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在地球上永远消失的13个物种,它们只留下了照片!

琦琦评过 2025-02-16 08:26:59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近年来在不少新闻报道中都曾听到过“濒危动物”这个词,而之所以出现得如此频繁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损坏所导致的。

目前世界上平均每天都有物种正在灭绝,这早已远超了自然灭绝的规律与速度,它们的灭绝成为了地球生物对我们的最后忠告。

它们的永远离开意味着地球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因此近年来“濒危动物”和“保护环境”才会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那你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物种已经消失在我国境内了呢?

你或许想象不到犀牛也会有灭绝的这一天,而目前已经近乎灭绝的犀牛就是“西部黑犀牛”,而造成它消失的原因除了自然繁衍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偷猎者的无情猎杀。

虽说目前西部黑犀牛被列入了危急濒临灭绝物种之一,但实际上根据统计表明在喀麦隆北部这个区域西部黑犀牛已经彻底灭绝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因为偷猎这个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在喀麦隆北部的统计之前这个物种至少还保留下了50只左右,但目前却已经再也无法找寻到它的行踪。

西部黑犀牛原本就是非常稀缺的一种野生动物,甚至是黑犀中最稀有的亚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西部,以食草为食。

可以说如果没有偷猎者的介入,即便稀缺可凭借着与生俱来的“佛系”,自然繁衍也能够保证物种的存在。

加上它们本就是食草类动物,不会因争抢肉类而厮杀,也不会对其他物种展开追逐猎杀,体型的庞大让它们拥有天然的保护屏障,只可惜这个屏障却抵抗不了偷猎者的猎枪。

照片中拥有“乌黑”羽毛的就是已经灭绝的物种“夏威夷乌鸦”。

目前根据统计野生的夏威夷乌鸦在野外已经是灭绝了,只有少量的乌鸦被人工饲养起来并帮助它们进行繁殖。

这种乌鸦在幼年时期的形态和鸟比较类似,它们主要的食物就是虫子,其中蜥蜴和昆虫是它们的主要猎食范围,偶尔也会吃比较大型的蝴蝶。

而他们之所以灭绝主要的原因也是由多方面引起的,其中栖息地的变化和人为的射杀都成为了它灭绝的原因之一,其中还有一点就是岛上鹰类对它们的捕杀。

不过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有了将人工饲养的夏威夷乌鸦引入野生环境中,希望有朝一日又能看到真正野生的“夏威夷乌鸦”。

照片中所拍摄的就是“比利牛斯山羊”,它也被称为“悬羊”,因为能够在陡峭的山壁上行走,因此在躲避天敌时就有了绝对的优势。

只可惜这种山羊目前也已经灭绝了,它曾是属于西班牙山羊两个灭绝的亚种之一,在20世纪以前,比利牛斯山羊的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但在20世纪以后,它的存活就开始急速减少,在2000年1月6日最后一只绰号为“西莉亚”的雌性比利牛斯山羊被发现死于西班牙北部。

尽管通过保存皮肤细胞而后成功克隆了一只新山羊,但是最终还是因为肺功能衰弱在面世七分钟以后离开了,过度狩猎导致它们的灭绝,即便是用克隆技术也无法挽回。

夏威夷蜜旋木雀也被称为是“黑面琵蜜旋木雀”,它以独特的黑脸颊著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物种,因为稀缺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发现了它的存在。

它的主要栖息地就在夏威夷的毛利岛上,虽说知道它的主要生存地点,但是却很难发现它的踪迹,在1998年曾发现了三只黑面琵蜜旋木雀。

但是在2004年其中有一只就死在了养殖基地中,而另外两只后来也是“下落不明”,虽说

此前人们曾有意想要剩下的物种进行交配以此来繁衍却还是没能阻挡它们的灭绝。

照片中有着一对“死鱼眼”的动物名叫“德氏小鸊鷉”。

这个物种在2010年就宣称灭绝了,只是本着对其的看重,科学家们一直没有给出最后的结论。

它的栖息地是在马达加斯加岛最偏远的一个湖泊处,这个湖泊名叫“阿劳特拉湖”,人们最后一次发现它的踪迹是在1985年。

虽说后来也多次对它的栖息地进行了监测,去找寻这个物种的存在迹象,但最终却都是“无功而返”。

霍尔德里奇蟾蜍是哥斯达黎加雨林地区的特有物种,它的体型比起普通的蟾蜍要小很多,虽说在国内蟾蜍很多,但是像这种单一且独一无二的物种却是很少的。

而它的消失相较于其余物种被偷猎者捕获而导致的这种情况更加令人接受一些,因为在专家的研究中表明它的灭绝主要还是因为壶菌病。

就好比在大海中人们通常能够遇到被藤壶所缠绕和侵害的乌龟、鲸鱼等,壶菌病和藤壶的情况类似,很难通过物种本身去解决掉它们,因此才会在疾病和气候的共同侵袭下导致了物种的灭亡。

