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放狠话:已留指示,如果遭遇暗杀,伊朗将会被“消灭”!

南柯归海 2025-02-06 01:39:53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述于文章结尾,请理性阅读。

【前言】

特朗普最近公开宣称,如果自己遭遇暗杀,他已经下令要彻底摧毁伊朗,自上任以来,他的对外政策就一直在主张“美国优先”和“强硬外交”。

退出伊核协议,采取一系列制裁措施,特朗普表现出了不容忍任何挑战的态度。

究竟是特朗普的激烈言辞背后隐含着某种深层的战略意图,还是他已经不再顾忌言论的后果,开始用“威胁”来保卫自己的政治地位?

特朗普强硬声明

当地时间2月4日,特朗普声称,如果自己遭遇了暗杀,那伊朗这个国家就会被摧毁,什么都不会剩下。

特朗普的这番言论发生在他签署恢复“极限施压”政策的行政命令后。

这一声明不仅直接指向了伊朗,也暗示了特朗普对于自己安全的高度关注以及对伊朗政府的不信任。

自从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美伊关系逐渐恶化,特朗普一方面强化经济制裁,另一方面在军事上对伊朗保持高度警惕。

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让特朗普在与伊朗的博弈中始终占据上风,但同时也加剧了双方的敌对情绪。

特朗普此次再度发表强硬言辞,或许是为了强调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并且向伊朗政府传达一个明确的信号,如果继续对美国进行挑衅,将付出严重代价。

特朗普的言辞并不只是简单的威胁,在他看来,伊朗不仅在中东地区扩大影响力,更在全球范围内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

然而这种强硬策略也面临着风险,特朗普的这番话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美伊之间的对立。

尤其是在中东地区,伊朗的代理人和盟友遍布各地,特朗普的一句“摧毁”可能会导致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最终把地区局势推向更加复杂和危险的境地。

在特朗普对伊朗的强硬态度面前,国际社会普遍担忧这是否会带来更大的冲突。

尤其是考虑到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能力及其政治盟友,特朗普的强硬手段有可能会引发全面战争,甚至让世界陷入更大的不稳定中。

伊朗的威胁

多年来,伊朗一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要对手,特朗普政府自上任以来,便开始了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意图通过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迫使伊朗改变其核计划和地区政策。

伊朗不仅在外交上坚决反击,还在军事上采取了多种方式挑战美国的权威。

特朗普的这一强硬声明,显然是在回应伊朗对美国的长期威胁,过去美国政府一直在追踪伊朗对特朗普及其他政府官员的暗杀威胁。

特别是在2019年和2020年,伊朗频繁以各类方式对美国进行反击。

2020年1月,美国发动空袭,成功击杀了伊朗革命卫队指挥官苏莱曼尼,这一行动激化了两国的敌对情绪。

苏莱曼尼被视为伊朗军事和政治权力的重要支柱,他的死亡引发了伊朗政府的强烈反应。

随后伊朗宣布对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进行报复,并且公开威胁要对特朗普进行暗杀。

特朗普的最新声明,毫无疑问是在回应这些威胁,特朗普曾明确表示,伊朗对美国的威胁一直没有消失,且越来越强烈。

他透露美国联邦政府已经掌握了伊朗政府企图对他进行暗杀的情报,并表示已经做好应对准备。

伊朗支持的武装力量遍布多个国家,包括叙利亚、也门、黎巴嫩等地,通过支持这些代理人,伊朗在多个战场上与美国及其盟友进行对抗。

伊朗的这种策略,使得美国在中东的军事行动变得更加复杂,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伊朗的代理人和盟友还对美军驻扎的地区构成了威胁。

特朗普所说的“摧毁伊朗”并非没有依据,伊朗在美国眼中不仅是一个地区性威胁。

美国多次指责伊朗在中东地区通过代理人向其他国家输出革命意识形态,并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扩大其影响力。

特朗普所提出的“彻底摧毁”伊朗,正是回应这种长期以来的敌对行为。

伊朗在多方面的对抗策略中,更多地依赖的是通过代理人和代理战争进行“低强度”的打击,而非直接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

伊朗不仅仅依赖于军事手段,还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舆论战和经济战,进一步扩大其与美国之间的对抗。

特朗普与拜登的对比

特朗普与拜登在面对伊朗问题时的态度截然不同,特朗普的强硬姿态和言辞,尤其是在涉及伊朗的问题上,一直是他外交政策的核心。

而拜登作为特朗普的继任者,虽然延续了一定的压力政策,但在处理与伊朗的关系时,选择了更加谨慎和渐进的方式。

特朗普曾明确表示,他的目标是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伊朗放弃其核武器计划以及在中东地区的军事扩张。

然而拜登上台后,尽管继承了特朗普在中东的基本框架,但其政策显得更加注重外交手段的运用。

与特朗普的单方面退出不同,拜登试图通过重新加入伊核协议来减少与伊朗的紧张关系,并力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

在特朗普执政期间,伊朗不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制裁,还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对抗中遭受了美国及其盟友的极大压力。

特朗普政府几乎完全排斥与伊朗的外交接触,而采取了更为激烈的军事和经济打击。

伊朗则回应以加强地区军事活动,并加大对美国及其盟友的反击,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政策,虽在短期内削弱了伊朗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但却未能改变伊朗的核政策,也未能有效遏制其在中东的军事存在。

相比之下,拜登政府上台后表现出了更为温和的态度,他试图通过谈判迫使伊朗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拜登政府的外交团队强调,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最佳路径是通过外交,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制裁和军事威胁。

毕竟伊朗的核计划和地区扩张问题并非短期内能够解决的,这需要长时间的谈判和多方面的合作。

特朗普的外交态度,一直以来都以强硬和直言不讳为特点,对于伊朗问题,特朗普的立场更是鲜明且坚定。

特朗普的做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美伊关系的急剧恶化,极限施压的策略,是否能有效促使伊朗改变其核政策,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对于美伊关系的未来,特朗普的强硬外交态度显然会持续影响局势的发展。

而对于特朗普被暗杀这样的事情,美国司法部也透露了一些材料,竞选之时被抓捕的暗杀者,告诉联邦调查局,有伊朗官员让他专注于暗杀特朗普。

若事实果真如此,那特朗普会有“消灭”伊朗的表态也就不奇怪了,不过真到了这一步的时候,这个所谓的指示想要执行,可能性也非常低。

美国媒体声称,如果未来特朗普真的遭遇暗杀,美国也不一定会对伊朗动手。

因为到时候副总统万斯将会继任成为新的总统,而他有权利做出决定,并且这个决定不会受到前总统任何指示的约束。

结语

伊朗方面,虽然面临特朗普政府的强压,但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屈服于外部的压力。

伊朗的核计划和地区扩张政策,依然是其外交和军事战略的核心内容。

特朗普的强硬态度或许在短期内对伊朗构成了打击,但长远来看,伊朗可能会更加依赖于军事手段和代理人战争,在中东地区展开更为激烈的对抗。

如果你喜欢我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END

参考资料

财联社在2025年2月5日《特朗普再放狠话:若遭暗杀,已留指示“消灭”伊朗!》的报道

0 阅读:0

南柯归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