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一个被人喊打的“害虫”,竟然成就了一位百亿富豪?辞去公务员的铁饭碗,放弃国企老总的高薪。
山东人李延荣孤身上山养殖蟑螂,从一只、一万只,到如今40亿只“小强”翻滚在他的养殖基地里,日吞数百吨垃圾,年创百亿收入并自己开公司。
那么是什么样的机遇,让他靠着这群让人厌恶的生物登上财富巅峰?一个“被垃圾喂养的帝国”,如何运转并年入百亿?
意外的发现
2009年的一天,李延荣结束了忙碌的工作回到家中,看到女儿正笑得前仰后合,而电视里播放的内容,却让他愣在原地。
屏幕上,一部动画片正在讲述蟑螂的生命力有多顽强,甚至将它们描述为“完美生物”,能吃垃圾,几乎不挑食,甚至能在极端环境下存活。
李延荣的好奇心被激起,他并未轻易嘲笑这部动画片,而是查阅了相关资料,试图搞清楚动画中对蟑螂的描述是否夸大其词。
他很快发现,蟑螂的生命力的确令人叹服,作为地球上存活了三亿年的生物,蟑螂不仅能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活上一个月,甚至在头部被砍断后还能存活数天。
更关键的是,它们是典型的“杂食者”,对于腐烂食物和各种垃圾都有极强的消化能力。
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在李延荣的脑海里浮现,能不能用蟑螂来解决餐厨垃圾问题,当时餐厨垃圾处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大多数城市采取填埋或焚烧的方式,既占用土地资源,又污染环境,而蟑螂似乎是个天然的“垃圾处理器”,低成本又高效。
李延荣开始了他的试验,他买来几个玻璃缸,从市场上收集了大量的餐厨垃圾,将它们投放到缸中,饲养蟑螂。
他惊讶地发现,蟑螂对这些食物来者不拒,吃得干干净净,重油重辣的饭菜、馊掉的面包,甚至是餐巾纸和塑料袋,它们几乎能将一切可咬碎的东西分解消化。
这一结果远远超出了李延荣的预期,让他感到既兴奋又惊奇,不过试验的成功并未让他的家人感到高兴。
蟑螂,这种让人避之不及的生物,如今被放在家中养殖,家人一度无法接受,李延荣耐心地向家人解释,这是解决垃圾问题的突破口。
但家里的风波并未平息,朋友们也在背后嘲笑他“养蟑螂简直是疯了”,面对压力,他没有动摇,而是进一步扩大了试验的规模。
养殖蟑螂的难题很快显现,蟑螂繁殖速度惊人,不到两个月,玻璃缸里的蟑螂已经爬满了缸壁,它们的数量迅速膨胀,食物的供应根本跟不上它们的干饭速度。
更麻烦的是,蟑螂的臭味和粪便令家人忍无可忍,他不得不将实验室迁到家附近一处废弃的空地上。
尽管条件简陋,李延荣的蟑螂实验却收获了初步的成功,他意识到,蟑螂作为餐厨垃圾处理的一环,具有巨大的潜力。
但同时,他也明白,如果不能解决蟑螂过量繁殖和管理的问题,这个项目很难真正推广,如何平衡蟑螂的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安全,是他亟需解决的下一步挑战。
解决这一难题的思路很快浮现:李延荣决定引入蟑螂的天敌,他通过对蟑螂生态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了一个与蟑螂天然互补的生物,那就是鸡。
而鸡的引入,恰好成为他突破养殖困局的关键,鸡如何解决蟑螂泛滥的问题?蟑螂又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创造价值?
巧用生物链的循环智慧
面对蟑螂数量失控的困境,李延荣明白,仅靠喂食餐厨垃圾无法维持规模化养殖的稳定运行。
他必须找到一个既能解决过度繁殖问题,又能将多余蟑螂资源利用起来的方案,在对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中,他将目光投向了蟑螂的天敌鸡。
鸡天生喜欢吃昆虫,而蟑螂富含高蛋白,这使得两者天然契合,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李延荣开始了一场新的实验。
他专门购入了20只活鸡,分别用传统饲料和蟑螂喂养,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状况,他发现,喂食蟑螂的鸡表现出惊人的优势:它们长势更好,羽毛油亮,活动力强,肉质更紧实鲜美。
更让他惊喜的是,经过营养检测,这些鸡体内的硒含量远远高于普通鸡,达到1.8倍以上。
这个结果让李延荣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商机:蟑螂不仅是垃圾处理器,还是一种高效的昆虫蛋白来源,可以作为优质饲料替代传统鱼粉等蛋白质饲料。
他立刻扩大了实验规模,引入了大量活鸡,将蟑螂作为饲料的主要来源,养殖场里,鸡群在蟑螂堆里四处啄食,鸡肥壮而健康,肉质品质也备受市场好评。
李延荣并未止步于此,他意识到,单靠活鸡消化蟑螂并不足以处理整个养殖场的庞大数量,于是,他开始探索如何将剩余的蟑螂资源进行深加工。
他利用现代技术,将多余的蟑螂进行高温烘干、粉碎处理,制成高蛋白的蟑螂粉,这种蛋白粉不仅可以用作鸡饲料,还可以作为鱼饲料、家畜饲料,进一步扩大了应用领域。
市场的反应远超他的预期,传统饲料中的鱼粉蛋白含量约为65%,而蟑螂粉的蛋白含量高达77%,且生产成本更低。
这一突破使得蟑螂粉迅速占领了饲料市场,吸引了大批饲料加工企业前来合作,短短几年间,李延荣的蟑螂养殖场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的问题。
