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写了我的命运,是我的恩人”。
虽不是教师,却桃李满天下,近万名学子都接受过他的帮助。
他就是来自东莞的助学老人坤叔。
4月16日,坤叔与世长辞,享年80岁。
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东莞殡仪馆举行,上百名受资助的湖南学生来到现场告别。

坤叔名叫张坤,是广东东莞人,他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因为父母离异,家庭条件并不好。
初中毕业之后,家里无力再支撑他读高中的费用,张坤只能选择辍学去药店做学徒。
一年之后,他发现自己还是想要读书,于是又半工半读了一年的高中。
兜兜转转,最后因为没有钱支付学费,还是不得不辍学了。

也是因为这段经历,张坤十分见不得因为没有钱就上不了学的孩子。
他资助的第一个学生是自己女儿的粉丝。
1988年,张坤的女儿参加了广东省业余歌唱大赛,一举夺得冠军,被很多小孩视为自己青春期的偶像。
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表达对她的喜欢。

而这些信件大部分都是张坤代为打理和回复的。
其中有一个小歌迷说,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有钱给自己交学费,可能很快就要辍学了。
这封不长的信看的张坤泪流满面,他陡然想起自己年少时期的经历。

不敢想象居然在这个时期,还有人会因为几十块钱的学费让孩子辍学的。
他把所需的学费夹在了回信的信封中,并鼓励这个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
成立坤叔助学团队此事过后,张坤经常去参加公益活动,和广东省的希望工程。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原来需要帮助的孩子竟然有这么多。

从那时候起,他开始认助学生,每位受助的学生从结对开始,需要一直资助到完成学业为止。
张坤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要帮助100个学生完成学业。
但随着对贫寒学子这个群体接触的越来越多,他发现,自己要帮助的不能局限于此。
你帮助这个的时候看到另一个因为没有钱上学的穷娃娃,难道不管吗?

在这条路上走的越远,他就越发现,自己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
1998年,在资助第一个学生过去的10年后,张坤成立了坤叔助学团队。
他的名字在每个伙伴和资助的娃娃口中都成了“坤叔”。
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希望。

从那时起,坤叔便经常带着助学团队去凤凰开展助学活动。
8年后,随着资助学生的增多,坤叔提出了“千分一”的慈善理念。
意思就是每个人只需要拿出自己的千分之一用于慈善事业,就能帮助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千分一”服务中心成立之后,资助学生的队伍也不断的扩大。

从最初的2300人到9000多人,其中湖南的学生就占了四成。
坤叔带着自己的伙伴走遍了湖南省和贵州省大部分的贫困县区,找到了真正的需要帮助的学生。
公益路上步履不停为了避免产生额外的矛盾,在“千分一”的公益组织中,受助方和捐赠者是直接交往的,没有任何中间环节,你明确的知道你的钱捐给了谁,用于什么支出。

而且,只要认助之后,就不能无缘无故的弃助,需要一捐到底,直到受助的孩子完成学业。
靠着这种方式,他们捐助的9000多名贫困生中,目前考上大学的已经超过了1000多位。
还有很多正在上学的学生,未来,大学完成率只会更高。

除了帮助这些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坤叔还一直致力于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在30多年的慈善过程中,他们在湖南就捐赠了5所希望小学,让所有孩子得以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还帮助12个孩子拆了危房,建了明亮安全的屋子。

除此之外,文具、衣物、食品更是数不胜数。
如今坤叔团队帮助过的很多学生已经毕业,成为社会各界的中坚力量。
或是教授、或是公务员、或是医生,他们在改变自己人生的同时,也成了坤叔助学团队的一份子,用自己的力量再去帮助其他的贫困孩子。

49岁的福建漳州人江秀化是一个小儿麻痹症患者,1995年的时候,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再加上身体行动不便,父母不想供她读书了。
这时候是坤叔认助了她,不仅资助她完成了学业,还出资帮她治病、创业。
她这才从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有所成就之后,她一直惦记着回报坤叔,但考虑到她的情况特殊,坤叔一直拒绝她来看自己。
坤叔离世后,她也赶到了现场,痛哭不止。
她说坤叔走了,也带走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感觉整个人都空了失去了精神支柱。

如今“千分一”的工作人员麻文婷也是坤叔认助的孩子之一。
她第一见到坤叔的时候只有5岁,是家里的老大,或许是因为想要一个男孩,在她长大的几年中,一直有6个妹妹陆陆续续的出生。
家庭条件不好,养这么多孩子都很困难,上学就是天方夜谭。

如果没有坤叔的帮助,她大概连学校大门都进不去。
毕业之后,她回到“千分一”,成为了这里的一员,她说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家的感觉,这里的人都是她的家人。
来自湘西凤凰县的吴生君今年已经41岁了,坤叔是在他上初二的时候认助他的。

那一年,家里因为负担重,正准备让他辍学,他说“坤叔改写了我的人生,他是我的恩人”。
如今他走出大山,事业有成,也会在不忙的时候去做公益,想要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坤叔的追悼会上,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接受过他的帮助。

虽然坤叔走了,但是他留下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永远感染着众人,而那些被帮助的孩子们会将这份精神永远传递下去。
坤叔,一路走好!
参考信源: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