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德国人走上街头抗议!默茨做出保证:永远不会和选择党合作!

南柯归海 2025-02-06 01:39:57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述于文章结尾,请理性阅读。

【前言】

2月2日,柏林街头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示威,数以万计的德国市民走上街头,举着标语,激烈抗议基民盟与选择党之间的合作。

基民盟和选择党成功通过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动议,试图阻止包括寻求庇护者在内的无证件外国人入境。

警方报告显示,抗议者人数达到16万人,部分媒体则称人数更是突破了20万,整个柏林的街道被抗议者的身影填满。

此时基民盟主席弗里德里希·默茨公开表态,强调基民盟“永远不会”与选择党合作,并称选择党是他在即将举行的德国大选中的“最重要的对手”。

默茨的这一表态到底是只为了平息民众的不满情绪,还是有更深的意图?

基民盟与选择党

根据报道,1月29日,基民盟和德国选择党成功通过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移民限制动议,目的在于限制无证外国人,包括寻求庇护者进入德国。

尽管此举并未在法案层面产生实质性影响,但却打破了德国战后数十年维持的“防火墙”,也就是主流政党不与极右翼政党合作的政治禁忌。

这一切发生在德国即将举行的提前选举前夕,基民盟与选择党之间的政治合作,虽然在部分法律条文中未能完全通过,但却引发了广泛的不满。

许多德国民众认为,这种合作不仅违反了多年来德国政坛的基本规则,而且无视了二战后建立的对极右翼思想和行动的警觉和抵制。

2018年,德国选择党在多个地方选举中获得了较高支持,并逐渐成为德国右翼力量的代表。

然而德国各主流党派,尤其是基民盟,一直拒绝与其合作,随着选举临近,基民盟在策略上发生了重大转变,选择党成为了基民盟在移民政策上最有力的支持者之一。

但选择党的种族主义言论和反移民立场,曾在许多场合激起过公众的强烈反对,基民盟的合作行为,确实是对德国多元化社会模式的一次挑战。

许多抗议者认为,基民盟此次选择与选择党站在一起,实际上是在推动极右翼思想逐渐渗透到主流政治之中。

德国历史上的极右翼政权给欧洲乃至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今天德国的民主政治是否能经得起极右翼力量的冲击,已成为国内外观察者关注的焦点。

基民盟与选择党的合作,或许只是冰山一角,未来更多的政治变动和社会挑战,可能还在悄然酝酿之中。

民众抗议

2025年2月2日的柏林,从早上开始,数十万德国民众走上街头,集结在德国联邦议院外,表达他们对基民盟与极右翼选择党合作的强烈反对。

据警方统计,示威人数至少达到16万人,而主办方则声称人数突破了20万。

示威者手举标语,高呼口号,抗议基民盟违背了自二战以来德国政治文化中一项重要的不成文规定,“不与极右翼合作”。

从联邦议院到基民盟总部,示威者一步步逼近,宣泄他们的愤怒情绪。

在柏林的多个街区,民众围堵街道,举着写有“基民盟可耻”的标语,甚至有部分激进分子称基民盟与选择党的合作为“与魔鬼签订协议”。

抗议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柏林,德国其他城市如汉堡、莱比锡、科隆等地也举行了规模庞大的示威。

示威活动并没有单纯地针对基民盟与选择党的合作,而是涉及到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情绪。

抗议者的愤怒不仅仅是对具体政党的不满,更是对当前德国政治体系失去公信力的强烈反应。

民众认为,基民盟与极右翼的合作不仅是对移民问题的错误处理,更是对德国政治价值的背离。

有部分抗议者表示,他们对当前德国政治局势的失望已经超越了对移民政策的反感。

随着极右翼力量的逐渐抬头,德国社会的政治极化愈发严重,可以说,民众的抗议并不仅仅是对个别政策的反对,而是一场对德国政治现状的全面质疑。

默茨的公开表态

在反对基民盟与德国选择党合作的抗议浪潮中,基民盟主席弗里德里希·默茨进行了公开表态。

2月3日,面对来自民众的压力,默茨在基民盟党内大会上作出了明确表态。

他强调,基民盟“永远不会”与德国选择党合作,进一步澄清了基民盟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

他在讲话中明确指出选择党反对基民盟的核心价值观,他特别提到,选择党不仅反对德国的西方取向,还主张退出欧元区,这与基民盟的政策立场截然不同。

默茨的表态,表面上看似是在试图安抚民众的情绪,特别是在即将举行的选举前夕。

基民盟的选民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极右翼势力的崛起感到不安,特别是对于与选择党的合作表示强烈反感。

然而这种表态并非全然是清晰的政治宣言,在公开声明中,默茨强调,基民盟与选择党在移民问题上的合作,仅仅是出于对当前难民潮的应对措施,并非意图将选择党纳入更广泛的政治联盟。

尽管默茨表示“永远不会与选择党合作”,但他并未完全排除与选择党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可能性。

默茨在声明中提到,基民盟将坚定捍卫德国的“西方取向”,并且反对选择党的“亲俄”立场。

他指出,选择党不仅反对德国的欧洲一体化政策,还支持与俄罗斯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近年来,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日益紧张,德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立场日益受到考验,选择党的立场显得格外敏感。

默茨的言论明确表明,基民盟在对外政策上将坚持传统的西方联盟立场,而选择党的立场则更倾向于与俄罗斯的合作。

尽管默茨的表态试图澄清基民盟的政治立场,实际效果却并不显著。

基民盟在选举前的这一系列政治操作,实际上暴露了党内的深层次分歧。

默茨的公开声明虽然强硬,但却未能彻底消除选民和党内不同派系之间的裂痕。

基民盟内部,尤其是与党内自由派和中间派的关系,正处于微妙的平衡中。

默茨需要争取传统保守派选民的支持,尤其是在移民问题上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

他也需要确保党内的多元声音,特别是在对外政策上保持与西方盟国的紧密关系。

基民盟与选择党在移民政策上的立场一致,且在一些地方选举中,选择党曾表现出较强的政治势力。

尽管默茨在表态中强调,基民盟绝不会与选择党共同执政,但部分观察者认为,这种声明可能只是为了应对眼下的政治压力。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和核心国家之一,任何重大政治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波及到其他国家的政治走向和国际合作。

欧洲的许多国家,如意大利、法国和奥地利,近年来右翼政治势力的崛起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在意大利,五星运动与极右翼联盟党成功组成联合政府,引发了广泛的国内外关注。

法国的“民族团结”在2017年也经历了与传统保守派的合作谈判,并在某些地方选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法国的马克龙的政权在对外政策上保持着与欧盟和北约的紧密合作,但在移民问题上,右翼阵营的强势崛起已成为法国国内政治的一大挑战。

2017年,法国总统选举中,极右翼政党候选人玛丽娜·勒庞一度接近胜利,她的政治理念影响了移民政策和对欧盟的态度。

在奥地利,右翼民粹主义政党“自由党”曾在2017年与中右翼人民党达成合作协议,组建了联合政府。

结语

极右翼政治力量在欧洲逐渐壮大,正试图通过与主流政党合作,逐步将其政治理念渗透到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层面。

但政治合作需要谨慎处理,维护民主价值观和社会稳定是每个国家的共同责任。

如果你喜欢我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END

参考资料

参考消息在2025年2月4日《德国民众抗议保守派向极右翼靠拢 指责基民盟“与魔鬼达成协议”》的报道

环球网在2025年2月5日《德国多地示威反对极右翼》的报道

0 阅读:26

南柯归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