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上惹众怒的34秒视频流出:远离你身边的这类“人上人”

小椰子专栏 2024-06-19 13:01:19
01

前几天,热搜上挂着这样一个34秒的骂战视频,引起了众怒。

上海地铁上,一位短发大妈,和一位长发女生因争抢座位而起了争执。

短发大妈的优越感,用一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

“去警察局吧,警察是帮我的,不会帮你一个外地人。”

长发女生愤怒回怼:“你好牛X啊,你上海人。”

从她们的对话中可以推测出,短发大妈在抢座位的时候,踢了这位长发女生。

还因为自己的东西掉在了地板上而胡搅蛮缠:“你赔我1000块,不然我打死你。”

“你小心我一拳打死你,我是拳击手。像你这种外地人。”

这件事的后续更是透露着一股黑色幽默,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洋葱新闻”:

警方通报:这位大妈的家属反映说她有精神病史,目前已被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妈那几句充满了地域歧视的话,让很多人对“上海人排外”的刻板印象又加深了几分:

“以前去过上海,高高在上的那种姿态过了多久我都记得。”

“之前去上海,我问路,老太太给我翻白眼。”

“刻在骨子里的骄傲展示得淋漓尽致。”

正是有这样一类“人上人”的存在,使得“沪签”、“去上海喝不了蜜雪冰城”这种段子满天飞。

不光是上海,前段时间,杭州也发生了一件明目张胆歧视外地人的事。

一男子在杭州某小区租房,到期退租的时候,因押金问题和房东起了纠纷。

原本合同上写的是,押金1300,退房时如果没有打扫卫生,就扣除100元。

租客没有打扫,自愿放弃卫生费,本以为扣100块钱了事,但房东却不退押金,要求他必须打扫干净。

双方因此产生了争执,甚至大打出手。警察到现场之后,房东儿子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了一句:

“来杭州讨饭的狗。”

这句无差别攻击,让多少在杭州打拼的外地人的心,深深被刺痛了。

02

你会发现我们身边,存在着这样一类所谓的“人上人”:

他们非常讲究身份感,认为人就应该分为三六九等,自己就站在鄙视链的顶端;

他们喜欢寻找一切恰当或不恰当的时机,来展示自己不一样的身份和地位,从而获得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优越感。

为此,甚至不惜于用各种形式伤害、践踏、贬低他人,以抬高自己。

比如山东淄博,一家餐馆的监控视频记录下了这样一幕:

一位男顾客不愿扫码下单,跟服务员说了一声自己要拿瓶饮料,然后就去冰柜拿了瓶啤酒。

因为双方没沟通清楚,服务员就将15元的啤酒下单成一瓶25元的饮料。

结账时,双方发现了这个情况后,服务员连忙道歉,并将多收的钱退回给对方。

这名客人却不依不饶,一直辱骂服务员,拿着酒瓶不停地往柜台上敲。

服务员的儿子原本正在后厨工作,这个时候就出来维护自己的妈妈,让客人好好说话。

没想到客人更被激怒了,逼得服务员和她儿子给他下跪、磕头、扇自己巴掌。

再比如,成都某商场的星巴克门店,一位外卖小哥正坐着休息,也没打扰到谁。

但一位穿红衣服的中年女士却不干了,跟店员说自己坐不下去了,店内的空气都被污染了。

要求店员把外卖小哥赶走,说他永远不可能跟自己同处一个层面......

还有人挂了自己和学弟的聊天记录,仅仅因为学弟过了两小时才回复,他就破防了。

人家学弟明明挺礼貌的,添加好友的申请消息,以及后面回复的内容都充满了对学长的尊重。

但这位学长就因为学弟没及时回复他的一句“你好”,就高高在上地说教了一通,还把人挂到了朋友圈。

就像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在《一切皆有可能》中写道:

“让我感兴趣的是,我们如何想方设法,感觉自己比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群体的人高出一等。

这种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管我们把这称作什么,在我看来,这是我们最卑劣的一面:

这种非要找一个对象来贬低的需求。”

深以为然。

03

心理学上,就有这样一个词,专门用来形容这类高傲自大、优越感一受到打击就勃然大怒的人:自恋型人格障碍。

他们占据了人群中的0.7%~1%,一般有以下几种典型特征:

①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

②幻想无限成功、权利、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

③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所理解,并与之交往;

④要求过度的赞美;

⑤有一种权力感,也就是不合理的期望、特殊的优待或让他人自动顺从的期望;

⑥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

⑦缺乏共情,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⑧常常嫉妒别人,或认为别人嫉妒自己;

⑨表现出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这类人其实挺可悲的,因为他们无时无刻在秀自己的优越,并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反而只会暴露出自己的浅薄。

