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孔子云游七国。有一天,他云游到西山,看见路边有一家店,店招牌上书“拗事馆”三个大字。孔子纳闷了,心想:这‘拗事馆’是个什么店铺。于是他就进门去问店主。
主人跟孔子说,“拗事”就是“辩驳”,如果有人能拗赢他,店中的东西可以任选一件,如果输了,就得给他一件价值相当的东西。
孔子想:遇上他这店主要倒霉了。他就指着店中的各种各样东西问,这些东西都是拗来的吧。主人很骄傲地回答,当然是。
于是,孔子就问店家,他来拗一下可行吗?店家回答说,孔圣人博学多才,他肯定会输的,但是也不妨试看看,就当是长长见识了。
孔子问,谁先说?
店家想了一想,对孔子说,请问圣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孔子答,从鲁国来,去往去处。
店家又问,家中老父母可还健在。
孔子又答,托福,健在。
店家听到这就站了起来,对孔子说,你拗输了。
孔子回想了一想,不明所以就瞪眼问,何以见得?
店家说,孔子曾经说过‘父母在,不远游’。如今,孔子家中父母健在,却从鲁国游历到此,问去什么地方,也说不出来。这样不是输了吗?
孔子一听,顿觉语塞,只能认输,把骑着的白马输给了店家。
孔子离开小店,因为输掉白马,他只能靠两条腿走路,边走边叹息输了白马。正走着,就看见一个老人骑着一头瘦驴朝他走过来。那老人到他面前就跳下驴问,孔圣人要去哪里,怎么走路没有乘车也没骑马呢?
孔子这才看清楚了来人是谁,原来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他当即就跟见到亲人一样诉起苦来,把他在拗事馆跟店家辩论输了的事儿说了一遍。
铁拐李一听,大惊道:岂有此理,走走走,快回去,他要去把马拗回来。孔子听了大喜,连忙就跟铁拐李回到小店。
店家看到孔圣人带过来了,连忙说:来来来,送货上门的又来了。
铁拐李听了就不高兴了,当即说:他来跟店家拗,拗赢了,店家把白马还给孔圣人,拗输了就把这驴子给店家?
店家听了高兴地答应了,问,谁先来?
铁拐李无所谓地指了指店家,示意他先来。
店家就问,大仙你是做什么的呢?铁拐李答:仙家慈悲为怀,普济世人,小仙行医。店家鄙视地看了他一眼,能医什么病?
铁拐李得意地摇晃了手中的葫芦一下说;天下谁不知道他铁拐李能医百病,治人间疑难杂症!
既然能医百病,为什么治不了自己的跛脚呢?店家说完哈哈大笑。这下,铁拐李尴尬得无言以对,拉着孔子狼狈地走了。
两人走了一路,都感觉心中无限的懊恼,都想不到到底哪里出错了,怎么会输,加上天气又热,就坐在一棵大树下歇息。
这时,一个彪形大汉挑了两头大肥猪走了过来,看到他们两人在树下休息。他也放下担子,过来陪他们坐下。
孔子看到大汉挑两头猪而脸不红心不跳的,不禁啧啧赞叹:此人真有神力啊。
铁拐李也认出了来人就是杀猪的毛三胖,就跟他打招呼:三胖啊!今天去哪里啊?
三胖说:能碰上他们俩一仙一圣,他的好运要来了,今天他的生意一定好。接着问孔子和铁拐李怎么不骑马不坐车,却还要走路呢?
铁拐李就把他们在拗事馆发生的事情说一遍,毛三胖就叫嚷开了,他那个人能把鸡毛拗下水底,把石头拗浮起来。能颠倒黑白,翻天覆地,跟他拗的人十个有九个都是输。两个人听了都瞠目结舌,不敢置信。
毛三胖又对他们说,跟他走,他要去把白马和驴拗回来。孔子和铁拐李连忙摆手说,罢了罢了,他们身上一件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了,等下连累了毛三胖就不好了。
毛三胖拍着胸膛说,瞧好吧,看他怎么把东西拗回来。
于是,孔子和铁拐李将信将疑地跟着毛三胖回到拗事馆。毛三胖把两头猪往店门口一放,跟店家说,今天他跟店家拗一拗。店家就问毛三胖:三胖啊,怎么会有雅兴呢?
毛三胖指着两头肥猪说,要是他输了,这两头肥猪归店家,要是他赢了,店家要把马和驴还给孔圣人。
店家道:哦!原来是来替他们打抱不平的啊!好,谁先说。毛三胖道:他先说,人人都说这拗事馆厉害,店家的脑袋肯定相当了不得,而他这猪是最蠢的,店家的头一定比大肥猪的头更重。
店家一听,急忙摇手说,不拗了,他输了,让孔子他们把马跟驴牵走吧。
孔子跟铁拐李都觉得奇怪,就问店家,他怎么就输了啊!店家说,再拗下去就得把他的脑袋砍下来跟猪的比重量了。他对毛三胖拱了拱手道,三胖啊,你比他们二位高明,厉害厉害,在下佩服佩服。
孔子跟铁拐李听到这,一时哭笑不得。悻悻然地牵着各自的马和驴离开了小店。
写在最后
没想到,一个圣人一个仙人却辩不过一个普通人,而更普通的一个杀猪佬却轻而易举地赢了。这说明,不管是谁,身上都有一个发光点,也就是优于其他人的地方。
杀猪佬没读过什么书,却能一下就找到要害,让店老板直接认输,并不是他比孔圣人和铁拐李高明多少,只是他比这两人对店老板更熟悉,知道对方的弱点是什么。
想要击败高明的对手,说简单也简单,找到对方的弱点就行。
声明:故事取材民间,含虚构成分,并非宣扬封建迷信。若各位喜欢,欢迎点赞关注,给您带来更多精彩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作者:易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