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疆守边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以俯瞰天下的姿态登上明朝的舞台。由于建州女真不断侵犯边境,明朝为了加强对建州女真的控制和防御,除继续修筑辽东边墙外,还采纳了李成梁的建议,开始修筑宽甸六堡。按照李成梁的意思,朝廷移建环山堡于张其哈制佃,险山堡于宽甸,沿江新安四堡于长佃、长岭诸处。这就是著名的宽甸六堡。 六堡位于鸭绿江以西,毗连建州女真,是防御女真的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六堡成后,李成梁又以此开市,和少数民族做生意。这样做,首先是缓和了当时明朝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另一方面,开市带来的可观收入也给辽东士兵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抵御蒙古明嘉靖后期至隆庆年间的边备废弛之秋,李成梁多次击败了蒙古的入寇,保卫了明朝的东北边境。他在隆庆五年(1571年)、隆庆六年(1572年)、万历元年(1573年)、万历三年(1575年)、万历四年(1576年)、万历五年(1577年)、万历六年(1578年)数次击退鞑靼速把亥、炒花、暖兔、拱兔、黄台吉等部对明朝边境的骚扰。论功被封宁远伯。
万历初年,张居正为相,“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明军辽东军事防御比较严密,有力地阻击了蒙古贵族势力骚扰;再加上后来土蛮汗去世,另外一个重要的蒙古族首领也死了,蒙古各部矛盾纷争,互相倾轧,逐渐走向衰落。相对来说,这个地区比过去安宁了一些。
遏制女真万历元年(1573年),建州女真都指挥王杲在抚顺马市诱杀了明朝官员,李成梁征讨王杲,在万历二年(1574年)督兵进剿王杲所在的古勒寨。万历十年(1582年)又进攻王杲之子阿台所在的古勒寨。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李成梁再度发兵攻打王杲之子阿台, 并彻底肃清了建州女真的不稳定势力。李成梁长期驻守辽东,有力阻止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和崛起,为明朝边境的安定立有大功。
万历十一年(1583 年) 十二月,李成梁利用叶赫贝勒清佳努和杨佳努到开原进行马市贸易的机会,在开原中固城设“市圈计”,诱其入伏,而袭杀之。叶赫贝勒清佳努和杨佳努被明军计杀后,清佳努子布寨、杨佳努子纳林布禄,分别袭为叶赫贝勒,元气日渐恢复,军力日益强盛。万历十六年(1588年)三月,李成梁率兵攻打叶赫布寨和纳林布禄,遭到叶赫东城与西城的贝勒和部民坚决抵抗。李成梁下令发炮摧毁他们外城的城墙,放火烧了他们的粮窖。经过这次打击,共“斩首五百五十四颗,得获马、器以七八百计”。叶赫罹受重难,死伤惨重。
人物总体评价万历朝的边事一度颇有成效,这有赖于边关的两大名将:东南戚继光,东北李成梁。在当时,李成梁威名远远胜戚继光。在明将吏贪懦,边备废驰的时代,李成梁纵横北方边塞四十余年,前后镇守辽东近三十年,屡破强豪,力压各方北方游牧部落,拓疆近千里。辽东成了一道坚固的屏障,并在开原、清河、抚顺等地开办贸易市场,与当地部落建立友好关系。清人作《明史》,对其虽颇有贬低之词,也不得不承认“然边帅武功之盛,(明)两百年来所未有”。
历代评价《明史》:成梁镇辽二十二年,先后奏大捷者十,帝辄祭告郊庙,受廷臣贺,蟒衣金缯岁赐稠叠。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其始锐意封拜,师出必捷,威振绝域。已而位望益隆,子弟尽列崇阶,仆隶无不荣显。
治军方略李成梁治军与戚继光不同,戚继光以制度带兵著名,李成梁则依仗个人的威望和感召力,对有功将士奖赏很厚,靠允以荣华富贵激励士气。故而到了后来,“成梁诸战功率藉健儿。其后健儿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辈皆富贵,拥专城,暮气难振。”早年的进取之心丧失,功业逐渐由盛而衰。先是有怯战之事,而后又传出掩败为功,杀良冒功的行为,这些虽都是部下所为,但李成梁难辞其咎。万历十九年三月,“成梁……使副将李宁等出镇夷堡潜袭板升……师还遇敌,死者数千人。成梁及总督蹇达不以闻。”这件事成了导火索,一些对其不满的京官开始大做文章,纷纷谴责,李成梁见形势不利,上书请辞。在镇辽二十二年之后,李成梁被迫退居二线。
李成梁与努尔哈赤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成梁再度发兵攻王杲之子阿台,努尔哈赤父塔克世为王杲孙女婿,死于此次战乱,努尔哈赤与其弟舒尔哈齐被俘。《清史稿》载:“太祖及弟舒尔哈齐没于兵间,成梁妻奇其貌,阴纵之归。”也有野史称努尔哈赤被收在李成梁帐下充当幼丁,数年后方才逃离。《明史纪事本末》则说塔克世虽属王杲一系,但已归附李成梁,因充当这次行动的前驱而战死。所以李成梁将塔克世所遗土地人马派给努尔哈赤,并给都督敕书,令袭都督指挥衔。 努尔哈赤后来羽翼丰满,统一女真各部,建元后金之后,报父祖之仇是他讨明的所谓“七大恨”之一。
李成梁晚年与努尔哈赤往来甚密,曾一度有倚仗努尔哈赤之兵袭占朝鲜自立的野心。于边事又常有敷衍之举。只要努尔哈赤表示忠心,即“保奏给官”,甚至“弃地以饵之”,因此被宋一韩、熊廷弼等廷臣所参劾。所以建州势力能够在辽东的崛起,与李成梁的包庇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