就像主持人孟非所说:“所有的优越感都不是来自容貌、身材、知识、家族、财富、地位、成就和权力,它只来自缺见识和缺悲悯。”

04

真正优秀的人,反而越不会处处彰显自己的优越,而是会体恤他人的不易。

文学大师钱钟书,晚年病重住院,负责陪护的阿姨来自乡下。

有天,钱钟书闭目养神躺着休息,阿姨以为他睡着了,就和查房护士小声聊了会天。

过一会儿,杨绛来医院,钱钟书忽然向她要钱,让她带3000元来。

杨绛很奇怪,问他原因,钱钟书就用家乡话解释了起来。

第二天,杨绛再来医院时,拿了3000块钱给那位陪护阿姨。

阿姨不解,杨绛就笑着说出了原因:钱钟书听说阿姨家在盖房子,怕她缺钱。

他想帮助阿姨,又怕伤她自尊,所以才故意用家乡话跟杨绛要钱。

后来钱钟书去世,阿姨感慨:

“我干这个的,有什么地位呀,可是钱先生每次跟我说话,极客气,十分尊重,生怕刺伤你。

即使疼得要命,也忍着,生怕影响我休息。现在哪里去找钱先生这样的人啊!”

真正内心富足的人,往往能将视线从自身的优越感移开,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我曾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

后来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愿我们,都能收起膨胀的优越感,不炫耀自己的光鲜,不拆穿他人的不堪。

放眼去看人间百态、宇宙苍穹。

共勉。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全网粉丝量破200万。关注我,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

54 阅读:41001
评论列表
  • 智缺 73
    2024-06-19 14:58

    这算啥啊,看看北京余大妈,人家有外交豁免权

    贺一 回复: 沈小宝
    那么,交通违法被处罚会丢工作吗?
    沈小宝 回复:
    她哭的不是因为她犯错,而是哭回来工作[笑着哭]
  • 希希 40
    2024-06-19 14:47

    真正优秀的人,一定是体会他人的不易

  • 2024-06-19 15:12

    在上海遇到两次故意指错路的。以前上海西站翻新有点乱搞不清方向,咨询路边商家,感觉指的方向不对,对方说我在这里开了几年店还不知道吗,按照她指的路走越走越不对劲,又咨询了路人,才回头走对了路。另一次寻找一个写字楼,询问环卫大妈,心想她们是本地人应该了解自己的环卫区域,谁知指了一个相反方向,走了几步感觉不对拿出地图看看反方向就是,已经很近了。

    Xiaofeng Cai 回复:
    那是以前征地的征地工政策,都是郊区的农民。农民没地种你不得给他工作嘛。不是说不能让外地人抢本地人工作岗位[并不简单]
    _ 回复:
    对 是有本地保护政策 居委会 街道都是要求上海户口 甚至有的精确到某个区
  • 杨祺 37
    2024-06-19 15:54

    觉得高人一等得人本来就是缺乏自信的样子自以为是的……

    用户13xxx34 回复:
    这个你就不懂了,上海普通人也没那么有钱,但是他们就是看不起外地人,不管你有没有钱,他都看不你
    无边落木萧萧下 回复:
    都是些二货而已,个人根本没什么用的,要是碰上大范围水灾,地震之类的,还不是要哭着喊着要所谓的兄弟城市拉人过来救命
  • 2024-06-19 17:05

    我们是没有种族歧视,但从来不缺地域歧视,本人,亲历!

  • taotao 29
    2024-06-19 17:09

    拿一个精神病炒作上海,以满足地域心理,这类人心理也正常不到哪去。

    用户12xxx80 回复:
    就凭你的回复,就知道阿拉上海银是多么傲慢[吐舌头眯眼睛笑][吐舌头眯眼睛笑][吐舌头眯眼睛笑]
    taotao 回复: 用户12xxx80
    就凭你这回复,就能感觉到地域黑在你心里占据的份量。
  • 2024-06-19 16:08

    也许和从小受的教育有关吧,小时候老师教的尊老爱幼 座位要让给需要帮助的人;现在更 不屑于去抢座 犯不上,站一会当锻炼~

    ЭЮ 回复:
    哪个小孩从小不是被教育好的,长大该坏还不得坏,这是个人素质问题。
    无边落木萧萧下 回复:
    阶级自古就存在,尤其是当人吃饱饭后,没什么事干了,然后就捣鼓起优越感了[笑着哭]。可再怎么优越,又怎么样,还不是一样会慢慢变老,然后死掉,别想什么鬼神,都是一众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 世界 27
    2024-06-19 18:46

