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抓住1个关键,摆脱长期服药的魔咒!

王玉民老王 2025-01-28 14:36:35

我多年的行医经验来看,高血压无外乎就1个原因:气滞血瘀。所以,想让患者摆脱长期服药的魔咒,其关键还在于“通”,祛瘀通脉,血压自然下降!

就拿门诊患者宁先生来说吧,56岁,高血压3年,血压长期维持在160/100mmHg左右。经常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虽有采取其他方式,但效果不太明显,而且这些症状已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

找到我时,精神状态极差,头晕得厉害,舌青紫,脉弦涩。

经过详细辨证分析为气滞血瘀型高血压。其原因在于:气的运行不畅,推动无力,导致血液运行缓慢,进而形成血瘀。而血瘀形成后,又会进一步阻碍气的运行,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我常说的血瘀则气滞,气滞则血更瘀。

而一旦体内瘀堵严重,导致气血无法正常达到身体各个部位,身体本能就会采取加压的方式,给血管压力,这样以来,血压就会飙升,还会出现头晕、头疼、心悸等症;同时宁先生舌青紫,脉弦涩,也都是气滞血瘀的典型表现。

明白了这个道理,调理起来就简单多了。

开方:桃仁12g、红花9g、赤芍9g、川芎6g、柴胡9g、枳壳6g、桔梗6g、牛膝9g、当归9g、生地黄9g、甘草6g。(一人一体质,用法用量需辨证,切勿擅自乱用!)

这个方子里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祛瘀;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合枳壳则升降上焦之气而宽胸行气;枳壳:行气宽中而消胀满;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并引血下行;当归、生地黄:养血益阴,清热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几味药共奏活血化瘀、疏肝理气,降浊降压之功。

经过一个月的调理,宁先生头晕、头痛、心悸症状明显减轻,血压也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又巩固了一段时间后,血压稳定在120/80mmHg左右,且未再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等不适症状。

2 阅读: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