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贬后,写下一首寂寞词,末句,火遍大江南北

古城青衣 2024-01-01 20:48:24

朝阳淡淡铺满大地,散仙踏歌云端,独饮一杯清茶。

远眺山水间,迷蒙烟雾中,隐约可见行人影绰绰。

曾日日谈笑风生的旅伴,一路北上,风餐露宿,患难与共。

然而,终究还是走散了。

不禁暗自叹息,世事无常,诸事皆虚妄。

却也明白,伴侣不过是命运的过客,今生注定要独自面对那漫漫长路。

正因没了旅伴,自己才得以静心审视,发现了隐藏在尘世繁华下的本真之光。

苏轼大师,不是也常以孤独为友吗?

一杯清酒,一篇词章,便可对着明月独乐。

人生如此,亦足矣。

苏轼22岁高中进士,事业如日中天,34岁反对王安石改革,被贬谪,生活跌入低谷。

沧海桑田,不过短短几个春秋。

曾经的金榜题名,荣耀富贵,都成了轻烟。

这样的人生峰回路转,使他由一个文坛宠儿沦为边缘人。

这般骤变,不能掩其澄明心志,风雨飘摇,难移其赏心乐事。

他仍然“吃喝玩乐”,持之以恒地书写、品茶、自酌,与窗外自在的白鹭为伴。

1082年,苏轼带着子女二十余口,流放到了偏远贫瘠的黄州。

这里基本等同于囚笼。

他只能担任一个无实权的小官,监视犯人一般的日子。

黄州这个偏僻小城,连一间像样的官舍,也无以安顿苏轼一家。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他只能暂居于一座破败寺院——定慧院的别墅中。

这昔日鼎盛的佛寺,墙皮剥落,廊柱摇摇欲坠,残破不堪,充满了时光的沧桑感。

某个清冷的月夜,苏轼辗转难眠。

他一个人踱步走出这座颓废的建筑,漫无目的地在废墟间游荡。

苍茫月色笼罩大地,轻烟弥漫山野,苏轼只觉得满心忧伤。

就在这迷茫之时,淡淡月辉撒落一地。

苏轼心头一震,困顿中,书就了千古绝唱《黄州慧定寓居作》。

《卜算子.黄州慧定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这两句极富意境,渲染出孤寂清冷的气氛。

这本该是个清冷安详的秋夜。

凉风习习,梧桐叶落,月色静谧渗人。

然而苏轼正历经人生低谷,失意萧疏。

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漏壶的水滴尽了。

时辰已深,偌大荒野空无一人,更无知音可倾吐衷肠。

“缺月”如一弯残血,在参差的梧桐树梢上摇摇欲坠,分外惨淡而凄美。

“缺月挂疏桐”这句,极为画面感十足。

脑海里仿佛真的看到,那轮残月游移于荫蔽稀疏、斑驳的梧桐树上。

它如同主人公的心灵图腾,支离破碎,摇摇欲坠。

苏轼将这无边孤单的心绪,化为小小词章,牢牢攫住了读者的心。

读来令人不禁幽怨,胡思乱想,生出怅惘之情。

曾记得少年得意时,三五知己蜂拥而至,相邀畅饮赏月。

而今独自面对这皎洁的月光,思绪万千。

岁月易逝,造化弄人,他始料未及人生如此迂回起伏。

如同这秋风秋雨,忽阴忽晴。

报时已尽,整个世界静悄悄的,偶有虫鸣、树叶拂动,而他茕茕孑立,如行尸走肉般难以入睡。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他独自在荒凉废墟中彷徨,往来之间未见一人相伴。

人生如朝露,几人能知彼此心中疾首之苦?

正如那高傲孤单的孤雁,在长空中飘荡,不被人注意,更无人会来慰问。

词中高洁的孤雁,成为苏轼心灵的映射。

它那不群不偶、坚守本我的高傲姿态。

正如当下苏轼面对命运风雨从容淡定、绝不低头屈服的人生态度。

二者相映成趣,使这首词愈加耐人寻味、令人神往。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两句将苏轼与天边孤雁的影像融为一体,孤独感达到极致。

他似乎真的化身那高傲的大雁,在深夜惊醒,无助地回望天地,却无人知晓他内心的寂寥和不甘。

人生如朝露,来时匆匆,去时无影无踪。

他曾经引领风骚,命运骤转让他沦落至此。

这样的失意与颓丧,无人体会,更无人省视。

整个世界如此冷漠,仿佛只剩他一人在黑夜中挣扎、彷徨。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他不会为了一时安逸低头谄媚,只身守在清冷的沙洲,忍受想象中的寂寞。

苏轼是一个心性坦荡的词人。

他将自己,比拟为那飞翔天地的孤雁,无论环境多么困顿,也绝不轻言绝望。

正是这种超然物外、任遭命迁徙的人生风骨,撑起了他在后世文坛的无双地位。

这首词曲从阴冷寂寥,渐渐升华到高远洒脱。

苏轼笔下的孤雁,正如他自己——随遇而安,潇洒倜傥。

纵然凄风苦雨将至,他也洒脱游荡,不为外在环境所打倒。

正是这般胸襟与气度,撑起苏轼在中国文坛的地位。

也让这首《卜算子》,成为后人心目中的不朽经典。

20 阅读:307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