    这老太婆也就是今天早上没坐9号线 不然刀下多个人

  • 2024-06-19 15:05

    说了实话而已

  • 2024-06-19 21:34

    不是临时工就是精神病

  • 康鹏 20
    2024-06-19 15:04

    我是北京人很佩服那些北漂的年轻人,也欢迎外地朋友来北京旅游,很讨厌北京某些中老年人,自以为高人一等自以为是的样子,殊不知你可能比人家差多了,在很多北京人眼里就是个屁[吐舌头咯][吐舌头咯]

    康鹏 回复: 用户14xxx88
    他们是我的前车之鉴
    用户14xxx88 回复:
    到了他们那个年纪,你也会跟他们一样的想法,要将心比心[得瑟]
  • 请叫 19
    2024-06-20 10:43

    以前去上海玩,南京路逛一家买衣服的店,和北方略有不同的是卖衣服是打折,不像我们对半砍或去零头。我刚说把零头抹了吧,她就不乐意了,说打过折了还去什么零头啊,然后上海话就出来了,看她表情应该不是什么好话。我立马来气说你以为我听不懂你说啥是吧,有种你再说一遍!她立刻走了去收款台闭嘴了。至此以后再没去过上海。

  • 2024-06-19 20:46

    上海人认为不得了,看所有人都是农村人

    天理昭昭 回复:
    很早以前就流行一句话,上海以外地区(全国)都是农村,还有一个上海人说过一句话火了好久(请外地人安静的离开上海)后面还有词忘了
    绯色手术刀是谁 回复: 天理昭昭
    润?就是滚。很奇葩的自我。
  • LWANG 14
    2024-06-20 12:05

    上世纪七〇年出差上海,跟服务员说买一盒火柴,服务员很大声说:“外地人,不卖”!至今记忆犹新。

  • 2024-06-19 20:43

    上海这个名词变成形容词了[笑着哭]

  • 超洋 13
    2024-06-19 18:13

    用一个精神病人的话来代表精神正常的人的行为,这种事也就精神病人干的出来吧?[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6-19 18:49

    其实哪里都有这种人,但是也有好人啊 我前年初租在松江九亭,正好赶上疫情,老小区,一栋楼就我们这户是租客,都是年轻人,然后我们去当志愿者,每次物资都是我们去拿,然后从一楼发到七楼,七楼有个大爷自己住,每次说话都可难听,有次直接在群里说我们应该从七楼往一楼发,每次给他的东西都不好,后来从七楼发了一次还是挑三拣四,不管了,还是从一楼发,省事,群里有几个阿姨人还挺好,他每次@我们几个讲我们怎么怎么样,阿姨们都帮我们说话,后来都孤立他了,他说话没人理 去年后半年搬到浦东曹路一个村里,隔壁大爷比较健谈,聊的挺好,有次做饭他说好香,然后送了他一瓶在老家村里榨的香油,大爷可客气,一到星期天就给我送菜,开春还把他的菜地指给我让我有需要自己去摘,天热不想做饭,大爷上周还问我近来咋不摘菜了[笑着哭] 所以遇上不好的,不理会就行了,总不能因为一个人就讨厌一座城吧

  • 2024-06-19 18:07

    我在地铁上也遇到过这样的大妈,我看她这么优越,我就用本地话跟她说,然后她又说我不尊老爱幼,我说上班高峰,你这么大把年纪还挤地铁,别被挤死了,哈哈哈哈

    天理昭昭 回复:
    能打败魔法的只有魔法[得瑟]
  • MMM 11
    2024-06-19 21:52

    户口这玩意儿拉仇恨的的东西

  • 2024-06-19 15:44

    如此这般的话,精神卫生中心,床位早就部够了吧??????[笑着哭]

  • 2024-06-20 22:35

    她们巴不得你走[呲牙笑]

  • 2024-06-20 09:12

    正好是上海世博会那年,生病去上海看病,打车时司机就是那种优越感挺强的人

  • 2024-06-19 17:42

    大城市或多或少都会有2-3成这样的人

  • 2024-06-19 23:19

    出事闹大就是有神经病,没事照样正常人。一样的优越感会有啥改变

  • 2024-06-19 21:00

    伤害人、伤害人。这读音说明一切[得瑟][点赞]

  • 2024-06-19 18:08

    嗯,自恋型人格障碍,也即,广义的神经病[得瑟]

  • 2024-06-19 16:27

    丢上海的脸!

  • 2024-06-19 14:59

    一开始我就感觉她是精神病患,正常人不会这样说话的。

  • 2024-06-19 20:55

    连精神病都透出骨子里的傲气……

  • 2024-06-19 16:15

    这些本地人一定混的没有身边的“乡号宁”好,心里失衡导致的

  • 2024-06-20 07:25

    来广州 深圳吧,广州 深圳本地人不会歧视外地人,还会叫你靓仔靓女[滑稽笑]

  • 2024-06-20 13:10

    半小时一直等那个,是不是生活中太过缺少别人的关注?这么闲的吗?

