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意义只在于教方法,养习惯,最终不再需要教

宁拙说 2025-04-01 18:48:43

学生厌学的因素复杂,教学方法有问题是因素之一。

教师的意义只在于教方法,养习惯。只要掌握方法,什么知识不可以自学呢?只要养成好习惯,孩子终身受益。

不少人认定,教师讲,学生听,就是教学。其实,正是教师讲得太多,以讲代学,学生才养成懒惰厌学的习惯,注定荒废学业。

有点作为的人无不是自学成才,教师讲不出人才,杰出者无不是终身学习者。

教师怎么教方法呢?

1 教阅读的方法

阅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自学方法,学会阅读指养成边读边思,边思边读,读思结合的习惯。

读思结合最好的读法是默读,即看书。孩子不会阅读,就是不会默读,读与思割裂。

阅读的思考是非常复杂的思维,既有逻辑思维,又有想象思维。

逻辑思维既有常规的思维,如概括记忆筛选比较等,又有非常规思维,如批判性思维、灵感、直觉等。

想象是阅读最富有创新力的思维,是把黑色的文字幻化成五彩的图景,又是对文字间空隙的填充,是文本与自我经验的桥梁,是受到感染的基本手段。

理解文本既指思维,指对文本语法义和语境义的把握,又指情感,指文本唤醒相关经验,发生感染。

因此,阅读也是情商开发的基本路径,阅读是启蒙爱和自爱的人生实践。

具体的阅读策略有,含英咀华,读出问题,读出自我,用笔批注和评论,等等。

可现实是,孩子学了12年语文,并不知道怎么阅读,因为教师不教方法,只讲文本。这是语文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大问题。

2 教思维的方法

学习是思维活动,学生最需要学的是如何思考。不少学生成绩差,不是智力而是方法问题。要学习思维方法,就必须先解决专注力的问题。

必须指导学生训练专注力。专注力指注意长度和深度都优异,注意长度是指注意集中于一个对象持续的时长,注意深度指注意聚焦时热情和斗志的参与程度,热情和斗志优异注意深度优异。

规定时间规定任务的双规法是训练专注力的有效方法,阅读是训练专注力的基本方法。

思维方法很复杂,不同思维方法各异。技能思维跟创新思维天渊之别。

逻辑思维主要指归纳和演绎,由个别到一般即归纳,由一般到个别即演绎。

不同学科,逻辑思维差异很大,议论文中的归纳和演绎推理,就跟理科不同,从事实里得出结论,提出观点,是复杂的思维;用定理解决难题,思维就较单纯。

跟一般思维比较,创新思维更复杂,主要指批判性思维,即对现成思维的再思维,从而发现和解决问题,是重要的创新力。

想象也是重要的创新思维,是艺术和科学创新中常见的思维,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与灵感直觉等思维息息相关。

高考是考解题能力,到现在为止,主要考技能思维,可不同学科的技能思维差异很大,必须寻找思维规律和方法,从而提高训练效率。

3 教研究自我的方法,探索自我生命,发现和解决自我问题

研究是学习的最高形式,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掌握材料,分析材料,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眼下学习问题做人问题非常多,而且十分严重,怎么解决学习困难的问题,怎么解决自我心理的问题,怎么解决恶习的问题等等。

每个学生都是问题的集结者,学习就是发现、分析和解决自我问题,培养创新自我生命的能力。

令人痛心的是,刷题内卷的教育远离人生和社会,大家都忙于刷题,对学生问题麻木不仁。

教育必须引导学生研究自我问题,发现和解决自我问题,特别是自爱和爱的信仰问题。

文化指认识自我的智慧,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丧失文化功能,学生对自我一无所知,也就丢失自我,在黑暗中摸索,才出现种种严重的心理疾病。

必须培养学生认识自我的文化智慧,探索自我是谁、走向何方的问题,不断发现和解决自我问题,不断创新生活,重塑自我。

文化智慧远比知识技能重要,自爱的信仰,爱的信仰不仅指明生命发展的方向,而且提供不竭动力。

1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