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江西一农妇对丈夫说:陈毅曾是我丈夫,请让我去北京找他

四海视野 2025-02-06 15:43:20

1954年,一位身着补丁衣裳的农妇携幼子前往邻近杂货店,欲购糖果。

孩子大病初愈,想吃糖解馋,但家中积蓄已尽。农妇手头仅剩一枚硬币,不足以购买糖果。

杂货铺老板慷慨地将剩余冰糖赠予孩子,农妇道谢后瞥见一张报纸,展示陈毅元帅在中南海接待外宾的照片,旁注:陈毅副总理接见外国客人。

农妇眼泪夺眶而出,不禁喃喃自语:

陈毅尚在人世,我的丈夫并未离世。

杂货铺老板误以为农妇有异,遂持报纸解释说明。

这是陈毅元帅,乃国家开国元勋,一位伟大的英雄人物。

农妇夺过报纸,边哭边喊:“陈毅还活着!”她不顾背上哭闹的小儿子,狂奔回家。

这位农妇确为陈毅元帅之妻?她经历了哪些过往?

【参加革命】

赖月明,乳名赖三娇,江西兴国县白石村人。因家境贫寒,其父将她托付给叔父抚养。

赖月明叔父染上鸦片,致家境贫寒。赖月明生活陷入困境,随后叔父为财将她卖出做童养媳,生活雪上加霜。

赖月明作为童养媳,生活困苦,缺乏人权,饱受饥饿与劳累。15岁时,红军的到来改变了她的命运,将她从那个压抑的家庭中解救出来。

赖月明感谢红军援助,迅速接纳革命思想。思想进步后,她被选为村妇女改善委主任,积极履行组织任务,持续为妇女权益努力。

1932年4月,组织选拔赖月明前往瑞金列宁师范学校深造。

赖月明出身贫寒,倍加珍惜学习机会。结业后,她被分配至少共江西省委工作,仅用半年便成为共产党员,实现了个人荣耀。

赖月明挚爱其工作,全力回报组织信任。红军缺员时,她率儿童团站岗、放哨、检查路条,并冒险传递情报。

她平日积极协助村民筹办慰劳红军活动,组织的“儿童团周六义务助红军家属”活动,成效显著,受到了上级表彰。

江西省妇女部部长蔡畅领导赖月明,解放区反动派极度仇视红军,视她们为重点报复对象,儿童局通信员小曾已遭反动分子残忍杀害。

妇女部部长蔡畅及干部们深感自责,连夜商讨并制定更严谨的安全方案。赖月明获分配至蔡畅身边,成为其重点栽培的对象。

蔡畅夜间刻苦学习,日间则指导赖月明高效开展党务工作,确保党的工作顺利进行。

蔡畅关注赖月明的个人生活,主动为她留意未婚男同志,因她的撮合,赖月明在苏区与陈毅元帅结缘。

【相识相恋】

陈毅麾下江西省军区部队赴苏区短暂休整,少共省委组织文艺队慰问,赖月明参与其中,献唱多首家山歌,给陈毅留下深刻记忆。

蔡畅关切陈毅的婚事,交谈中察觉他对赖月明颇有好感,遂起媒人之念。经她撮合,两人萌生了结婚之意。

赖月明专程聆听陈毅的工作报告,其自信风采令赖月明倍感压力,自觉农村出身难配文武双全的他。而陈毅亦感赖月明年幼,与己不合。

1932年7月,尽管想法各异,陈毅与赖月明仍保持交往。后二人决定成家,陈毅身着整洁旧军装并修剪胡须,赖月明私下备宴,邀请朱德、蔡畅等革命同志共庆。

婚礼当日,陈毅以手表为聘礼赠予赖月明,李富春作为蔡畅之夫担任证婚人,他举杯高声祝愿二人幸福。

陈毅与赖月明两位同志,望你们在革命征途上彼此扶持,共赴白首,携手前行。

陈毅任江西省军区总指挥兼政委,虽事务繁忙,仍严格要求妻子赖月明进行文化学习,毫不放松。

赖月明出色开展妇女工作,引领苏区妇女全力配合红军的前三次反“围剿”行动,行动顺利且成效显著。

陈毅与赖月明因工作频繁分离,婚后半年余,共处时光仅约一月。赖月明曾玩笑言及此事。

如今生活常态是分别,偶尔相聚则显得尤为珍贵,成为难得的美好时光。

陈毅明白妻子只是随口抱怨,但仍耐心地向她详细解释。

我可将你调至军区,多人亦如此建议,但我深思熟虑后拒绝了。身为领导,我不能引领特殊化,我们是新式革命夫妻,应将革命需求置于首位。

1933年,赖月明重获党校学习机会,但需长时间离别。陈毅得知后,鼓励她要珍惜此次机会。

党校的学习机会极为宝贵,我渴望已久,望你珍惜此次良机,切勿错失。

陈毅亲自牵马,护送赖月明前往瑞金党校。

赖月明离家半年余,期间偶有书信往来。因国民党围剿苏区加剧,她学习归来后工作受阻,革命形势变得异常严峻。

次年10月,赖月明遵循周恩来的指示,前往瑞金梅坑国际医院,负责照料其受伤的丈夫。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前往瑞金之路危险重重,赖月明夜间潜行,历经半月余,终安全抵达瑞金。