  • 2024-06-20 15:18

    不要以偏概全,你应该多去了解一下再来写文章

    离了远点 回复:
    喷子哪管你这么多?不造谣生事点已经不错了哈
  • 2024-06-19 22:07

    侬伤害宁

  • 2024-06-20 09:06

    有一个歇后语:赖隔宝鼓气——装魁[笑着哭]

  • 2024-06-19 16:14

    每个地方都有好人坏人,像这样的文字写出来没意思,有英雄有汉奸,那能怎么样呢

  • 2024-06-20 10:46

    上海已不是外地人想去就能去的地方

  • 2024-06-20 19:12

    每个地方都有这种人的,正常

  • 2024-06-19 23:41

    看了评论,一般都是年纪大的有问题

  • 2024-06-19 18:44

    这女人还停留在上世纪中叶,阿拉是上海人的状态。

  • 2024-06-21 01:25

    这个大妈是第一个敢把实话说出来的人

  • 2024-06-20 10:12

    呵呵

  • 2024-06-19 17:57

    个人感觉那个学长说的也有点道理[笑着哭]

    茶客拉 回复:
    有什么道理呢?申请好友将近20分钟才同意,人家正好有事情呢?
  • 2024-06-19 18:02

    古人说 人离乡贱。

  • 2024-06-20 12:38

    没有外地人谁帮你带来发展

  • 2024-06-19 19:23

    太对了,这些都是神经病患者

  • 2024-06-20 08:16

    我上次在上海出车祸遇到过一次 那个大爷违反交规 下来就跟我说阿拉上海人

  • 2024-06-20 23:42

    我艹,什么自恋型人格障碍??这是不是精神病的一种??那以后出事是不是就不处罚了啊??

  • 2024-06-20 09:07

    我在想如果没有户籍制度地域歧视还有这么严重吗

  • 2024-06-19 16:32

    哪都有好的和不好的。只不过被放大了而已。

  • zy 2
    2024-06-19 19:28

    不管是哪里都要提高素质。

  • 2024-06-19 22:19

    既然这些人都是中国的另类,那就那上帝收了他们!

  • 2024-06-19 18:23

    上海整体素质算可以的了,但总有一些老鼠屎!

  • 2024-06-19 20:13

    真正的上海本地人不会有地域歧视。有地域歧视的大多是上几辈也是移民来上海的。

    ♡冷ん 回复:
    并没有,我们移民过来也不会歧视别人,反而遇到从海门嫁过来的同学妈妈一口一个外地人如何如何
  • 2024-06-19 19:12

    看看得了,其实一般吵架在激动的情况下都是口无遮拦的。谁吵架还用文明十字用语[并不简单]

  • 2024-06-20 06:57

    总有一些人热衷于挑战国人道德底线,就象站在家门口对路人狂吠的狗[呲牙笑]

  • 2024-06-20 10:02

    说白了 就是没文化 欠揍

  • 2024-06-21 01:19

    貌似鬼子最先占的就是这些地方吧[得瑟]

  • 2024-06-20 08:17

    小仙女大战老仙女

  • 2024-06-19 16:29

    侬睡醒了吗?

  • 2024-06-19 16:12

    一只蛆坏了一缸酱[呲牙笑]

  • 2024-06-19 20:31

    所以,来广州深圳吧,这里包容性强。没有怎么见过这样的房东。

  • 2024-06-19 15:21

    又是神经病

  • 2024-06-20 07:32

    让她的家人晒一下住院医生治疗单,看她是否有精神病?

  • 2024-06-19 15:14

    不是以精神病为结果了吗?还有什么可炒作的呢?

  • 2024-06-20 11:48

    果然如她所言

  • 2024-06-21 00:53

    对于这种老巫婆,不用BB,直接招呼耳光子[好生气][好生气][好生气][好生气][好生气][好生气][好生气]

  • 2024-06-21 02:25

    评论区都是一群人拿一精神病人说事

  • 2024-06-20 21:25

    15亿人的国家,有这种货色在所难免。

  • 2024-06-21 07:18

    人家是正白旗[呲牙笑]

  • 2024-06-21 00:39

    给马上了个户口,变成了驴,就耍起了驴脾气。

  • 2024-06-21 13:13

    上海小市民[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自已都活不明白,龌龊的大妈,1份钱扳两半用[鼓掌][鼓掌][鼓掌]活得有多可怜呀

  • 2024-06-20 20:11

    疫情时候非要吃冰淇淋了[鼓掌]

小椰子专栏

简介:每天陪你一起解读社会事件,帮你更快实现认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