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成功人士把成功归因于“贵人”,不过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正是因为这些成功人士在早期,身上本身就有很多优于常人的特质或者资源, “贵人”才发现并愿意“帮”他们一把。
当代社会非常浮躁,喜欢吹捧屌丝逆袭的神话。而实际上,没能力、没野心、没担当、没行动力的纯屌丝,是永远不可能逆袭的。
有一个人生的真相,我想了很多年才想明白,那就是:
“永远不要期待天上掉馅饼”,而是要时刻谨记“我一定要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机会真正来临的时候我才抓得住”。而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建立“基础认知”
如果各位有请专业的教练来指导过自己练习某项运动,不管是打网球、踢足球还是跳伞,练习的第一步一定是熟悉规则和反复操练最基本的动作。
原因很简单,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进步会很慢,基础会不牢,而且很可能会受伤。
但是奇怪的是,到了商业领域,大家就不爱按规律办事了,到处都是惦记着今年创业,明年新三板上市。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社会太浮躁,大家的鸡汤都喝太多了。
在任何领域起步,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不管是创业还是打工,不管是投资还是放高利贷,第一步就是要建立对于该行业的基础认知。
很多想创业的朋友说自己不知道怎么起步?
听起来像是一个优先级的问题.
实际上却是一个基础认知的问题,即没有建立对目标行业的基本的了解。那么怎么增强基础认知呢?
我还是优先推荐理论学习,比起实践来说,试错成本更小,可得性更强,反馈周期更短。
不管是在网上查资料,参加培训班,跟行业人士交流等,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式,考虑到我的读者智商比普通人一般高30%-50%,在这里就不敷述了。
但就像学习游泳的第一步不是下海,而是在岸上或者浅水区先学习一些基础动作一样,创业和做生意的第一步,也是建立基础认知,练习基本动作。
2.“长板”突破
很多人非常推崇“木桶原理”,也叫做“短板理论”,就是说要弥补短处。
作为个人成长来讲,“木桶原理”完全不适用。
在分工如此明确,个人技能高度多样化的当代社会,那些能够脱颖而出的人,不是因为短板不太短,而是因为长板足够长。
所以在经验、技术、资金、信息、人脉等诸多环节,你只要寻找你擅长的一个单点进行突破就足够了。
就像踢足球一样,前锋伊布不需要守门守得好,守门员德赫亚也不需要射门射得准,但是有了高超的守门技术,德赫亚所在的团队就能吸引伊布这样拥有顶级射术的球员加入。
创业做生意也是一样,你不一定需要在任何环节都保持绝对领先,事实上这也不可能。你只需要把你擅长的事情做好,自然会吸引其他人和资源,来帮你做你不擅长的事。
3.保持“试错状态”
本来这一条我想写“多折腾几次”的,后来想到自己是营销圈难得的一股学院派清流,于是赶紧把“多折腾几次”改成了“保持试错状态”,这样写显得高端一些,但其实意思都差不多。
大部分人在做决策的时候容易犯两个错误:第一是去尝试完全不靠谱的事情;第二是等到事情100%确定没风险的时候再去尝试(因为完全没风险的时候,肯定是已经过了做这件事的最好时机了)。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介绍过一个“大数定律”,即在随机事件的大量重复出现中,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规律。
这句话放到创业做生意的范畴来讲,就是只要你本人是靠谱的,你多折腾几次后,总有一次做出来的事儿也会是靠谱的。假设你作为一个靠谱的人,创业成功的概率是40%(相信我,这个概率已经是非常高了),那么你连续创业三次,正常情况下就总会有一次能成。
另外,随着你试错的次数变得更多,你的经验、技能、人脉都会不断累积,这也会提高你成功的概率。
4.营销产品前,先营销你自己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营销自己也并非一定要开个公号写文章。
你把自己的事儿做好一点,让和你共过事,或者合作的人都认可你。
多展现自己的优势,不管是能力优势还是资源优势,让别人先认可你这个人,认可你的个人品牌。等到你接下来要做什么的时候,自然会有人来支持你。
5.专注于“影响圈”
所谓影响圈,是一个人可以影响到的范围,比如干好本职工作,积累行业经验和人脉,学习各种知识和理论,提升自己的格局和视野;所谓关注圈,是一个人不能左右的结果,但愿意关注的范围,比如成为马云什么的。
很多人之所以活得如此痛苦,是因为欲望大于能力。老想着去做一些“关注圈”里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每天都很心累。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做和自己资源、能力、经验相匹配,即所谓“影响圈”里面的事情。比如你总惦记着月入十万,就会找不到门路;但是你要想着先做到月入一万,可能方法就会多很多。
不要为太大的困难而烦恼,要相信:把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好了,未来自然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