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不是金庸笔下最强的反派,但却称得上是命运最凄苦的反派之一,甚至这哥们最初的人设都不像是反派,毕竟他可是与大侠萧峰齐名的“南慕容”。
金庸为何要让慕容复经历高开低走的人生?为何要将他捧上神坛,又让他重重摔在地上?
不过话说回来,这“南慕容”所指真是慕容复吗?
(萧峰、慕容复剧照)
或许多数人都没看清这一点,慕容复自己,也没看清自己的定位。
一、凄凉的结局
慕容复最后一一次以“正常人”的姿态出现,是在原著第四十八回中,当时他与段延庆一同绑架了段正淳一家,段延庆妄图逼迫段正淳将大理黄给交给段延庆,而慕容复则有心认段延庆为义父,继而借他之手实现复燕大计。
他们二人的算盘倒是打得响亮,却不料刀白凤却在此时爆出猛料,段延庆听到“天龙寺外,菩提树下,化子邋遢,观音长发”这十六个字之后,顿时没了杀意,他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收获了一个当皇帝的孩子,至于慕容复的野心,他自然是毫无兴趣,他就这么悄然离去,而慕容复则被段誉打得跳窗逃跑。
当那家伙再次出现时,已经成了疯子。
尽管从结果来看,慕容复在这个人人都“求而不得”的故事中,算是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局,毕竟他在自己的幻梦之中是当上了大燕皇帝,但那终归只是旁人眼中的笑话而已。
坐在坟堆上对着那帮黄口小儿大放厥词的时候,段誉等人只会觉得这家伙可悲至极。
(慕容复发疯剧照)
段誉甚至都无心找慕容复报仇,可见如今的慕容复在他心中当真是连蝼蚁都不如,不值得他动怒了。
所以慕容复为何会落得如此结局?
或许是因为他从来都没有看清自己的位置。
二、萧峰与慕容复
早在故事初期,金庸就提到江湖中流传着“北乔峰,南慕容”的说法。
这种说法自然会让人认定萧峰与慕容复就是实力相当的存在。
就好比《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中的五绝一般,那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以及中神通五人就是实力相差无几的对手,即便王重阳是所谓的“天下第一”,也不会强太多,毕竟当年那第一次华山论剑,五绝是在寒冬腊月的华山绝顶大战了七天七夜。
换言之,若是王重阳的实力与东南西北四绝相差极大,又何须苦战七天?
同理,既然慕容复与萧峰是齐名的存在,那他们之间即便存在差距,也不该太大。
(慕容复剧照)
可当他们二人在少室山交手之时,那简直就不是一个段位的人。
当时慕容复先是联手丁春秋、游坦之一同围攻萧峰,斗了几阵,萧峰没有败,慕容复也没有胜,其实对于慕容复而言,即便此时赢了萧峰,也是胜之不武。
他联手两个顶尖高手一同围攻一个与自己“齐名”的人,这本就是自降身价的做法,何况他还没能顺利拿下萧峰,那就丢人丢大了。
不过他没想到,更丢人的事情还在后面。
后来他与段誉交手,段誉那小子不过是半吊子水平的武者,所使的六脉神剑都是时灵时不灵,可慕容复却只能趁段誉对他手下留情之时发起反击。
一旁的萧峰自然是不会容许他这么做的,无论是因为段誉是他的结义兄弟,还是因为慕容复对一个愣头青如此不讲武德,萧峰都要给他点教训。
(慕容复、慕容博剧照)
于是萧峰只冲上前去,将慕容复高高举起,又将他摔了出去,慕容复如同丧家之犬一般,颜面尽失的他当即就有了自刎的想法。
至于后来发生的一切,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了,慕容复又接连几次遭受打击,终于在“绑架段正淳一家”事件后沦为疯子。
所以金庸想通过这个角色告诉读者什么?
或许很简单,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错误,才是他一切痛苦的根据。
或许正是因为他背负了那“南慕容”的称号,才让他有了原本不该有的自信,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压力。
所以“南慕容”到底指的是谁?
三、旁人眼中的“南慕容”
有人说“南慕容”说的是慕容博和慕容复父子俩。
其实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道理很简单,在武林群雄看来,慕容博早已不在人世,他们又怎么会说一个死人与当世丐帮帮主齐名呢?
所以真正的“南慕容”另有其人,这其中自然包括慕容复本人,但也还包括另外五位高手。
笔者所指的那五人即是慕容复的那四大家臣,还有他身边那表妹王语嫣。
那四大家臣的实力都有二流水准,甚至对于江湖中绝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就是顶尖高手。
比如段誉的手下后来见那慕容复已经神志不清之后,就说过这么一句:“邓百川、公冶乾、风波恶已离他而去,料他也做不出什么事来。陛下宽宏大量,不加理会便是,要不臣派人将他驱逐出境。”
可见让他忌惮的不是慕容复本人,而是慕容复以及他身边的帮手。
(慕容复及家臣剧照)
而王语嫣则是慕容复必不可少的贤内助,她总能在慕容复与人交手的时候快速拆解敌人的招式,令慕容复能够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这操作就好比你玩游戏开了脚本外挂一般,能洞悉敌人的每一步,如何能不赢?
这即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了,原来所谓的“南慕容”的名号从来都不是慕容复一个人打响的,他却觉得这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荣耀,所以当他经历挫折,了解了自己与萧峰之间的差距之后,他的心态如何能不瞬间崩塌?
说白了,现实中从不缺慕容复这种人,就比如某些公司里的中层管理,总觉得下面的人带来的成绩是属于他的,殊不知离开了团队,他啥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