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本意是指牛和马两种牲畜,但现在却用于对于现代打工人的调侃和称呼。
牛马的宿命就是奉献和牺牲,任劳任怨,还不许反抗。如果不听话,就得不到食物,最终只能被任意宰杀。但现在情况似乎有一点不一样了,有些牛马实在被逼的不行了,只能选择了躺平。或许是它们撞南墙撞多了,把脑袋撞坏了。或许是它们看清了现实的残酷。或许是它们精神食粮吃多了,有了生存危机。总之,它们不愿意任人驱使,不愿意辛勤劳作,不愿意繁衍后代,只想躺平,吃不饱,反正也饿不死,爱咋咋地。这或许是国内“牛马”的现状。但是菲律宾“牛马”就不一样了。他们不是被迫躺平,而是主动躺平。不是消极的躺平,而是积极地躺平。他们认为自己受苦受累都是上帝的安排,不应该抱怨。他们有工作就干,没工作就玩。我上次遇见一个骑自行车送外卖的菲律宾小哥,他说他每天送快递能挣200披索。

两百披索差不多相当于30块人民币,能干啥?但快递小哥说这话时分明是笑着的。你觉得他很苦,很累,赚得太少,但他不觉得。因为他懂得知足,懂得中国的“阿Q精神”。一切困难在他们面前都不是困难。他们有一百就能花两百,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没酒喝凉水”的原则,他们从来没有存钱的习惯。没有钱怎么办?借呗。向谁借?向亲朋好友借,向老板借,甚至向一面之缘的人借。借不到怎么办?那也没事,最穷不过要饭,不死总会出头。所以在菲律宾首都大马尼拉,你能看到很多流浪人员躺在大街上、天桥上或屋檐下,他们专门以乞讨为生。有的人会想方设法买一辆三轮车,靠拉人为生,然后三轮车就是他们的家了。那天下班后,我打美嘉广场走过,就看到一幕幕令人心酸的画面“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蹲在角落里乞讨,一个饿得面黄肌瘦的孩子半睁着眼睛躺在三轮车上休息,卖靠咸鱼干的女人痴痴地望着来往的人群,还有一只流浪狗绝望地躺在马路旁……”

你觉得流浪人员可怜,但他们依然是有说有笑,甚至打打闹闹的。有时,你能看到一个单身母亲带着三四个面黄肌瘦的孩子躺在地上乞讨。甚至还有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孩子的父亲是谁,根本无从知道。有的人丰衣足食,但就是很难生出孩子。而他们生孩子就像开玩笑一样,说有就有了。而国内的牛马却奉行不婚不育主义了。

而且马尼拉有很多专门以乞讨为生的小孩子,他们都是有组织的,而且有人监视他们。如果每天讨不到规定的钱数,他们就没有饭吃,甚至遭到一顿毒打。他们很多都是被拐卖的儿童。还有些流浪的小孩子会趁着等绿灯间隙,迅速跑到你的车子前,向你的车窗上喷水。不要害怕,他们只是想为你擦玻璃,以此赚点小钱。我觉得这比纯粹乞讨要好得多,只是比较危险罢了。但问题是他们有时会越擦越脏。众所周知,菲律宾的交通状况比较糟糕,所以红绿灯间隔时间都比较长,一般都是120秒。他们有足够的的时间擦完玻璃的。当然也有时间短的,比如20秒。有些斑马线上的绿灯时间只有10秒,有时人们根本来不及反应。

菲律宾年轻人的工资普遍不高,一般月工资大概是一万五披索(相当于两千多人民币)。一个月能拿三到四万披索(相当于五六千元人民币),基本都是经理级别的了。我上次在文章中说三五千人民币就能过得很好了,那只是限于乡下。就像很多人说的,要是在马尼拉,租房、水电费、买菜等等,一个月没有七八千人民币都活不好的。还有我在大商场里看到很多年轻小伙子当清洁工的现象,这在国内就很少见了。还有很多人是拿日工资的,因为他们就等着那点钱来养家糊口了。这就是菲律宾牛马的现状,他们太绝望了,已经彻底躺平了,有就享受,没有也没关系,反正大家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