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邓稼先病危,杨振宁回国探望,闲聊问:国家给你多少奖金?

绿蚁新醅 2024-12-19 18:25:46

1986年杨振宁得知老友邓稼先病重的消息后,匆忙回国探望。当他看到邓稼先因癌症折磨而奄奄一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痛惜与遗憾。昔日并肩奋斗的同窗,如今已临终。两人的友情,跨越了科学的高峰与人生的低谷。邓稼先是中国“两弹一星”的杰出功勋和无数科研工作者心中默默奉献的楷模。邓稼先曾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换来了国家的尊严与安全。面对这位国家英雄的最后时光,杨振宁不禁发问:如此伟大的奉献,国家如何回报他?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的文化氛围深深地影响了他,为他今后的成就埋下了伏笔。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是一位志向远大的知识分子,他希望儿子能够深深扎根在中华大地上,秉承家族的文化传统,并早早地成长为一个能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的人。正因如此邓稼先被赋予了这个有着深厚历史意义的名字,象征着他要成为时代的大浪中微小却有力的一滴水。

邓以蛰与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多年的挚友,这层关系让邓稼先与杨振宁从小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少年时期两人经常在一起玩耍,分享快乐的时光。两人喜欢玩玻璃球、打墙球,甚至曾有过多次的爬树比赛,虽然那时的他们并不知道,未来的岁月将会赋予他们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邓稼先的求学之路从很小开始,他五岁时便随父亲来到北平(今北京)就学。首先进入了北平的一个小学,后来升入了崇德中学,这段时间他接受了系统的教育,早早地接触到当时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尤其是在1937年北平沦陷的背景下,邓稼先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愈发加深,深受当时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为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抗日情怀,邓稼先曾勇敢地参与了抗日集会,并在一次活动中把日本国旗撕碎,愤怒地将其踩在脚下。

1941年邓稼先从国立九中毕业后,顺利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这所当时中国最具盛名的大学之一,为他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平台,也进一步培养了他对物理学的兴趣与追求。邓稼先在大学期间成绩优秀,积极参与了时局动荡中的社会活动,他尤其关注民众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这让他在同学和老师中积累了极高的威望。

大学毕业后,邓稼先并未选择安稳的生活,而是继续投身于教育工作。最初他在昆明文正中学和培文中学担任了几个月的教职,然而他内心始终燃烧着更高的理想。随着西南联大的迁回,北京成为了邓稼先的新起点。在这里他受聘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开始了自己的教学与科研之路。

1947年邓稼先在赴美留学的机会面前做出了重要选择——他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决定前往美国深造。在1948年秋,他成功进入了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开始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在美国的求学期间,邓稼先的学习成绩异常出色,尤其在量子物理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仅用两年多的时间便完成了学分,并于1950年8月完成了博士论文《氘核的光致蜕变》。年仅26岁的邓稼先因此获得了博士学位,并被称为“娃娃博士”。

1950年10月邓稼先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但又坚定的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和工作机会,毅然回到新中国,为国家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时的邓稼先已经获得了极高的学术成就和国际声誉,但他依然选择回到祖国,加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专注于原子核物理的理论研究。

在中国科学院的工作期间,邓稼先不断拓展着自己的学术领域,并为中国的科学研究贡献了大量的理论成果。1960年代初,他的生活轨迹因国家的需求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58年秋,一次突如其来的谈话彻底改变了邓稼先的命运。当时,中国的核武器研制正处于关键阶段,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了邓稼先,提到了一个“国家需要放一个‘大炮仗’”的任务。这个任务的内容完全保密,甚至连家人都不能知情,而且工作性质极其特殊,邓稼先也被告知这项工作可能会影响到他与家人的日常生活和联系。

