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作者:施展
大家可能听说过这样一个概念,叫作“信息茧房”,意思是说我们习惯性地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慢慢地思维开始变得僵化,就像被禁锢在一个“蚕茧”里。因此要想看清世界的真相,我们就必须要“破茧”。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遭遇了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夹击,经济增速也有所回落。很多人陷在疫情前那个“美好”时代的蚕茧里难以自拔,但著名政治学者施展老师认为,与其哀叹怀旧,不如破茧重生,去创想更有前景的未来。
为此他把自己的新书命名为《破茧》,围绕着“中国问题”这个大话题,探讨在这个剧烈变动的大洗牌时代,国家、民族、个体该如何突破茧房,找到新的方向。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破茧的第一步开始说起:认识信息茧房,看看它们是如何生成的。
讲逻辑,还是要讲立场
我们先从“信息茧房”的来源讲起。在书中,施展老师讲述了美国黑人运动的变迁史,以此告诉我们,很多时候“立场”才是造就信息之茧的元凶。立场就像套在我们头上的灰套子,让我们无法看清真实的世界,自然也无法做出理性、准确的判断。
我们知道,黑人解放运动发源于那场著名的南北战争。北方取得胜利后,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给众多饱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但一百多年后,林肯的许诺仍未兑现,所以马丁·路德·金高呼《我有一个梦想》。
然而,距离那场演说又过了半个多世纪,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2020年夏,美国几名白人警察对黑人暴力执法,引发了抗议。抗议的口号叫“黑命攸关”(Black Lives Matter)。但伴随着抗议运动的升级,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
比如,美国华纳传媒突然下架了经典影片《乱世佳人》,理由是有人认为该电影“美化奴隶制”、“涉嫌种族歧视”。这部影片改编自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作品《飘》,以南方庄园主的角度去讲述那场战争。
还有风靡全球的美剧《老友记》,其制片人在节目中突然落泪,后悔自己在拍摄这部影片时没有让黑人担当主角,对民族多样性反映的远远不够,还有示威者把种族歧视的矛头对准哥伦布,于是波士顿的哥伦布雕像被抗议者“斩首”,等等。
这些逐渐失控的局面引发了部分白人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是“逆向种族歧视”,并针锋相对地提出“所有的命都攸关”(All Lives Matter)。按道理来说,这是一种更理性的表达方式,但黑人抗议者却声称这代表着白人的傲慢,是一种新的种族歧视。
于是双方的冲突越演越烈,人们再也无法听到客观、理性的声音。人们受困于非理性的情绪,基于政治立场选择站队,并展开辩论和争吵。俗话说理越辩越明,但前提是大家都要讲道理。而前面的这种辩论带来的不是共识,而是更深的撕裂与对立。
当然了,这样基于立场和站队的冲突并非只发生在大洋彼岸,在国内的互联网世界里,我们也能看到似曾相识的表达时有发生。对同一话题的立场差异极大,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分为多个立场阵营,相互攻击指责。
所以有人感慨,“杠精”怎么突然一下子变多了呢?对此施展老师的回答是,因为人们不讲理了。过去面对分歧,人们会讲逻辑,会努力说服对方,最终达到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共识,而现在很多人只谈立场,任由自己陷入孤立的小圈子里。
更形象地说,原来人们用脑袋来指挥腿,脑袋代表着明辨是非,并且通过讲理你让一步我让一步,最后走到一起;而现在的人们更像是用腿指挥脑袋,只看到自己所在的小圈子的正确性。
推荐算法构成了舒适区茧房
对此,施展老师发出疑问:为什么人们会放弃对共识的追求,走入小圈子呢?
