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东军为什么要发动诺门坎战役?

文明守望者 2025-02-21 13:56:20

1939年的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对于日本来说,此时日本陆军势如破竹,但是来自苏联的威胁始终存在,日本陆军坚定地认为,日本下一步的作战方向是北上,日本陆军认为,以关东军的力量可以轻松击败苏军。

而日本的海空军则认为,如果日本北上进攻苏联,日本海空力的力量难以发挥作战,尤其是海军力量有力使不上,北上进攻苏联将是日本陆军的独角戏,所以日本海空军坚决反对北上,他们主张南下。也就是说,海空军眼里,也认为关东军可以击败苏军,而之所以阻拦现在进攻苏联,只是因为不希望风光都被日本陆军抢去。一时之间,“北上”和“南下”的争吵日益激烈,谁也不服谁,然面这一切都因为一场战役戛然而止,这便是引起世界战略格局的诺门坎战役。

战前为什么日本军方都认为苏军是个软柿子呢?日本人对苏联人有一种先天性的心理优势,这种优势来源于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作为日俄战争的胜利者,一向就瞧不起俄国军队。

而此时苏联又刚刚进行了大清洗运动,混乱局面早被德日等国家的间谍获悉,并且还有一些叛逃者带来更详实的信息。

由叛逃过来的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远东局局长——留希科夫口中得知,大清洗使苏联红军失去5位元帅中的3位,5个集团军中的13个司令,85个军长中的57位军长,195个师中111们师长,406个旅中的220位旅长,中高级军官中超过70%的人被捕或被杀。

留希科夫说苏军有战斗经验有能力的指挥员几乎被清洗完了,剩下没有被清洗的全都是听话、不作为的不干事的人,如今的苏军内部已经陷入空前的恐慌中,所有的干部人人自危,部队战斗力急剧下降。

苏联为了使苏军指挥系统不至于完全瘫痪,不得不紧急提拔一大批年轻军官填补巨大空缺,一时之间苏军中充斥着大量的少校师长、上尉团长,这些刚走出校门的军校毕业生,根本没有能力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不具备指挥作战的能力。

留希科夫说,如今的苏联就如一个破房子,一个人随便一脚,都可以将这个破房子踹倒。

不仅日本相信苏联不堪一击,连英国首相张伯伦都说:“大清洗使苏军彻底丧失了战斗力。”

日本关东军的参谋辻政信信誓旦旦地表示:日军一个师团能打三个苏军师,日军士兵一人能打十个老毛子。

不光辻政信有这种看法,当时的日军从军官到士兵都有这种观点。

日军心理咨询机构做过一个大面积的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参战的日本士兵都热切盼望与苏军交手,90%以上的日军军官对苏军的情况一无所知,却毫无理由地轻视对手。”

当时在关内的日军势头正盛,一个捷报一个捷报传回日本,而号称“皇军之花”的关东军却窝在东北无所事事,这给日本关东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他们迫切想和苏军交战,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就如一个自以为的武林高手,看着其他不及自己的武士所向披靡时,心理憋了一肚子火。

当时日本大本营是不同意关东军同苏军开战的,然而日本军队有下克上的传统,何况关东军自认为对苏军作战是必赢的局面,所以日本关东军找了个理由就发动了对苏军的进攻,日苏军队在诺门罕交手了。

1939年5月11日,伪满洲国边防军与蒙古人民军在边境地区发生了交火,这次冲突为日本提供了发动诺门坎战役的借口‌。

1939年5月11日,日军和伪满军队在黑龙江和外蒙古交界的哈勒欣河地区向蒙古边防军发动进攻。5月28日战斗扩大。7月苏军成立了以朱可夫为司令的第一集团军群,拥有498辆坦克,385辆装甲汽车、542门火炮和迫击炮、515架飞机,苏蒙军队增至5.7万人。8月,日军扩建的第六军拥有7.5万人,500门火炮、182辆坦克和300多架飞机。8月20日晨苏蒙军发动反攻。24日苏军在正面74千米、纵深20千米的诺门罕地区围歼日军,至31日基本结束战斗。日本政府被迫签订《苏日停战协定》。日本在诺门罕事件遭到了惨败,此后被迫放弃对苏强硬政策,而且在苏德战争中不敢轻易参加对苏作战。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词典》记载,诺门罕事件中,苏蒙军伤亡1.85万多人,日军死伤和被俘6.1万多人。可以看出,诺门罕事件中日军的损失是非常惨重的,对日本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都难以忘怀。诺门罕事件爆发的真正原因是日本扩大侵华战争所需要的一种策略,而不是要进攻苏联,另外日本挑起诺门罕事件也有明显希望借此造成反苏烟幕,以换取西方国家继续推行绥靖主义政策的目的。

0 阅读:170
评论列表
  • 2025-02-22 14:17

    事实证明大清洗是斯大林伟大正确的做法,只是后来碰到了德国而以,西欧各国没有大清洗面对德军还不如苏联特别是法国当时还号称欧洲第一强陆军[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