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之辩”还是“创新之争”?伴随农历乙巳春节的开启。
2025年蛇年春晚毫无意外再次承接住了除夕夜最大流量,持续“霸占”热搜。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2时,春晚全媒体累计触达168亿人次,移动端受众规模达到3.72亿人,境内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达270亿次,传播数据再创新高。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当观众争论节目是否生动有趣时,资本的视野已越过争论,捕捉到蛇年春晚背后的新经济之势和科技赋能的投资机遇,表明春晚的深意已超越文化表达本身,以一处处细节解答着2025年的金钱流向。
财经观察站 作者:晨曦
“赛博秧歌”背后 AI赛道持续火热
“身穿小花袄,转动红手帕,舞出大秧歌”,细数2025年春晚的最大亮点,“人形机器人扭秧歌”必须拥有姓名。这个名为《秧BOT》的节目由张艺谋导演,16个BOT(机器人robot的简称)与16名舞蹈演员共同完成。一经登台就震惊全球,看得国人骄傲自豪,外国网友集体“破防”,大呼“看似文艺表演,实则‘秀肌肉’。”
机器人出现在春晚并非首次,2005年就曾登过春晚,而今年再度上春晚,以全新科技成果示人,果真带来了极大惊喜,让金属骨架的机器人和传统艺术相遇,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登上春晚的机器人为杭州宇树科技2023年8月推出的Unitree H1,它不仅能够精准地模仿人类动作,还能通过高级编程表现出复杂的舞蹈步伐。公开资料显示:宇树科技创办于2016年,致力于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领域研发,已吸引包括美团、金石投资等在内的多家知名机构投资。自2023年推出第一款双足人形机器人以来,宇树科技持续突破机器人在复杂地形下的通过性与稳定性等技术难题。
关于机器人炫舞背后的技术支持,宇树科技官方解释,团队为春晚特殊制作了一套从视频直接生成动作的程序,舞蹈演员在镜头前的动作,被AI软件精细捕捉,形成指令代码,再由工程师精细调整,导出程序放在机器人上就能直接运动。具体包括:3D激光雷达全自动定位与导航技术、基于视频舞蹈动作的生成与映射、手帕抛掷、回收的结构算法……
值得一提的是,Unitree H1爆火后,市场已开始“跃跃欲试”,前瞻2月年后行情。有分析指出,伴随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双轮驱动”,A股市场机器人产业链上的企业,如机器本体制造企业、关键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系统集成商有望因行业大势迎来发展时机。
时隔7年重回春晚“C位” 阿里背后的AI大旗
2025年蛇年春晚的另一个亮点无疑是赞助商,今年最大的金主,时隔7年再次回到阿里巴巴手中。此次,阿里巴巴与春晚达成了“双独家”——不仅阿里巴巴成为春晚独家电商互动平台,旗下的阿里云也成为了总台春晚云计算AI独家合作伙伴。如果说2016年春晚支付宝“集五福”、2018年春晚淘宝“抢红包”,掀起的是一场全民消费狂欢,那么本届春晚阿里巴巴则带来了一场科技大餐,标志着阿里首次在春晚上以硬科技示人。
在甄子丹领衔的《笔走龙蛇》武术表演节目中,阿里云借助“云上多视角拍摄”系统,利用通义AI技术对舞台多机位画面进行3D点云渲染,为观众呈现了“子弹时间”经典画面,带来了“空中环绕、时空凝结”的创新观看体验。在其他节目中,阿里云大模型AI技术同时为舞台设计提供风格迁移、参考图生成、风格化处理等技术能力。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阿里云背后强大的科技支持为阿里服务蛇年春晚注入底气,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8个地域运营85个可用区,是中国最大、亚太第一的云计算公司。就在观众们还在对春晚的舞台特效津津乐道之际,阿里突放“彩蛋”,于北京时间1月29日凌晨正式升级发布阿里云通义千问旗舰版模型Qwen2.5-Max,将其强劲的综合性能公开展现,大有与火爆海外的DeepSeek抢夺风头的意味。
从Deepseek的横空出世到通义千问Qwen2.5-Max的重磅亮相,国产大模型的重大突破反映出AI技术的加速进化。当下中国AI正以开源生态构建出“中国式创新范式”,带来了技术追赶和生态重构的双重蝶变。映射到投资领域,市场对中国AI资产或将开启新一轮重估,AI产业链前景巨大。
互联网大厂“八仙过海”平台经济前景可期
延续过往惯例,今年的春晚同样化身为“商业与流量PK”的重要阵地,吸引了互联网大厂的青睐。除了阿里外,其他互联网平台也开启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合作方式,纷纷参与这场“春晚流量大战”。小红书成为独家笔记分享平台,让观众一边看春晚,一边在小红书围绕春晚热点与台前幕后故事“边看边聊”;15岁的B站首登春晚,将其标志性的“弹幕文化”融入春晚,成为蛇年春晚的“独家弹幕视频平台”,使观众不仅能在除夕夜同步观看蛇年春晚,还能进行定制化互动;相对而言,抖音比较低调,抖音用户可以通过抖音观看春晚,体验内容投屏等新功能。各平台“争奇斗艳”,试图在这巨大的“流量盛宴”中分得一杯羹。
春晚通过小红书、B站等平台重新取得了年轻群体的注意力,不仅代表了传播渠道的迁移,更揭示了平台和用户正在通过新的方式和玩法重构共识。对平台而言,通过春晚平台传递品牌价值,围绕自身定位展开差异化营销,避免了直接竞争,同时有利于抢占用户心智,建立起用户对平台核心能力的认知。这也折射出平台发展的新趋势:谁能找到“人文、技术、商业”的三元融合点,谁就能在下一轮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春晚引发的平台进化可能在未来重塑我们的赚钱和消费方式。
文化魅力凸显 东方美学商机崛起
本届春晚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融入了较多的非遗元素,将东方气韵和审美意趣融合,呈现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
“走中线,挺直脊梁。昂起头,耸立九天”,蛇年春晚,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以2024年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为创作灵感,结合凤凰传奇组合动听的歌声,使网友云体验了“北京中轴线”相关文物建筑的恢弘大气。正如媒体总结,节目通过运用虚实融合的超高清制作系统,加入“XR+数字孪生+VP”融合拍摄,打造了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再现中国古建的千年神韵和文化内涵。
节目的匠心制作和精彩呈现也折射出新中式美学消费正在带来投资新商机。根据CBNData发布的《2024中式美学消费白皮书》显示,2023年中式美学全景消费市场规模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可以预判,未来中国文化和中式美学将成为赋能新消费的“养料”,在带来新血液和新能量的同时,打开更多的投资空间,成为激活消费赛道投融资的重要砝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025年蛇年春晚已经结束,正和岛认为:2025年春晚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商业变化的前瞻。作为时代大潮中的浪花,我们每个个体大多是被潮流推动,因此往往不能立刻看清潮水的方向,但仍会在每次波涛起伏中欢欣雀跃。也许关于春晚我们持有各自看法,但殊途同归,每次集体吐槽时,又何尝不是在表达期盼,期盼在文化快速变迁的时代里,能找寻到可以安放集体记忆、承载未来想象的载体。
在这个阖家欢乐的节日里,祝愿财经观察站的所有读者朋友投资之路,如2025年春晚主题:巳巳如意,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