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仍在继续,中方再度反制!
今天我们商务部声明: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并且还包含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首先先夸赞一下我们中方公布此消息的时间节点非常好,正好是美股开盘之前。这势必会让原本想着抵抗的美股雪上加霜。
此举真的大快人心,给美国人生动形象的上了一课,什么叫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美国之前制裁我们科技公司的方法回敬对方。
这一次的中美对决可谓是空前绝后,气氛是如此低沉。为什么两国在关税问题上丝毫不惧怕对方,势必要将反制进行到底?今天就这个话题简单聊聊,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极限施压,适得其反这一轮美国关税主打一个强硬施压,无论对方是什么类型的角色,就一个字“硬”!主要为了彰显自己的霸主地位以及让全世界知道自己秉承的“美国优先”政策。
不过背后真正的原因还是我们老生常谈的,美国希望借着关税来缓解贸易逆差,让美国的制造业能够重新焕发生机。

然而,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2018年的那个中国。当时的中国在对待中美贸易战秉持边打边谈的主张,偶尔谦让美国。
可如今时代早已变了,中国的硬实力在这5年内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在美国人一次又一次的限制我们科技领域的时候,我们早已知道需要靠自己。
所以这一次的中美贸易不仅态势升级,并且对美的待遇是前所未有的强硬。硬碰硬,到底谁更硬?
我们看到当4月2日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后的48小时,中国开启对美施加34%的关税反制。而当白宫发布将关税再加50%至104%的24小时,我们直接选择对美增加50%的关税反制,且再制裁12家美国公司。

其实到了这个节骨眼上,明眼人都看出中美这是针锋相对。且不说关税增加多少,单凭现在这个局势,谁认怂谁就输了。
应对之策,需要自给关税本身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看似对外可以收更高的关税,实则变相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实则两败俱伤。
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随着中国对于美国征收50%关税,美国市场的汽车涨价已经不可能避免。

就是因为许多零部件来自于中国企业,现在转一圈回去美国需要增加非常多的成本。你想一下,一个零部件多50%,一辆车有多少零部件?
自从特朗普开始使用关税这一套“阴招”之后,美国的经济已经遭到反噬。最直接两个数据就是政府债务占GDP的130%和美债36万亿美元。
关税可以增收,去弥补债务赤字。可是关税也带来了通胀,美联储不敢盲目降息,甚至通胀继续下去有可能会考虑加息去平衡。这时候再想想36万亿美元的美债利息,是不是有种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味道。

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已经接近“失控”局面,两国可能出现“彻底脱钩”的情况,选择第三方国家将是未来中美重要考虑的方向。
当然我们有了前车之鉴之后,势必会想尽办法做到自产自销,自主可控,扩大内需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结尾目前不仅中国在对待关税的问题上态度强硬,就在刚才欧盟通过首轮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将对一系列美国产品征收高达25%关税。

退让只会让敌人更加猖狂,只有主动出击才能获得最终胜利。金融战我们不怕,我们已经陆续出台“超级组合拳”,这不仅是前所未有的,更是表明中国在此次事件中的态度和决心。
对于美国的咄咄逼人,中国的态度永远都是外交部的那句话:如果美方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奉陪到底!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或者作者,欢迎转发、关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