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3月24日晚,在山东省并州市的华裔陶瓷厂外,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恶性案件。年仅十九岁的职工张红霞,被残忍的犯罪分子奸杀。她的尸体被发现时,赤身裸体,伤痕累累,被遗弃在街头。这起案件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恐慌,妇女们天黑后不敢出门,上下班都要依靠亲属接送。恐惧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而这也是并州建市以来最为恶劣的案件,引起了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
接到报案后,刑侦人员迅速赶到现场,但由于报案时间较晚,现场已被围观群众严重破坏。经过调查,得知死者名为张红霞,年仅十九岁,三个月前来到陶瓷厂为其继母照看孩子。据厂内工人反映,张红霞容貌出众,但生活作风存在问题,与附近村庄的张某有不正当关系,常常深夜才归。
技术人员经过仔细勘查,发现张红霞的颈部被条状尼龙纱巾紧紧勒住,导致窒息死亡。她的尸体上,除了有明显的性侵犯痕迹外,面部、胸部、腹部和腿部也被刺伤多达三十余处。面对如此惨烈的现场,侦查员们一时无法确定侦查方向。
尽管现场遭到严重破坏,但侦查员们并未放弃。他们坚信,只要细心检查,总会找到蛛丝马迹。于是,公安部门再次调集精干力量,对案发现场及周围500米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同时,公安干警还深入厂区及周边村庄,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查访。
经过一系列艰苦的工作,警方终于找到了一条重要线索。案发当晚八点左右,张红霞的恋人张某曾送她回厂,当时大门已经上锁。随后,张某因家中卸车事宜离开,留下张红霞独自一人在大门口。八点半左右,张某返回大门口时,发现张红霞已经失踪。此外,多名翻越大门出入厂区的证人也证实,八点十五分之后,他们再未见过张红霞的身影。这一线索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重要方向。警方根据这条线索进行了推理,即在张某,张红霞的恋人,大约在八点离开之后,过了十几分钟,凶手看到了站在大门口的张红霞,并以某种借口将她骗到厂房旁边的院墙旁,意图对她实施强奸。在张红霞拒绝的情况下,凶手趁其不备,用围巾将她勒死,并进行了毁容。基于这一分析,数百名公安干警迅速展开了大规模的排查行动。经过连续不断的努力,从三千多人中排查出了200多名可疑对象。经过进一步的甄别,最终确定了六人有重大嫌疑。
通过血型检测、案发时间排除以及相关证人的证词,警方最终锁定了陶瓷厂门口饭店的职工李某为重大嫌疑人。调查显示,张红霞生前与李某关系密切,李某甚至经常让出自己的宿舍给张红霞和她的恋人使用。李某不仅有一把丢失的水果刀,还有目击者证实在案发时间内,李某就在案发现场附近的饭店值班。然而,李某坚称他在八点前就已经睡觉了。更重要的是,尸体上发现的精斑血型与李某的血型相符,这些线索都使李某成为了重大嫌疑人。
侦查员将李某作为重点调查对象,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却没有找到进一步的证据来确认他就是凶手。虽然警方的推理看似合理,但没有确凿的证据就不能随意抓人。警方虽然怀疑李某,但由于缺乏证据,案件陷入了僵局。
就在警方认为犯罪嫌疑人可能是李某但又缺乏证据,使案件陷入僵局的时候,新的案件又发生了。4月13日晚上,并州第二纺织厂的一名女工在下班回家途中被人持刀拦截,企图实施强奸。5月20日上午,又有一名女青年在白天遭到歹徒的拦截,幸运的是她没有受到严重伤害。而此时,重大嫌疑人李某正在接受警方的严密监视,他显然没有作案的机会。难道李某真的不是伤人者?
