,仁慈其实就是最大的弱点,在这一点上,杨过胜过他太多。
关于杨过的作战风格,书中有这么一段描述:“杨过眼见他拚命救护自己,胸口热血上涌,那里还念旧恶?心想郭伯伯义薄云天,我若不以一命报他一命,真是枉在人世了。当即从他背上跃下,将君子剑舞成一团剑花,护住了郭靖,势如疯虎,招招都是拚命。”
你看,这风格像谁?看到“疯虎”二字,笔者就想到了萧峰。
当年萧峰在聚贤庄杀败群雄之时,金庸也用上了同样的形容词,正是“疯虎”一般。
(萧峰剧照)
别小看了这二字,它就足以突出一个人的狠辣,萧峰、杨过、郭靖都是大侠,但郭靖过于仁慈,萧峰、杨过都有心狠的一面,一旦他们进入战斗状态,就难免会变得忘我,这样的作战风格决定了他们的实战表现往往会更出色。
这也是为何杨过总能在实战中取胜,乃至被金轮法王压制,也能完成绝地反击的原因,他足够狠。
所以当杨过真的对上郭靖,哪怕只是那么一瞬间,他想到了父辈的仇恨,他都难免会对郭靖下死手,光论二人的狠劲,完全不在一个段位,这场对决的结局必然是郭靖死在杨过手中。
所以金庸只能让他们保持一种微妙的关系,始终不让他们交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