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2024年报解析:零售转型攻坚息差企稳信号初现

科技观察不踩雷 2025-03-20 12:54:52

日前,平安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

2024年,平安银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66.95亿元,净利润445.08亿元。

截至2024年末,平安银行资产总额57,692.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不良贷款率1.06%,与上年末持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12%、10.69%、13.11%。

财经观察站 作者:光明

在3月17日该行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表示,2024年,银行业仍然面临息差持续收窄、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挑战。“股份制银行更是面临大行业务下沉和优质的区域城商行本地化优势的夹击,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零售业务反弹在即

平安银行是中国内地首家公开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平安银行着力打造独特竞争力,在科技赋能、零售业务、综合金融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经营特色。

作为平安银行核心优势,零售业务进展备受市场关注。

2024年度,平安银行对公、零售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2.4%和-10.6%。

民生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平安银行对公贷款规模持续增长原因在于坚持贯彻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持续加大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主动调整资产结构,提升优质资产占比;个人贷款规模降低原因在于顺应外部经营环境变化,主动优化零售业务,促进“量、价、险”平衡发展。

对于零售业务战略规划等问题,冀光恒表示,平安银行会保持战略定力,将来还会是一家以零售见长、以零售为主、带有科技基因的银行,同时将对高风险产品进行调整,降低对外面渠道的依赖度。零售业务“止血”的问题已经做到了,但“造血”需要过程。

截至2024年末,平安银行个人抵押类贷款占比62.8%;零售客户数12,553.79万户;管理零售客户资产41,940.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在逆周期的时候,没有三五年的定力,很难爬出这个坑。在零售业务调整过程中,对公业务要补上来,平安银行还有一个均衡发展的过程。

冀光恒表示,零售战略转型非常困难,个人跟团队压力非常大,但目前还能定得下心来、坐得住,因为吃过快的亏。现在要痛定思痛,一定要有定力。

展望未来,平安银行表示,该行坚持零售战略定位不动摇,顺应市场环境变化,以客户为中心,推动零售业务高质量发展。

2025年息差降幅趋于收窄

“我们预计2025年净息差还有下行的压力,但是趋势可能会放缓。”展望今年,3月17日,平安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项有志在该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根据财报,在平安银行2024年的营业收入中,利息净收入为934.27亿元,主要受市场利率下行、主动压降零售高风险资产等因素影响,净息差为1.87%。

项有志解释,2024年,平安银行主动调整零售贷款的结构,息差有所下降,该因素基本上告一段落。

从行业整体来看,项有志认为,2025年净息差下行趋势可能会放缓,对平安银行也是如此。

谈及市场趋势变化,据项有志判断,负债成本的压降还有空间,要继续加大负债成本的压降。在资产端,尽管整个市场的收益率仍有压力,但是随着高风险(资产)的压降,平安银行在客群结构上将适当做一些中风险的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一部分影响。

冀光恒进一步表示,一是希望平安银行的息差经过过去一两年的快速下降之后,今年能企稳。第二,息差水平在股份制银行里表现要位居前列,拨备覆盖率也要稳定住。第三,不良率要控制得住。

展望后市,市场普遍认为,随着存款利率传导机制进一步疏通,负债端成本压降效果显现,今年息差降幅趋于收窄。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2025年,经济复苏的力度、货币政策的调整节奏以及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的进展将是影响银行息差的主要变量。

“银行业需要在低息差环境下,通过提升非息收入(如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风险管理等方式来应对净息差压力,并维持盈利能力。”曾刚补充说道。

0 阅读:1

科技观察不踩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