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当一面(dú dāng yī miàn),意思是能够单独承担或领导一方面的重任、使命。成语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秦末汉初之际,韩信仗剑离家投奔义军,先投奔了楚地义军领袖项梁,但却始终默默无闻,项梁战死定陶后,韩信又归入项羽麾下,虽被任命为郎中,但仍不得重用,其多次给项羽献策,也均未被采纳。
秦朝灭亡后,项羽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刘邦在获封汉王后,率军南下汉中,韩信则借此离楚投汉。韩信投奔刘邦后,虽然屡经夏侯婴和萧何的推荐,但却仍然没能获得重用,以至于他一度想要另寻明主,萧何连夜离营将其追回,这才引起刘邦重视。
经过彻夜长谈,刘邦重新认识了韩信的才能,这才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正式设坛拜将,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刘邦兵分三路攻破彭城
然而,韩信虽被拜为大将军,又献上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帮助刘邦还定三秦,但却始终没有真正获得重用,在此后一段时间里,刘邦更多是将韩信当作了军事参谋,只是让其参与出谋划策,而从未让其独自领兵。
汉二年(前205年)春,趁着项羽主力被齐地叛军牵制,刘邦征调汉军主力,又汇集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卬、赵王赵歇、西魏王魏豹、常山王张耳、韩王韩信等六路诸侯王的兵马,共计五十六万,兵分三路大举东进,攻入西楚境内。
由于西楚境内兵力空虚,面对庞大的诸侯联军根本无力抵御,汉军长驱直入,同年四月便攻克了西楚都城彭城。
汉军防线和项羽回援路线
攻克彭城后,刘邦为防止项羽回援,命令樊哙率领汉军主力北上,沿鲁县、邹县、薛县、缯县、郯县构筑防线,封锁齐地与西楚之间的道路,切断项羽回援路线。同时,又命吕泽驻守下邑,彭越驻守梁地,作为彭城西部和北部防御屏障,至于战斗力较弱的诸侯联军,则被刘邦安置在了彭城附近的萧砀一带。
得知彭城陷落,项羽大惊失色,由于齐地叛乱尚未平定,他只能冒险一搏,命令大部分主力继续平定齐地叛乱,自己则亲率精骑三万回援彭城。
项羽利用骑兵的快速机动能力,迅速绕过樊哙率领的汉军主力,借助夜色掩护,一路狂奔至萧县附近,并于次日拂晓对彭城外围诸侯联军发动进攻。面对突然杀至的西楚精锐,诸侯联军一触即溃,顿时四散而逃。
刘邦逃亡路线
刘邦见军心已不可用,只得率人连忙出城而逃,却不想出了彭城西门便撞上了楚军,幸好楚将丁固乃是刘邦旧识,这才得以脱困而走。不得已,刘邦又转向南方,意图借助吕梁山区阻挡项羽骑兵。
刘邦一路狼狈难逃,其身后是溃散的诸侯联军,再后面则是项羽的追兵,一追一逃之间,诸侯联军先是在泗水至谷水间丢下数万具尸体,又在渡过睢水时溺毙无数。刘邦一路逃至睢水以南,却仍无法摆脱追兵,后借助大风才得以脱困,继而转向西北逃回下邑,与吕泽的军队会合。
黄河以南地区叛乱
刘邦兵败彭城的消息传开,刚刚归附刘邦的黄河以南地区也随之爆发叛乱,其中王武反于外黄,程处反于燕县,若是任由叛乱蔓延,汉军的退路将被切断。
危急时刻,刘邦对跟随在身边的将领们说道,“关东地区我不要了,谁能立功破楚,我就把关东平分给他。你们看谁行?”
面对刘邦的询问,众将领全都面面相觑,无人敢贸然开口。刘邦见状,只能无奈摆手,让众将退下,又命人找来张良商议对策。
刘邦先是向张良介绍了一番如今的困境,然后说道,“文臣武将所求者,无非裂土封侯,我打算舍弃函谷关以东等地作为封赏,只是不知谁能与我一起建功立业,先生可有人选?”
张良沉思片刻,答道,“九江王英布,本是楚国猛将,如今却与项羽有了隔阂,彭城之战时,项羽令其出兵相助,他却按兵不动,项羽为此极为恼怒,多次派使者前去责问;梁地彭越,项羽分封诸侯时,他因为没有受封,早就对项羽心怀不满,齐地田荣反叛时彭越也曾出兵响应,为此项羽曾令萧公角前往攻打,结果没有成功。这两人可以一用。此外,汉王手下的将领之中,虽说勇武之人不少,但说到独当一面,可委托大事者,唯有韩信。大王如果能够用好这三个人,那么楚国必败。”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一方面以裂土封王为条件,派彭越率本部兵马返回梁地,平定魏国旧土,牵制项羽注意力;另一方面则派随何南下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迫使项羽分兵。之后,刘邦又命吕泽驻守下邑,王陵驻守丰邑,另以缯贺率兵袭扰彭城周边,阻拦楚国追兵,从而确保了汉军主力顺利西撤。
“彭城一战”,让刘邦看到了自己统兵的不足,因此在率兵撤回荥阳之后,面对项羽的追兵,刘邦果断按照张良的建议,任命韩信为主将,率兵迎击项羽的追兵。在韩信的率领下,汉军在“京索之战”中成功击败楚国追兵,不仅重新帮助汉军稳住了战线,韩信也由此开始独自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