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制造大量的宦官供帝王及其亲族在皇宫内苑驱使,无论东方、西方都曾经有过,但只有中国的宦官制度经久不衰,延续数千年,这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宦官制度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种种迹象表明宦官制度产生的心理基础出现于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在成熟的父系氏族中,男性长辈只愿意在死后将权力、财产传承给自己的子孙,而不是别人的后代,因此,保证自己子孙后代血统的纯正至关重要。而侍候在大家长左右的男性家奴极易与其妻妾私通,从而破坏该家族血统的纯正。于是父系氏族的领导者就采用阉割男性家奴的手段来杜绝他们与自己的妻妾私通,达到保证家族血统纯正的目的。这种宗法观念及相关做法为历代帝王所接受,逐步发展为系统的宦官制度。

从巩固政权的角度分析,宦官制度有利于维护高度集中的专制政治体制。帝王们自登上宝座的那一刻起,便想尽一切办法维护自己的权力,以免大权旁落。而侍候在自己周围的下人虽然不是官员,但与自己朝夕相处,对自己的言行举动了如指掌,因此人选十分重要。而朝中的文官武将本身已具有相当的权力,不能再给他们接近自己的机会,因此需要一些比文官武将更信得过的忠实奴仆侍候在自己的周围,负责处理杂役和传达自己的旨意。

后宫中数以千计的佳丽,使得皇帝不得不考虑这些家奴与妃嫔私通的问题。而被阉割过的宦官既可以充当皇帝忠实的走卒,又不能与后宫嫔妃乱伦,是皇宫仆役的最佳人选。宦官由于丧失了性能力和生殖能力,不会有家眷和子嗣,牵挂较少,可以更加尽心竭力地效忠最高统治者。这一点为历代的统治者所看重,因此历史上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越完善的朝代,宦官制度也就越健全。但任用宦官最终能否起到捍卫中央集权的作用则另当别论,因为历史上不只一次出现宦官把持朝政,祸乱朝纲的插曲,这又严重破坏了专制集权。
从社会地理的角度分析,中国本土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十分雄厚的农业经济基础,中华民族的生存从来不是问题。即便是遇到重大灾害,政府一般都能采取一定的措施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统治者的中心任务始终如一地锁定在如何巩固和加强自己的权力上。而按照一般的逻辑思维,任用宦官可以加强权力,因为他们没有亲族,不会形成以其自身为核心的权力集团。典型的例子是明朝任用宦官设立西厂、东厂等特务机构,监视官民的言行。
总之,无论是为了防止私通保持皇家血统的纯正,还是出于巩固和加强专制的中央集权的需要,宦官制度都是最高统治者的一个工具而已。而千千万万的宦官则是这个制度下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