就在这时,两名陶瓷厂的工人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他们反映,在张红霞被害的8点30分左右,他们看到了一个骑着大轮自行车的人,在南边的小径上,一个身着短小外套的身影忙碌地穿梭。与此同时,侦查团队在深入民间走访的过程中,意外地揭露了一桩未报案的猥亵案件。那是3月24日傍晚时分,第二纺织厂的一名女工在探访亲戚的途中,被一名犯罪分子强行带至厕所内,遭受了长达40分钟的猥亵。女工大声呼救,犯罪分子恐事情败露,遂用电工刀在她的胸部连刺两刀后仓皇而逃。女工回忆,此人身高约一米七,面容瘦长,眼睛小,年龄约30岁,作案时身上有酒气,也穿着短小外套,骑着一辆老旧的大轮自行车。
侦查员将这些线索串联起来仔细分析,认为先前认定的嫌疑人李某并非真凶,而是另有其人。他们推测这些案件可能都是同一人所为,于是决定合并侦查。此时,一条曾被大家忽略的重要线索重新进入大家的视线,那就是4月13日在纺织厂女工被猥亵的现场,侦查员曾捡到一张面值为一角的陈旧饭票。饭票上未注明使用单位,只能隐约辨认出一个照字印章。侦查员最初认为这张饭票与犯罪关系不大,因此并未深入调查。
然而,在刑侦工作中,案发现场发现的任何物品都有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线索,这张饭票也不例外。
经过深入调查,这张饭票并非属于被猥亵的女工,这揭示了两个可能性。首先,这张饭票可能是犯罪嫌疑人无意中遗落在现场的。其次,饭票也可能属于其他在厕所使用过的人。尽管存在这两种可能性,但至少有50%的几率这张饭票与犯罪嫌疑人有关,因此这张饭票成为了调查的关键线索。上级领导对此也抱有高度期待,认为这可能是破案的重要突破口。
进一步调查显示,这张饭票是青岛印制的,按照规定,使用这种饭票的单位都应在饭票上加盖公章。然而,这张捡到的饭票上却并未发现公章,仅有一个模糊不清的个人印章。在并州地区,这种饭票数量庞大,要追踪其来源极为困难。因此,侦查员决定从个人印章入手,期望能从中找到线索。
通常情况下,在饭票上加盖个人印章的往往是食堂管理员。只要能确定印章上的名字,就有可能找到使用这张饭票的单位,进而缩小犯罪嫌疑人的排查范围。很快,省公安厅的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发现,印章的第三个字是“n”,而姓氏部分可以辨认出是“赵”。尽管“赵某n”这个名字尚不能完全确定,但已经为侦查工作提供了重要方向。
公安部门迅速行动,对病毒室涉及的五百多个单位进行了逐一调查,寻找名为“赵某恩”的人。经过调查,他们找到了三个名为“赵穆恩”的人,但经过核实,这三人均与饭票无关。考虑到市区内并未找到相关线索,侦查员推测这个人可能在郊区。因为这种饭票在郊区的使用量也很大。于是,一场大规模的排查行动在郊区展开。
7月12日中午,一名侦查员在军分区招待所进行查访时,偶然听到一位中年人提到,在依村砌修厂有个叫赵希恩的人曾经管理过食堂。侦查员立即赶到汽修厂的位置,但发现该单位早已撤销,而赵希恩也早已调离。经过不懈努力,侦查员终于在一个安装公司找到了赵喜恩的饭票使用记录。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个企业是一家小型企业,与犯罪嫌疑人的关联需要进一步研究。这起案件的调查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希望能尽快揭开真相,为受害者伸张正义。在郊区的田野间,那些辛勤的工人们,大多是临时雇佣自附近的村落,他们如同季节的风,时而来,时而去。据统计,在那个特定的三至五月份,涉案的工厂里,有五十余名员工在案发期间工作。警方对这五十余人展开了详尽的调查,最终锁定了三人。经过对案发地点的仔细勘察,以及受害人对犯罪嫌疑人的描述,两名男子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警方迅速对这两名男子展开深入调查,一人因证据不足被排除嫌疑,而另一名叫周鲁昌的男子则引起了警方的高度怀疑。周鲁昌的身高、相貌、穿着,甚至他出行的交通方式,都与受害人描述的犯罪嫌疑人极为相似。更令人不安的是,周鲁昌的道德品质低下,他常常骚扰女性,酒后更是无法无天,多次骑自行车故意撞击女青年的自行车,并对她们动手动脚。此外,周鲁昌还有过强奸未遂的记录。
