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后,毛主席想让彭德怀当农垦部长,杨尚昆为何隐瞒不报?

羊村智慧谷 2024-12-18 20:14:07

自从庐山会议结束后,彭老总搬回吴家花园过起了田园生活,这位身经百战的“彭大将军”被免去了国防部长的职务,此时的彭老总的心早已钻进花花草草里,他更愿意把精力投身到农业中。

主席并没有忽略彭老总的感受,他希望彭老总能担任农垦部部长一职,因此让与彭老总私交甚好的杨尚昆转达.

可杨尚昆并没有把主席的想法告诉彭老总,间接导致彭老总没有机会主抓农业工作,那么杨尚昆为什么不告诉彭老总主席的想法呢?

提议到地方工作 多次请求被拒

抗战时期,彭老总曾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他曾私下里向战友透露,自己有离开军队的念头,希望能到地方上去工作。

彭老总说,他觉得在地方上,能更直接地为老百姓做些实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其实另有隐情,一直以来彭老总以雷厉风行的作风著称,但他的直率性格在国共合作期间却成无疑会影响团结。

他性子急,遇事容易激动,与国民党的合作中常常因为理念不合而发生争执。

他深知,这样的性格对于国共合作大局来说并不是好事,容易引发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

不仅如此的,抗战期间,我军涌现许多优秀将领,他们年轻有为,战术灵活,完全可以接过他手中的指挥棒。

彭老总心里明白,革命事业需要新鲜血液,他愿意退位让贤,让更有能力的人来带领部队,继续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

不过此时处于抗战关键时期,彭老总担任非常关键职务,中央暂时搁置彭老总的提议。

1949年之后,新中国的曙光照亮华夏大地,彭老总再次提出要到地方去,为百姓谋福祉。

他亲眼目睹西北地区百姓的艰难生活:破旧的衣物难以抵御严寒,简陋的房屋挡不住风沙,食物难以果腹。

彭老总决心要通过发展农业,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过上好日子。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彭老总披挂上阵,他放下了地方工作的计划,毅然决然地投入到这场保卫家园的战争中。

抗美援朝战争之后,彭老总多次向中央提议主抓农业,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项提议始终没能批准。

庐山会议的余波还未散去,主席深思熟虑,批准彭老总请求担任农垦部部长的提议。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杨尚昆却出于某种考虑,没有及时将这一消息告知彭老总。

杨尚昆在回忆起那段历史时,坦诚地承认了当时的情况。他说:“彭老总那时候情绪确实不太好”。

作为老战友,杨尚昆深知彭老总对工作的热忱和责任感,但同时也担心他的情绪波动会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杨尚昆选择了暂时保留,没有立即告诉彭老总。

杨尚昆一番好意,却“好心办坏事”。彭老总因此错过了那个关键的时机,农垦部部长一职与他擦肩而过。

转眼到了1965年,主席与彭老总的一次会面,主席对彭老总的能力和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决定将他派往西南地区,主抓三大线建设。

彭老总在四川宜宾视察时,对时任宜宾地位书记沈学礼说:“只要合理规划,科学耕作,四川的农业必将大有可为”。

如果当年直接去新疆专心搞农业,可能就没有后面的麻烦了。

彭老总和杨尚昆的革命友谊 过命的交情

关于杨尚昆为什么不向彭老总转达主席的意见,不少人猜测是嫉妒,其实大错特错,要知道,他俩可是战场上过命的交情,彭老总还救过杨尚昆呢。

1933年,红军反围剿战场上,杨尚昆与彭老总结下不解之缘。

杨尚昆走进红三军团的营地,一眼就看到彭老总。彭老总穿着和士兵们一样的朴素衣裤,没有一点架子。

彭老总谦虚地说:“我啊,就是个大老粗,没多少文化,得多向尚昆同志学习。”

尽管两人相差九岁,但年龄的界限在他们共同的革命热情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杨尚昆在回忆录里提过,他和彭老总总有聊不完的话,常常一聊就聊到深夜。

他们的话题从军事策略到革命理想,从家常小事到国家大事,无所不谈。

1934年,广昌战役的炮火爆发,李德作为军事顾问,亲自来到前线督战。

面对敌军强大的火力和兵力,他坚持己见,下达了硬冲的命令。

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这样的决策过于冒进,那一战,我军遭受惨重的损失。

此时,杨尚昆和彭老总正紧张地筹划下一步作战计划。

他们蹲在简陋的指挥所里,地图铺在地上,突然,天空中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紧接着是炸弹呼啸而下的声音。

生死攸关的瞬间,彭老总的反应比谁都快,他猛地一下将杨尚昆推入旁边的战壕。彭老总的这一推,救了杨尚昆一命。

广昌一战,红军没能打赢,可李德还是坚持老一套,不听劝。他找来杨尚昆和彭老总,非要按他的想法来。

结果呢第五次反围剿也败了,为了保存实力,红军只能踏上长征路,辛辛苦苦建起来的苏区,只能忍痛放弃。

长征路上 分工合作 无话不谈

1934年的秋天,红三军团在赣州于都县准备突围,气氛紧张得就像拉满的弓弦。

彭老总但看到杨尚昆紧绷的神情。彭老总从口袋里摸出仅剩的一块银元,笑着对杨尚昆说:“来,老杨,咱们去喝两杯,放松放松。”

酒桌上,彭老总和杨尚昆两人对坐,酒杯轻碰,却都沉默着。空气中弥漫着不舍,那是对苏区百姓的牵挂,但形势所迫,没有选择的余地。

彭老总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老杨,咱们的任务还没完成,老百姓还在等着我们。”

红三军团在长征路上,势如破竹,二渡赤水河,紧接着,又拿下娄山关,这个关口可是个硬骨头,但红军硬是啃下来;成功攻破乌江这个战略重地。

彭老总和杨尚昆带领的红三军团打出了红军的威风,全歼敌军两个师,还俘虏了三千多名敌军,这可是一场大胜仗。

抗战时期,红军换上新装,变成了八路军,彭老总肩挑重任,成了副总司令,杨尚昆则担任副书记,两位将领一个在战场指挥,一个在前线开展组织工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两支军队并肩驻扎在山西太行山,虽然分属不同部门,但彭老总和杨尚昆这两位老战友,却常常在休息是见面,他们的话题无所不包,从战术讨论到生活琐事。

彭老总的豪爽与杨尚昆的细致,形成鲜明对比,但正是这样的性格互补,让他们的革命情谊更加深厚。

1998年,杨尚昆的身体日渐消瘦,但他的笔却未曾停歇。

在彭老总诞辰100周年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坚持亲自执笔,一字一句地撰写《追念彭大将军》的文稿。

当这篇充满深情的文稿在各大报刊上发表时,读者无不为之动容。

杨尚昆用颤抖却坚定的笔触,让彭老总的形象再次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让那份跨越时空的革命情感,继续在新时代的读者心中流淌。

参考资料

《彭德怀传》

《毛泽东与彭德怀》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