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0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的一席话震动舆论场:“我不需要埃隆做任何事,只是碰巧喜欢他而已。” 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揭开了特朗普与马斯克关系破裂的冰山一角。作为特朗普政府 “效率部” 负责人,马斯克曾被寄予厚望,却在短短三个月内陷入四面楚歌。
马斯克的困境始于他主导的 “政府效率改革”。根据白宫披露的文件,效率部计划在 2026 财年削减 1500 亿美元联邦开支,主要手段包括裁撤冗余机构、冻结非核心项目预算。这一计划触动了官僚体系的根本利益,导致超过 3000 名联邦雇员联名上书抗议。更严重的是,马斯克团队被曝使用 AI 监控政府通讯,引发隐私权争议。一位不愿具名的前白宫官员透露:“他们用 Grok AI 扫描邮件和会议记录,甚至连茶水间的闲聊都不放过。”
这种激进手段让马斯克成为众矢之的。4 月 11 日,他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反对 NASA 预算削减,称 “此举令人担忧”。这一表态被视为对特朗普的直接挑战,因为 NASA 预算减半的决策正是由特朗普钦定。更戏剧性的是,马斯克与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的公开互怼。纳瓦罗指责特斯拉是 “汽车组装商”,马斯克则怒斥其 “比一袋砖头还蠢”。这场骂战背后,是两人对关税政策的根本分歧 —— 纳瓦罗力推的 “对等关税” 已让特斯拉损失超 300 亿美元。
二、利益纠葛:从 “政治盟友” 到 “商业对手”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关系堪称当代政商博弈的经典案例。2024 年大选期间,马斯克向特朗普捐赠 3 亿美元,并利用社交媒体为其造势,成功助其重返白宫。作为回报,特朗普任命他为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并承诺放松科技行业监管。然而,这种利益交换从一开始就埋下隐患。
特朗普需要马斯克的科技影响力巩固选民基础,而马斯克则希望借助政策红利拓展全球市场。但两人的核心诉求存在根本冲突:特朗普的 “美国优先” 政策与马斯克的全球化布局水火不容。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承担了全球 40% 的产能,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其零部件成本飙升 23%。更致命的是,SpaceX 作为 NASA 主要承包商,正面临 39 亿美元的预算削减,这直接威胁到星链计划的推进。
这种矛盾在 4 月 7 日达到顶点。马斯克向特朗普提交了一份长达 12 页的备忘录,警告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科技产业 “失去十年”。但特朗普的回应异常冷漠:“我不需要他的建议,只需要他的支持。” 这种 “用而不信” 的态度,让马斯克意识到自己不过是特朗普的政治工具。正如《华盛顿邮报》评论:“马斯克以为自己是白宫的座上宾,实则是特朗普的‘电子宠物’。”
三、暗讽背后:科技巨头的政治觉醒马斯克的 “捧狗” 事件并非偶然,而是科技巨头与政治强权博弈的必然结果。4 月 13 日,他在社交媒体发布一张柴犬穿着 CEO 制服的照片,配文 “推特新 CEO 不可思议”。这一行为被外媒解读为对特朗普的暗讽 —— 毕竟,特朗普曾公开宣称 “不需要马斯克做任何事”。
这种暗讽背后,是马斯克对政治生态的深刻失望。他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坦言:“华盛顿的游戏规则让我感到恶心。” 这种情绪在科技界引发共鸣。苹果、谷歌等企业高管私下表示,马斯克的遭遇印证了 “科技右翼” 的脆弱性。所谓 “科技右翼”,是指那些因反对民主党监管而转向支持特朗普的科技精英,但这种联盟本质上是利益交换。
马斯克的觉醒具有标志性意义。他不再满足于做政治舞台上的 “提线木偶”,而是开始利用自身影响力重塑游戏规则。4 月 15 日,他宣布成立 “全球科技联盟”,计划联合 30 家跨国企业对抗贸易保护主义。这一举措被视为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 “商业反制”。正如特斯拉中国区总裁朱晓彤所言:“马斯克正在用市场的力量,教政治家如何做生意。”
四、博弈启示:科技与政治的边界重构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冲突,揭示了一个深刻的时代命题: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科技巨头与民族国家的关系正在经历重构。传统上,企业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但在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巨头凭借技术优势,开始具备影响甚至对抗国家政策的能力。
这种变化带来了新的治理挑战。当马斯克的星链卫星覆盖全球时,它既是商业产品,也是战略资源;当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突破国界时,它既是创新成果,也是安全隐患。如何平衡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成为各国政府的共同难题。
对于中国而言,这场博弈提供了重要启示。一方面,我们应警惕 “科技民族主义” 的陷阱,避免重蹈美国的覆辙;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创新生态,在关键领域掌握话语权。正如任正非所言:“我们不做政治的棋子,但要做科技的棋手。”
五、未来展望:从对抗到共生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博弈远未结束,但趋势已现端倪。随着科技巨头的全球布局深化,传统政治格局正在被打破。未来的政商关系可能呈现三种模式:
合作共赢型:政府与企业在共同利益领域深度合作,如气候治理、太空探索。
竞合博弈型:在关键领域展开竞争,同时在非核心领域保持合作。
对抗撕裂型:政策冲突导致两败俱伤,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让美国科技产业损失超千亿美元。
马斯克的选择将影响整个科技行业的走向。如果他能成功推动 “全球科技联盟”,或许能为政商关系树立新范式;如果继续与特朗普对抗,可能加速科技行业的政治化。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博弈都将载入史册,成为数字时代权力重构的经典案例。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绝对的赢家。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科技与政治的边界正在模糊,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单一维度的较量,而是系统能力的全面比拼。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 它迫使我们重新思考:在科技主导的未来,人类社会将走向何方?
不!你马斯克捧起来的不是一只狗,而是患了狂犬病的疯狗!
的
对呀是只狗,特别的朗狗真没普[无奈吐舌][无奈吐舌]
谁捧谁,哪个是哪个大家各有理解,但是图片里好像两个都是狗。老马也是段子高手,还是专心搞技术,造福人类好一点
如果马斯克做美国总统,是世界之父。干掉那条老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