这些线索让周鲁昌的嫌疑愈发重大。警方决定进一步深入调查。3月24日,张红霞在厂门口被奸杀的那一天,周鲁昌的行踪成为了关键。据查,当天下午因大风,公司决定放假半天,周鲁昌则去朋友家喝酒,直到五点多才离开。他骑着一辆旧的大轮自行车,衣着和背包都与3月24日下午六点左右被猥亵的那名纺织厂女工的描述相吻合。
为了确认嫌疑人,警方请来了那名女工,让她对周鲁昌进行秘密辨认。虽然女工不敢十分确定,但她认出了周鲁昌的自行车。至此,案件似乎已经明朗。警方决定传唤周鲁昌。
7月28日,当周鲁昌被带到审讯室时,他坚决否认所有指控,无论警方如何询问,他都拒不交代。然而,在铁证如山面前,他最终不得不低头,承认了3月24日晚上六点和4月13日发生的两起案件。对于3月24日晚上八点多张红霞在厂大门口被奸杀的案件,周鲁昌坚决否认自己的罪行。然而,警方手中握有的证据却逐渐将他推向了犯罪的中心。在审讯室里,周鲁昌试图通过编织各种谎言来逃避法律的制裁,但警方早已洞察了他的狡辩。
据警方调查,周鲁昌在18点15分左右正好路过陶瓷厂,这与厂里两名工人在张红霞被害前后所见到的嫌疑人形象高度吻合。此外,他所使用的电弓刀与尸体上的创口完全吻合,这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嫌疑。
血型化验结果显示,周鲁昌为B型血,而现场提取的经斑中则化验出了AB两种血型。经过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张红霞被害前曾与恋人张某发生性关系,张某的血型为A型。这与尸检结果中的AB两种血型物质鉴定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周鲁昌的罪行。
周鲁昌的妻子也向警方反映,他在3月24日晚上九点多回家后曾清洗过刀子。面对这些铁证如山,周鲁昌仍然坚称自己无罪,但每一条证据都让他难以自圆其说。
经过三个小时的心理战,周鲁昌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他承认了自己在3月24日下午六点左右强奸纺织厂女工后逃跑的事实。在逃跑过程中,他路过陶瓷厂门口时遇到了张红霞。由于张红霞长相漂亮,周鲁昌心生歹意。他见张红霞无法进入厂门,便上前骗她饭店开着门可以进场。张红霞信以为真,跟着他往饭店走去。然而,当走到饭店门前时,周鲁昌突然搂住张红霞的脖子,用尼龙沙金紧紧勒住她的脖子,直至她失去气息。之后,他又残忍地在张红霞的脸部、胸部、腹部等部位乱砸乱刺,手段极其残忍。
根据周鲁昌的供述,警方在他的家中搜出了带有血迹的线手套。经鉴定,手套上的血迹与张红霞的血型完全一致。此外,警方还在他的家中找到了张红霞的三节表带,这进一步证实了周鲁昌的罪行。面对这些确凿的证据,周鲁昌再也无法抵赖,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经过详尽的鉴定,该表带上附着的纤维与张红霞遇害时所穿内衣的纤维成分及颜色完全一致。这标志着这场旷日持久、近半年的艰难侦查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所有的事实真相都得以彻底揭示。随后,朱路因涉及抢劫、强奸、伤害等多项罪行,被法律庄严地判处死刑。法律之网虽然广大,却绝不容许任何疏漏。简而言之,任何企图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都是徒劳的。那些敢于挑战法律底线的人,最终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山东省并州市”,没听说过?这样的臭水平还敢在这里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