虽说在1986年开始就已经没有在雨林中找寻到它们的身影,但是科学家们也一直没有放弃。

在2000年到2007年这段时间中,科学家们时常深入雨林山全面搜索这个物种的存在迹象,并且还会定期摸查,奈何最终都还是以“无果”告终。

多年搜寻不到它的生存迹象最终才不得已宣布了霍尔德里奇蟾蜍灭绝的消息。

利物浦鸽子相较于其他一些无法找寻到最后踪迹的物种来说,它还留下了唯一仅存样本供世人观摩,目前这个样本就保存于默西赛德郡的国家博物馆中。

它的起源也和其他物种不太一样,因为无法找到它的具体来源,并且它的灭绝原因也无从得知,科学家表示它的灭绝时间极有可能是在欧洲人开始太平洋探险以前。

通过照片能够看到它的脖颈处羽毛就像是在阳光照射下闪耀的鱼鳞,为了印证它的灭绝,自然保护国际联盟在2008年就对其进行了评估,之后才宣布了它的灭绝。

这个浑身羽毛都是蓝白颜色的物种名叫“斯皮克斯金刚鹦鹉”,因为浑身颜色的缘故所以它也被称为“小蓝金刚鹦鹉”。

它的最早起源是在巴西,1638年时就曾有一位德国博物学家在巴西伯南布哥州发现了它的踪迹,后来在1819年时期收集到了这个物种的第一个标本。

而这个物种的灭绝原因也是因为栖息地遭人破坏,加之对其本身的大量捕杀。

它的主要生存食物就是依靠金风铃树的种子和坚果以及各种大戟科的灌木,奈何当时为了能够有更多的活动地点,因此对这些树木和灌木进行了砍伐,大大降低了斯皮克斯金刚鹦鹉的生存性。

除此外,漂亮的事物总是会被人们所喜爱,斯皮克斯金刚鹦鹉也不例外,因为周身蓝白的羽毛非常漂亮,因此成为了当时不少贵族的宠爱,虽说喜欢但是最终这个物种却沦为了贵族们的“玩具”。

人们将这种鹦鹉捕捉起来,然后制作成为了标本,除此外还会将它们的羽毛拔出来制作成为艺术品或笔类上的装饰品。

目前野生的斯皮克斯金刚鹦鹉已经彻底灭绝,唯一还存活的就是人工饲养的鹦鹉,奈何目前人工饲养的存活数量也越来越低。

扬子江豚被人称为是“微笑天使江豚”,不过这个名字并不是它的学名,它真正的学名叫做“白鱀豚”,扬子江豚、中华江豚、长江河豚等名称都只是人们对它们的别称而已。

它生存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它与其他鲸类生物有所不同,因为特有性所以自成一科,属于“淡水喙豚科”。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它的数量就开始急速减少,在2002年经过统计白鱀豚的数量已经不到50头,因为稀缺和特有性,它也被称为是中国“水中的大熊猫”。

后来更是直接被列入了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的名单当中,在世界上也是能排上名号的,是世界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

在1983年中国就立法规定狩猎白鱀豚属于违法的行为,然而即便是对其进行充分的保护可依然无法阻拦它们灭绝的步伐,这个物种在2007年8月8日就被公布出已经功能性灭绝。

这张照片和前面的动物有所不同,因为它所属的类目是植物类,它的名字叫“圣赫勒拿岛红杉”,之所以有这个称为主要也是因为它是圣赫勒拿岛上特有的物种。

目前在野生的环境中已经无法再看到圣赫勒拿岛红杉的壮美模样,而它灭绝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为的过度开采。

在南太平洋的岛屿中曾出现过外地移民者,当他们到来以后,就对这一物种进行了大量的开采,就连树皮都没有放过,被用来当成了皮革的原材料。

大量的开采导致这个物种在1718年时就已经到了稀缺的境地,奈何当时政府并没有对其进行保护,反而是开始着重于亚麻种植园的发展,从而也间接导致了这类物种的持续减少。

到了20世纪中期,世界上也仅仅只剩下了最后一颗圣赫勒拿岛红杉,而这仅存的一颗就成为了目前栽培红杉的主要来源,奈何繁殖所造成的物种退化却还是对这个物种造成了生存上的威胁。

这些已经灭绝的物种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人为的干预和猎杀所导致的,美丽、有价值并不是我们伤害这些物种的理由,正因为它们有这样的特性才更应该将它们保护起来,有时候观赏比占有更有意义。

灭绝就代表着永远消失,而濒危则代表我们或许还有机会挽回,因为失去我们更应有敬畏之心,每一种生命都值得被爱护,保护濒危人人有责。

2 阅读:1696
评论列表
  • 2025-02-16 09:39

    必须把人类2只手进化成猪手

  • 2025-02-18 01:46

    华南虎呢

  • 2025-02-19 14:38

    那种阳光下五颜六色的颜色鸽子,我老家西安感觉就有啊,一模一样的颜色,因为我从小80年代开始我爸就养赛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