回家后,邓稼先异常沉默。许鹿希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那天他回家的时间比平时晚了一些,天还亮着。可是他不像往常那样吃饭时喝酒,也没有心情和我聊天。他一整晚都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最终他告诉我,说要调动工作了,但具体做什么也不能说,只是说今后恐怕不能像以前那样照顾这个家了。”许鹿希感到十分不安,但她也没有继续追问,知道丈夫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自那以后,邓稼先的名字仿佛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根据后来的解密资料,邓稼先成为了中国核武器研究和试验的核心人物之一。在中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邓稼先直接参与了32次,并且其中15次担任了现场总指挥。为了中国的核事业,他几乎常年待在试验现场,面对着大量的核辐射,这对他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一切都没有动摇邓稼先的决心,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核武器的研发工作中,希望通过这项工作为国家的安全与强大贡献一份力量。

1985年7月底,邓稼先指挥了罗布泊地区的最后一次核试验后,返回北京参加一场重要的会议。那时,张爱萍将军发现邓稼先的脸色十分不佳,关切地建议他去医院检查。经过检查,邓稼先被诊断为直肠癌晚期,医生告知他已无多时可活。这一消息让邓稼先的亲朋好友都感到无比震惊,但他却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情绪波动。即便是知道自己已进入生命的倒计时,他依然决定继续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亲自监督和指导剩余的核研究工作,直到最后一刻。

就在同年的8月初,邓稼先在办公室晕倒,被送往医院后医生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至全身,生命所剩无几。医生给出的预估是他最多只有一年多的时间。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邓稼先表现得异常镇定,他并没有因此停止自己的工作,而是希望尽可能多地为中国的核事业贡献最后的力量。此时,远在美国的杨振宁得知好友的病情后,特地回国探望他。两位多年未见的老友重逢时的情景,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段传奇。

有一个关于邓稼先的故事流传甚广。每当有人询问“两弹”研制成功后的奖金问题时,邓稼先总是含笑不语,似乎并不在乎这些物质奖励。有一次,杨振宁也好奇地问:“两弹成功后,得了多少奖金?”邓稼先微微一笑,答道:“总共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这笔奖金按照标准分为不同的等级,邓稼先得到了最高标准的10元奖金。邓稼先却从未为此言语,他更在乎的是国家的强大与人民的安宁,而非自己个人的得失。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北京病逝,享年62岁。

邓稼先的离世对中国科学界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损失。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邓稼先把一个盒子交给了他的好友杨振宁,盒子里装着一套安徽家乡出产的笔砚等物品。看到盒子里的物件,杨振宁不禁陷入沉思。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杨振宁的心。邓稼先一生都在追求中国的强大与崛起,他渴望看到自己的祖国在世界的科技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在那个时代,邓稼先已经看到了科学技术对国家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仍然把这一责任铭记心间,心中依旧希望中国能够迎头赶上,站到世界科技的前沿。邓稼先不畏困难、不懈奋斗的精神,至死未曾改变,提醒着所有人:国家的强大不容忽视,科技是其中最重要的支撑。

而此时的杨振宁,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站在挚友的墓前,他默默承诺:“稼先,我来了,希望不会太晚!”他深知,邓稼先的期望,和中国的未来紧密相连。于是他决定继承这份未竟的事业,继续为中国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世纪80年代,杨振宁已是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面对着国外丰厚的报酬和各种诱惑,他毅然拒绝了高薪的邀请,并开始出售自己在美国的房产,决定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的教育与科研事业中。

杨振宁积极的建立了现代化的实验室,推动中国的科研工作走向国际化。他致力于为中国培养更多的顶尖科学人才,将自己多年的经验与资源传递给年轻一代。在他的支持下,许多年轻科学家得以快速成长,逐步在国际科研舞台上崭露头角。

2003年杨振宁做出了另一个震惊世界的决定——他放弃了在美国的长期居住,并选择定居中国。回到中国后,杨振宁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继续活跃在科研与教育领域。他不辞辛苦,投身于中国科研体制的建设与发展,成为了国内科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2017年杨振宁做出了另一个令人瞩目的决定:他放弃了美国国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正式改回中国国籍。这一举动是对祖国深厚感情的体现,更是杨振宁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坚定支持与承诺。

来源: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最后日子[OL].乌有之乡,2011-12-19

许鹿希.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