答案是公共媒体的衰落。以前人们通过电视、报刊接收信息,所以关注话题相似,并在茶馆、餐厅等地方进行讨论,这意味着大家有充分讨论的公共空间。
在自媒体出现之前,电视和报纸承担着一种“公共信息”渠道的功能。电视频道资源是相对有限的,节目在固定时间播放;主流报纸的种类也有限,发行时间相对固定,所以大家接收并感兴趣的信息基本一致,讨论的社会热点也大体相同。
而且,当时人们的讨论往往发生在线下,面对的都是熟人或准熟人,社交关系比较重。这就意味着即便观点不同,大家也要保持基本的面子,不能无所节制地恶语伤人,对他人的观点也能听得进去,尽量达成共识。
但是,伴随着公共媒体的衰落,基于线上的自媒体成了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甚至是唯一的渠道。在网络社交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多重身份被剥除了,只剩下了单一的身份维度,支持某一观点的圈内人,或反对某一观点的圈外人。
这让人们的社交模式变得越来越轻,不再顾忌“熟人社会”中的面子问题,不愿意耗费时间去“以理服人”,同时也失去了辩论的能力。遇到三观不合的网友,拉黑往往比解释更容易。最后他们打造了一个社交“茧房”,里面全是“自己人”。
与此同时,推荐算法也让人们的认知陷入“茧房”。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过剩,注意力成为了最稀缺的资源。科技公司基于大数据开发出一套算法,迅速摸清用户的喜好,并予以精准投喂。人们很少有精力去关注其它,从此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信息茧房意味着信息的单向度、个别化。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点不同,算法投喂的信息也不一样,渐渐地大家失去了共同的话题,也失去了对同一话题进行多元化、多角度的思考。人们只看自己感兴趣并认可的东西,陷入一个舒适的“茧房”中。
当所有人都处于茧房中后,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谐。每个人都只和“志同道合”的网友待在一起,感受着算法投喂的岁月静好;即便不小心遇到圈外人,他们也会基于被投喂的信息和认知,理直气壮地把对方臭骂一顿后再拉黑,爽快无比。
但是,这种岁月静好是世界的真相,还是一场虚幻的梦呢?算法投喂给我们的信息看似丰富,但营养极为单一。同时它把真实社会撕裂为一片片孤岛,并斩断了我们通过理性思辨求同存异、达成共识的桥梁。
用黑天鹅击破茧房,走向共识
那么,讲到这里,我们可能会气愤地想到:“这些科技公司太坏了,搞出这些可恶的算法,像割韭菜一样收割我们的智力……”
然而,与其气愤,我们更应追问的是,如何突破信息茧房?毕竟,这是一套商业价值极高的新技术,它们迟早都会出现。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突破信息茧房呢?在疫情之前,施展老师曾乐观地认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而这个道理应来自“魔”本身。换句话说,打败推荐算法的是新的推荐算法,某个算法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催生出它自己的竞争对手。
比如说百度这个搜索引擎,曾是大家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渠道。基于这项算法,百度发展出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谁出的广告位价格高,百度就将谁放在搜索结果的前列。这催高了搜索成本,反过来成就了知乎的“专家问答”商业模式。
一开始知乎集聚了大量业内专家,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回答,但知乎要想做大规模,也需要突破用户瓶颈,于是放开了对用户的限制,此时回答的质量水准就不像早期那么有保证了。而知乎放弃的这个生态位,很快又被很多小而美的APP填补上了。
当然了,这种“魔”与“道”的斗法也有问题。虽然技术的新突破能在短时间让人们看到希望,但信息茧房就像一柄巨大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在人们的头上。毕竟,没有人能保证那些小而美的APP会不会成为新的茧房,就像屠龙少年会蜕变为新的恶龙一样。
不过,从2020年开始的新冠疫情中,让施展老师看到了新的破茧的可能。这是一场谁也没有料到的黑天鹅事件,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也撕破了岁月静好的幻象,狠狠刺痛了躲在茧房里的人。人们被迫走出茧房,重新站到一起,看到了世界的真相。
一直以来,人类都是通过公共灾难事件来反思过往、达成共识,进而新迭代升级的。但对新一代年轻人来说,这个过程更为艰难。因为他们是伴随着信息爆炸、认知茧房步入社会的,他们需要重新学习如何多元共存,如何理性地思考辨论。
这个过程充满曲折,甚至在一开始会表现得非常糟糕。毕竟之前大家躲在一个个茧房里,相安无事;但这个保护壳被打碎了,我们才意识到原来其他人和自己想的大不一样,于是开始习惯性地争吵、责备,宣泄着自己的焦虑、恐惧和愤怒。
要知道,情绪是会感染的。这种争吵方式不仅无助于大家认知的提升,还会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恶意”。出于保护自己的潜意识,大家会更加坚定地维护自己的立场,更加无原则地攻击对方,于是我们看到社会陷入更加撕裂、对立的状态。
可以说,当前互联网上弥漫的焦虑、暴躁和戾气,就来源于信息茧房被击穿后的种种负面情绪,以及人们尚未学会如何运用理性去表达、倾听。但这样的混乱也孕育着新的可能,那就是历经痛苦,人们终会长大,而理性也终将回归。
几百年前的英国著名哲学家霍布斯告诉我们,普遍的恐惧和焦虑,可以成为人们达成共识、形成新秩序的起点。而现在,我们又处在了类似的历史节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