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创新?就是因为绝大部人不认同、不理解、不愿意接受、甚至有极大的分歧,这才是真正的创新。因为大部分人、不认可、不理解,那小部分先知、先行者,才能吊打绝大部分人,这才是创新。只要是大家投票选出来的项目,肯定是垃圾,最好的上限是改良,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因为他们的脑海里,只有遵守规则,不会打破规则,不敢打破规则,甚至对打破规则的人,都是仇视的,是要报警、诅咒,是要打小报告的。而所有一等人,制定规则的人,中国政治传统的千百年来,为了防止作茧自缚,把自己绕进去,永远会给自己留个后门。规则是给别人遵守的,一等人愿意的时候,跟着一起遵守,不愿意的时候,总有变通的余地。
优秀是个好名声,但怎么定义优秀的人,站在更高的山上俯视着优秀者。打破与对抗规则宋美龄曾经接受美国记者采访,之后在一家西餐馆吃饭,宋美龄有烟瘾,便拿出一盒烟来,问记者要不要抽烟。女记者摆摆手,指了指墙上的标语:禁止吸烟。宋美龄不慌不忙,继续点着烟,用英文跟记者说道:那是写给老百姓的。自古以来,有些人都明白,规则是写给老百姓的。再说明白一点,规则背后的暗线,是服务于人的,服务于那帮掌握权力,可以制定规则的人。有些人明白了这一点,豁然发现,原来原则、规则、甚至价值、法律,都是可以用来谈判的。用利益的视角洞察人性,看到商业社会的本质。让绝大多数人遵守规则规则本身,并不具备强制的意义。从管理学的认知来说,他属于规范大多数人、大多数行为的工具。有了这个工具,才能无限缩小管理成本,扩大组织边界,形成真正有战斗力的队伍。以前有个学校的教导主任,分享自己的经验,他说,管纪律和安全,主要抓两头。第一,守纪律的标杆,要给予足够的表扬。第二,违反纪律的典型,要不断惩戒,直到他们遵守规则,再纳入规则体系。第三,有些顽固不化的,给他们一些头衔、荣誉,反而能激起他们的正义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二点,中规中矩,第三点,有点醍醐灌顶。之前看印度电《我的神啊》,男主一直宣扬无神,到后来自己被既得利益集团捧成神祇,讲的也是这么个故事。既然改变不了,就同化他,纳入自己的体系,保证规则的延续性,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话说回来,在任何一个稳定的组织里,遵守规则的人,肯定是大多数。这类人,是构成组织稳定的基石。他们不思考背后的运转,不想去了解规则设置的逻辑,只要不侵犯我的利益,我就好好干我的事儿。这群人里面,有上进心一点的,给个名誉、奖励、奖金,做做榜样。懒惰摸鱼的,给点鞭策、负反馈,总体而言队伍好带,不出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