陈毅虽已接受取弹片手术,但伤口久未愈合,呈现肿胀发炎状态。

赖月明见丈夫虚弱至极,心生怜悯,即刻亲自照料。她细心清洗伤口、敷药,并承担所有日常护理,不曾假手他人,不久陈毅便消肿站立。

红军经殊死抵抗后,无法有效反击国民党军,长征成为必然。陈毅因伤被留,负责指挥江西游击战工作。

苏区现况危急,伤员与红军家属需即刻撤离。陈毅嘱赖月明率先返乡,继续执行党的任务。

赖月明与陈毅本就相聚甚少,此次危难中分别,再见恐难。她眼含泪光,紧紧抱住陈毅。

我坚决不愿离开,若必须如此,我宁愿面对枪林弹雨,也不愿踏上离途。

陈毅虽不舍仍决意送别赖月明,临行将仅有的四块银元全数赠予她,随后凝视着她逐渐远去的身影。

【天各一方】

蒋介石驱逐红军后,与红军相关的群众及家属却遭受了残酷的报复。

赖月明曾任兴胜县附近妇女主任,闻陈毅部队在井塘活动,遂孤身前往寻访。此行意外使她躲避了国民党的追捕。

赖月明运气不佳,屡错过陈毅游击队。陈毅多次返乡寻她,却被其家人以保护为由谎称已牺牲,致使两人情缘被迫断绝。

赖月明因暴雨房屋倒塌遗失党员证,与党组织失联,身份无从证实。父亲强令她嫁予朴实鞋匠,婚后生活安稳,育有一女。

赖月明坚持打听陈毅消息,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革命形势趋复杂,她只能兼顾家庭的同时,暗自关注革命事业。

鞋匠外出补鞋时不幸遇难,赖月明亦闻陈毅亡故之误传,双重打击之下,赖月明心灰意冷,终日沉浸在悲痛之中。

1945年抗战结束后,见赖月明携女生活困苦,有人为她介绍了一位受伤红军,即其第三任丈夫方良松。方良松身世坎坷,因此对同为战友的赖月明倍加珍惜。

赖月明与方良松夫妻和睦,育有二子二女,尽管生活清贫,但家庭依然幸福美满。

陈毅率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赴前线抗日,闻赖月明牺牲,悲痛万分。时值国共谈判,他强忍泪水,作《兴国旅社》以纪念,诗中尽诉愧疚与追念之情。

1939年,为助陈毅走出丧妻之痛,党组织再次为他安排了一次相亲。

张茜乃战地服务团成员,婚前陈毅向她细述与前两任妻子的过往,张茜听后深感敬佩,遂同意与陈毅结为连理。

【上京寻夫】

1954年,赖月明惊悉前夫未亡,欲赴京探望,却因故未果。直至陈毅逝世,她终得机会在陈毅纪念馆见其遗像。

赖月明归家后,向丈夫方良松坦露了她与前夫陈毅的过往。方良松方知自己妻子乃陈毅元帅前妻,但他坚决反对赖月明赴京见陈毅。

月明,你为何不早告知?多年已过,我们成夫妻,育有多子。如今你离去,这个家将如何应对?

孩子们被场面吓坏,围聚在赖月明身旁,恳求她别离开。赖月明望着家、丈夫与孩子,只能默默承受内心的辛酸与痛苦。

赖月明虽未上京,却始终惦记陈毅,遂寄信给他。然信件被公社扣留,公社遂派人寻赖月明,核实往事真相及她的身份。

但他们离别之际,仍耐心规劝赖月明,

你们分离已久,且各有新家庭。我们同情你的经历,但建议勿赴京,以免对你及陈毅均不利。

赖月明含泪接受建议,将再见陈毅的念头深埋心底。她不仅牵挂陈毅,更难以割舍党员身份,这份责任感让她难以释怀。

她虽未获组织重认,但仍坚持积攒党费。她备有小木箱,每年必存一角钱于内,以表对党组织的忠诚与支持。

赖月明致信昔日战友兼上级蔡畅,意图恢复共产党身份。鉴于战友多已亡故或失踪,但遗憾的是,这些信件并未成功送达蔡畅。

1985年,赖月明寄出两封信后终获回应,蔡畅收到其亲笔信。蔡畅一生少提要求,此次却向中央办公厅信访局就赖月明的党员身份提出意见。

赖月明终回共产党怀抱,当地政府常走访其家,带去深切关怀与慰问。

1972年,赖月明得知陈毅逝世,她虽终生思念却从未打扰。如今阴阳相隔,她心中积攒无数言语无处倾诉,顿时泪流满面。

1988年,战友危秀英致信赖月明,劝其探望病重的蔡畅。赖月明随即赴京,但因蔡畅已难以言语,二人未能如愿相见。

赖月明再托妇联相助,终与蔡大姐相见,两人泪眼相对。因蔡大姐的证明,赖月明得以作为陈毅元帅夫人,获高层领导接待。

她步入陈毅纪念馆大厅,凝视遗像,赖月明痛哭不已。这重逢之日太过遥远,他们因战争分离已达54载。

昔人离去,活人凭美好回忆缅怀。陈毅与赖月明爱情有缘无分,虽未重逢,却无悔为大义奉献。他们的真心与牺牲,值得铭记。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