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的传奇人生,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母女关系。她的母亲梅妈为了金钱,不惜将女儿的隐私拿出来炒作,甚至还向信托基金发起诉讼,结果却落得个破产的下场。这背后的故事,不仅让人感慨财富的无情,也让我们反思亲情与贪婪之间的微妙关系。想知道梅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这条不归路的?继续往下看!
梅艳芳,这位华语乐坛的天后,她的经历是充满传奇色彩的。
从小生活在贫困家庭,被迫沦为卖艺的小女孩,直到成为风靡一时的歌后,生活也随之大变样。
在贫穷的家庭长大,自然会对金钱有一种极度渴望与占有欲。
而梅艳芳的母亲梅妈,在女儿成名之后,直接就写了一份“梅艳芳养家协议书”。
这份协议书直接反映出梅妈的本性——对财富有着极度的追求与占有欲。
而梅艳芳,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自然会对母亲有一种恐惧心理。
于是,当梅妈提出要从信托基金中拿钱出来时,梅艳芳并没有拒绝,而是答应了梅妈每月25万港币的开销。
当梅妈将女儿的信托基金告上法庭时,许多人就已经看出梅妈的贪婪与无节制。
法庭判决梅妈败诉,不仅没有要到钱,还将自己的财务状况暴露在大众面前。
众所周知,香港的社会福利是非常健全的,如果一位老人家真的生活得非常拮据,当局会有相关的措施来帮助她渡过难关。
那么,梅妈又为何会沦落到要申请破产的地步呢?
从信托基金告上法庭,败诉证明财富并非唾手可得2011年,梅妈将信托基金告上法庭,索要15亿港币赔偿,结果以失败告终。
在这场官司中,梅妈败得心服口服,甚至还被信托基金律师讽刺了一番。
这场官司看似梅妈向信托基金索要钱财,实则是梅妈借此想要大捞一笔。
早在2003年,梅艳芳因宫颈癌去世之后,留下了近半亿的遗产,而这些财富全部都由信托基金保管。
而设立信托基金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些财富不被家人利用,也保护这些财富不被家人争夺。
可惜,梅妈的算盘打错了,当她拿到这笔财富的时候,却没有按照女儿的遗嘱来执行。
反而是将女儿的隐私拿出来进行商业炒作,因为这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不仅如此,梅妈还以自己的名义来支取信托基金的钱,让自己享受富裕的生活。
但这笔钱毕竟不是自己的,于是梅妈也知道自己做得并不光彩,所以才会选择以官逼民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但是,这15亿港币终究不是唾手可得的财富,于是梅妈败诉之后,就迅速向社会低头,宣布自己已经破产。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梅妈对金钱有着极度渴望与占有欲,也让我们看到,财富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得到的。
为何破产也无法打消贪婪之心2024年10月15日,律政司长申请梅妈破产。
其实早在2012年5月,梅妈就因为欠款被法院宣告破产,但在2014年6月,她又成功摆脱了破产身份。
可惜,至今距离她成功摆脱破产身份已经过去了十年,而她又申请破产。
反观梅艳芳生前留给信托基金近半亿的财富,一直以来都在稳步增长,而这些财富都是用不上,也不可能用完的。
可惜,梅妈却不知足,每个月依旧要挥霍一笔不小的钱财,还表示自己的生活水平依旧是当年的生活水平。
于是,每个月信托基金都需要支取25万港币过来给梅妈使用,可见,她对金钱还是有着极度渴望与占有欲。
其实25万港币算是一个很高的数字了,但是对于梅艳芳留下的信托基金来说,这不过是九牛一毛。
而梅妈之所以能够得到这笔钱,其实也是通过打官司要来的,当时梅艳芳生前设立的信托基金并不包括她的家庭成员。
因为当时信托基金是以梅艳芳阿姨为受益人的,所以梅妈自然没有办法支取这笔财富,于是就想到打官司要钱来用。
虽然当时法院并没有支持梅妈的说法,但也将她生活拮据这一点给暴露出来,所以才会每月支取25万港币过来给她使用。
但这些钱不过是杯水车薪,并没有缓解梅妈挥霍无度的日子,所以才会沦落到要申请破产救济金的地步。
挥霍无度,最终沦落到香港救济众所周知,在香港社会中,有一种特殊的人群,那就是低保户,而这些低保户都是社会上最底层的人群。
如果一位市民真的生活过得非常拮据,那么他可以向当局申请低保,当局会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来帮助其渡过难关。
可惜,梅妈如今已经沦落到连最低保障都申请得到了,这样也侧面反映出她已经破产了,而且还非常拮据。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梅妈之所以沦落到如今的境地,与她本身挥霍无度有着直接关系。
当时梅艳芳离世之后,她留给信托基金的财富依旧在不断增值,而这些财富也并不会因为时间而消失。
这笔财富只会越滚越多,而这些财富都是属于梅艳芳的,可惜,她却将这些财富看作是自己的财富一样利用。
而最让人无奈的是,在梅艳芳生前,她已经多次阻止母亲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拿出来炒作,因为这样对她来说伤害太大了。
可惜,当梅艳芳离开这个世界之后,这些秘密就都交到了梅妈手中,于是她也借此机会想要赚取更多的钱财。
早在2009年时,梅妈就曾提出要从信托基金中支取80万港币出来用于环球旅行,而当时基金会拒绝了她的要求。
因为当时梅艳芳的遗愿是希望这些财富能够一直保留下去,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也是为了帮助自己家庭的人能够过上好日子。
可惜,当时基金会拒绝了梅妈取出80万港币用于旅游,于是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
不得已之下,梅妈才会选择向社会公开女儿私密照片来赚取钱财,可见,当时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是导致梅妈想要利用女儿秘密赚钱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和梅妈一样,对于金钱有着极度渴望与占有欲,所以对于信托基金的钱财,他们从未有过觊觎之心,也一直遵循着梅艳芳的遗愿来执行。
不仅如此,当时信托基金还定期定额给予梅妈妈每月20万港币,但这笔钱在2011年之后,就变成了25万港币,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照顾她而已。
贪得无厌,最终自食其果2023年11月22日,距离2024年10月15日仅相隔一个月,而香港媒体爆料出,当时85岁的梅妈妈已经沦落到要领取救济金的地步。
虽然媒体并没有透露太多关于梅妈妈如今生活状况的信息,但可以看出,她如今已经非常拮据,只能领取救济金来维持生活了。
至此,也可以证明,当时律政司长申请梅妈妈破产一事,并非是无缘无故,确实是因为她生活拮据、经济状况非常不好的原因。
结语梅艳芳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母亲的贪婪最终将她推向了绝境。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金钱与亲情的抉择,梅妈的经历提醒我们,财富并不是一切,亲情才是最珍贵的。你怎么看待梅妈的行为?觉得她的贪婪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别忘了点赞支持哦!
25万一个月还拮据
100岁了,还能活几天???她不得使劲花,花完算球。你跟100岁的人讲脸面?
多可恨呀!每月23万不够花去申请低保去吧!。
我一个月两千都花不完,不会省钱[笑着哭]
人家花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和别人有什么关系,人死了钱就给谁,让人白捡吗!
死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