还通过蟑螂粉成功打入了农业饲料市场,形成了一条高效的生态产业链,除了鸡,李延荣还将蟑螂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资源加以利用。
他注意到,密集养殖的蟑螂释放出大量热量,每平方米的热量输出高达500瓦,相当于一个小型天然暖气设备。
为此他在养殖场的顶部搭建了玻璃温室,通过通风管道将蟑螂释放的热量导入温室,用于种植反季节蔬菜,这个举措不仅有效利用了多余热量,还为他开辟了一条新的盈利渠道。
至此李延荣的养殖场实现了“垃圾—蟑螂—鸡—蔬菜”的完整生态循环:餐厨垃圾被蟑螂消化,蟑螂成为鸡的饲料,鸡粪则用于肥沃蔬菜温室的土壤。
整个系统高效运转,资源被充分利用,环保和经济效益兼得,然而随着工厂规模的不断扩大,附近村民开始担忧,害怕蟑螂逃逸对周边环境造成威胁。
谣言四起,有人甚至在工厂门口拉起横幅,要求李延荣关闭养殖场,面对村民的质疑和恐慌,李延荣深知,安全性和环保措施必须放在首位。
他立即行动,对工厂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改造,他封闭了养殖场的所有窗户,只在顶端设置了通风口,并用不锈钢纱网严密封堵,防止蟑螂逃逸。
每个出入口安装了自动水帘系统,一旦有蟑螂靠近,强劲的水流会将它们冲入外部的水沟中,彻底断绝漏网之鱼。
此外李延荣还挖掘了一条2米宽的水沟,将其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确保工厂的安全可控。
这些措施逐步消除了村民的担忧,也让政府部门对他的项目给予了更多支持,他不仅赢得了周边居民的信任,还获得了政策补贴,进一步推动了工厂的快速发展。
在解决了生态平衡与安全问题后,李延荣的蟑螂产业链趋于完善,他利用鸡、蔬菜和蟑螂粉,成功开辟了多条盈利渠道,年收入迅速突破百亿大关。
李延荣并未满足现状,他开始思考蟑螂的其他潜在价值,除了垃圾处理和饲料应用,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生物,是否还有更广阔的前景?
从养殖到产业化
在实现了餐厨垃圾处理与生态循环产业链之后,李延荣并未停下脚步,他开始深入研究蟑螂的更高附加值,而医药领域成为他瞄准的新方向。
关于蟑螂药用价值的记载,并非空穴来风,《本草纲目》中提到蟑螂具有解毒利尿、活血化瘀的功效,甚至在抗战时期,西南一带士兵们用美洲大蠊捣成粉末敷在伤口上,有止血消炎的显著效果。
传统观念中,蟑螂与肮脏、病菌挂钩,这种认知成为阻碍它进入医药领域的主要难题,李延荣对此并未盲目乐观,他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等多位专家合作研究,试图解开这一谜团。
专家们指出,尽管蟑螂的外表容易携带细菌,但其体内含有一种抗菌肽物质,具有极强的杀菌抑菌功能。
正是这种抗菌肽,让蟑螂在吞食腐败食物的过程中,不会被细菌感染,反而能将有害物质转化并排除体外。
这一发现让李延荣看到了新的商机,如果能够通过科学的手段提取抗菌肽,再将其转化为医药产品,那么蟑螂将不再是让人厌恶的“害虫”,而是成为治病救人的“益虫”。
他迅速展开行动,搭建起专门的研发实验室,与多家医药企业展开合作,致力于开发蟑螂抗菌肽产品。
他们采用高温烘干技术,将蟑螂彻底灭菌处理,提取出高质量的蟑螂粉,并应用于药品和保健品领域。
李延荣的研发团队逐渐取得突破,蟑螂粉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优异的效果,经过高温灭菌处理后,蟑螂粉被发现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炎、辅助治疗癌症等多重功效。
蟑螂粉还在促进组织再生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这使其在皮肤损伤、烧伤等治疗领域前景广阔。
一些医药企业闻讯而来,与李延荣签订了长期供应协议,使得蟑螂医药产品逐步推向市场。
与此同时,李延荣继续推动养殖技术的革新,他在养殖厂内部推广自动化管理系统,通过高效的温控、湿控设备,最大限度模拟蟑螂适宜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提高了蟑螂的存活率和繁殖效率。
养殖车间内,蟑螂的密集养殖环境变得更加科学,生产成本得以有效控制,此外他还成功研发了全自动分拣设备和干燥加工系统,使蟑螂的生产与加工实现了标准化、流水线作业。
结语
李延荣的成功从来不是随随便便得来的,从辞去稳定的公务员工作,到上山养殖40亿只蟑螂,他靠的是敏锐的市场眼光和日复一日的努力钻研。
他将人们厌恶的生物转化为“财富密码”,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还推动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生活中往往隐藏着机遇,关键在于能否发现它、坚持它,并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章
大众网2019年5月19日《人民日报关注李延荣“蟑螂工厂”:创新思路助力环保》
新华网2018年9月21日《“蟑螂先生”驯虫记》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