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186:登坛拜将丨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绿茶纵横看历史 2025-01-14 12:00:43

登坛拜将(dēng tán bài jiàng),本是指刘邦登上高坛,拜韩信为大将军;后比喻任命将帅或委以重任。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 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汉元年(前206年),项羽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各路诸侯于戏下会盟后,陆续返回封地。获封汉王的刘邦,赐封樊哙、周勃、曹参、夏侯婴、陈豨等十余位有功之臣为侯,又拜萧何为丞相,之后遣散大部分军队,于同年四月率领三万精兵南下入蜀。

项羽虽然只允许刘邦率领三万人马入蜀,但当刘邦率兵南下后,却有不少因为敬慕刘邦而自愿追随者,纷纷率兵投入刘邦麾下,前后达数万之众,其中既有此前曾背叛过刘邦的雍齿,也有在项羽麾下郁郁不得志的韩信。

韩信乃秦末东海郡淮阴县人,虽然自幼家贫,但却自视甚高。秦末天下大乱之际,韩信仗剑离家,在项梁率军渡淮河北上时,投入项梁麾下,跟随项梁南征北战,但却始终默默无闻。项梁战死定陶后,韩信又归入项羽麾下,虽被任命为郎中,却仍不得重用,韩信曾多次给项羽献计,但皆未被采纳。

项羽分封、诸侯会盟之时,韩信见刘邦身边人才济济,便认为刘邦或许是个知人善用之人,于是果断离楚投汉。不过,由于当时投效刘邦者甚众,孤身投奔的韩信并没能见到刘邦,而只是被任命为了连敖,负责管理仓库。

韩信一路跟随刘邦南下,结果还没等到获得重用,便因犯罪被判处死刑,差点与其他十几个人一起被处斩。临刑之际,韩信见夏侯婴从旁路过,连忙用言语吸引其注意力,夏侯婴见韩信果然有些不同凡响,连忙前去向刘邦求情。

在夏侯婴的推荐下,刘邦赦免了韩信的死罪,并将其任命为了治粟都尉,负责管理大军粮草。由于无法见到刘邦,韩信只能向自己的顶头上司萧何展露才华,试图通过萧何引起刘邦重视。

经过长期接触,萧何也看出韩信并非常人,因此多次向刘邦予以推荐,然而仍旧没有引起刘邦重视。

两个多月后,刘邦终于率军抵达南郑,由于当时刘邦军中多为楚人,这些人并不愿意长期离开家园,再加上两个多月的艰难跋涉,让很多人产生了逃离的念头。

南下途中,将士们逃无可逃,如今到了南郑,向东经过汉水便可进入楚地,于是大量士兵开始逃亡。

韩信见萧何多次推荐,自己仍然难获重用,心灰意冷之下便也逃离军营,打算另投明主。萧何得知消息,连忙放下公务,也顾不上向刘邦禀报,便连夜带人策马去追。

对于将士们的逃亡,刘邦虽然知情,却也无可奈何,直到有军吏报告萧何逃亡,刘邦这才大怒,立即派人四处寻找。

两天之后,终于将韩信劝回的萧何,回到军营便立即前去拜见刘邦。刘邦得知萧何返回,那是即高兴又生气,见了面便劈头盖脸地骂道,“你不是跑了么?又回来干什么?”

萧何连忙解释,“我哪里是逃跑啊,我是去追逃跑的人了。”

刘邦哪里肯信,“你去追谁了?”

萧何回答说,“韩信呗。”

听到这个名字,刘邦想了半天,这才想起韩信是谁,没好气的说道,“各级将领跑了几十个人,你都没有去追,韩信不过一个小小的管粮官,你去追他?”

萧何说道,“诸将易得,国士难寻,这韩信可是真正的无双国士啊。如果你只打算做个汉中王,韩信这种人当然用不上,但是如果想要争夺天下,韩信这种人就绝对不能错过,除了他也没有可以商议对策的人了。就看你怎么选了。”

刘邦听罢,没好气地道,“我当然打算东出了,哪能一直憋在这个地方。”

萧何闻言,连忙上前说道,“如果您真的志在天下,那就一定要留下韩信,不过您只有重用于他,他才会留下;如果不对他予以重用,他还是会跑掉的。”

刘邦看了萧何一眼,说道,“看在你的面子上,就让他做个将军吧。”

萧何摇了摇头,说道,“虽说将军这个职位不低,但恐怕还是无法让韩信留下来。”

这下刘邦倒是有些吃惊了,狐疑的问道,“难不成让他做大将军?”

萧何连忙道,“如果真让他做大将军,那么他必然留下来”,顿了一顿,萧何又看着刘邦说道,“大王您一向傲慢无礼,如果随意就任命他为大将,恐怕他还是会跑。如果您真心想要拜他为大将军,还是应该郑重一些,选个好日子,搭设拜将台,然后事先斋戒沐浴,严格按照拜将的礼仪那样才行。”

虽说刘邦对于萧何极为信任,但任命大将军毕竟不是小事,如果仅凭萧何一句话便同意,未免太过儿戏。于是,刘邦亲自召见韩信,与其坐而论兵,从用兵之事谈论到天下大势,这一谈便是一整天。

一番交谈下来,刘邦这才意识到韩信果有大才,当场便承诺拜韩信为大将军,并立即命人搭建拜将台和铸造大将军印。之后,刘邦又按照萧何的建议,郑重斋戒沐浴,选择吉日举行拜将仪式,正式拜韩信为大将军。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