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综述:用于表面/界面应用的仿生结构3D打印

英卓康康 2024-02-13 08:12:23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点击右上方“关注”,准时接收每日精彩内容推送。

自然生物为了应对生存环境中的生存危机,进化出一系列多功能的功能生物材料和结构,表现出超疏水性、各向异性、机械加固等突出特性,为下一代多功能器件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丰富的灵感。然而,复杂多尺度结构的可用材料的缺乏和传统制造方法的局限性阻碍了功能结构的仿生制造的进展。

增材制造(即3D打印)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新兴制造技术,具有很高的设计灵活性和制造自由度,为制造复杂、多尺度、分层和多材料结构提供了潜力。近期,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Xiangjia Li联合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Yang Yang等人全面回顾了当前表面/界面结构的3D打印,涵盖了应用材料、设计和功能应用。

根据界面功能,本文重点开展界面科学领域的五个研究课题:(1)仿生超疏水结构的3D打印。(2)3D打印仿生结构以减少阻力。(3)3D打印各向异性水运输仿生结构。(4)3D打印仿生结构,用于集水和清洁。(5)3D打印仿生微针用于药物输送。

针对以上五个方面,本文提出了对生物结构的形态和内部机制的研究,讨论了仿生设计和3D打印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了每个主题的当前成就、现有挑战、应用、观点和未来潜在工作的展望。

了解更多

关注“EngineeringForLife”,了解更多前沿科研资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