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大选混战打响,魏德尔3位外援全到,对华立场明朗,美国选边站

来科点谱 2025-02-18 14:22:35

德国大选临近,多名“靠山”为魏德尔站台,朔尔茨被美忽视,默克尔救场后,选择党有机会上台吗?

最近一段时间,德国政坛的动荡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玩家,德国的政治局势变化必然对世界经济带来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它的动向更是备受瞩目。

再加上德国还是欧盟的核心成员国,其内部的政治风波无疑会波及整个欧盟,甚至影响到欧洲未来的战略方向。

默茨、朔尔茨、魏德尔,三位候选人,三种截然不同的政治立场。

人们最关注的,便是选择党候选人魏德尔的强势崛起,她真的能笑到最后吗?

德国大选的最终走向,又将如何影响世界格局?

眼下的德国通货膨胀飙升,失业率居高不下,曾经以稳健经济著称的德国,如今面临着“技术性衰退”的困境。

民众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拮据,钱包缩水,许多民众越来越焦虑。

这时候,现任总理朔尔茨的领导风格并未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尽管他延续了前总理默克尔的路线,但在俄乌冲突中的强硬立场却让他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尤其是在对乌克兰的大规模援助、接纳难民等举措上,德国的经济负担愈加沉重。

这个时候,朔尔茨采取的“亲美”政策,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不合时宜,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加,支持率也一度大幅下滑。

原本牢固的“红绿灯联盟”执政联盟,开始出现动摇。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魏德尔等政治人物的崛起顺势而为,成为了寻求改变的一股新力量。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选择党和魏德尔抓住了风口浪尖上的机会。

选择党最初以强烈的反移民和反欧元立场吸引了不少右翼选民和保守派团体的关注,但这些极端的主张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尤其是进入2020年之后,选择党开始意识到需要调整策略,转向更具民生议题的领域,开始关注经济复苏和社会问题。

这一转变使得他们迎合了那些对经济困境和社会不公感到焦虑的民众,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魏德尔的反移民立场仍然没有改变,但她提出的“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外交政策在经济低迷、社会矛盾激化的背景下,却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

她承诺要优先保障德国的利益,恢复与俄罗斯的关系,推动与中国的贸易合作,这些与朔尔茨政府“亲美”政策相对立的立场,正好击中了民众对于德国未来发展的期待。

魏德尔的主张不仅迎合了选民的情绪,也为选择党赢得了更广泛的支持。

除了国内的政治风云,魏德尔还收获了一些国际上的重要支持,进一步推动了她的政治事业。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美国副总统万斯突然取消了与德国总理朔尔茨的会谈,而转而选择与魏德尔和默茨会面。

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虽然美国方面的“选边站队”被外界批评为干涉德国内政,但它也透露出美国对魏德尔的潜在支持。

更令人惊讶的是,科技大亨马斯克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也公开表态,表达对魏德尔的支持。

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外交层面,这些国际势力的背书,都为魏德尔的竞选之路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推力。

魏德尔的崛起让德国主流政党陷入了两难境地。

基民盟和社民党都在拼命争取选民支持,但遗憾的是,单凭他们的力量,似乎无法单独组建新政府。

即便是勉强组成联盟,也很难摆脱“红绿灯联盟”留下的阴影,重新走上朔尔茨政府的老路。

基民盟的领导人默茨曾大胆尝试与选择党结盟,但这一举动却引发了德国政界的强烈反弹,甚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规模的街头抗议。

前总理默克尔也出面公开批评,迫使默茨暂时收手,才让局势得以平息。

朔尔茨政府在经济问题和俄乌冲突中的处理方式,无疑暴露了“红绿灯联盟”在当前局势下的种种弊端。

这也让德国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反思,究竟什么样的政治模式才能真正解决国家面临的困境。

魏德尔的崛起看似是顺势而为,尤其是她的支持率一度超过了朔尔茨,给了她巨大的动力。

但是,魏德尔能否最终赢得选举,还得看最终的结果。

虽然她的支持者日渐增多,但她面临的挑战可不小。

德国主流政党对魏德尔的强烈抵制和封杀,让她的竞选之路并不顺畅。

虽然魏德尔提出的政策虽然契合部分民众的需求,但其具体可行性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选择党能够快速崛起,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民众对现状的不满和对变革的渴望,但这种情绪能否转化为稳定的选票支持,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魏德尔能否兑现竞选承诺,真正解决德国当前的经济困境和社会问题,才是决定她能否最终成功的关键因素。

如果魏德尔最终胜选,德国的政治格局将迎来变革。

她的政策主张将彻底改变德国的经济、外交和社会面貌。

魏德尔可能会调整德国的对俄政策,试图缓和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甚至恢复与俄罗斯的经济往来。

她也有可能着重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寻求经济领域的新机遇。

这些举措有望推动德国的经济复苏,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德国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表现至关重要。

不过,这样的政策转变可能会与美国及其他欧盟国家产生摩擦,尤其是在涉及俄罗斯和中国时,可能引发外交冲突,甚至影响到德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

还有就是,魏德尔对欧盟一体化的态度也可能影响欧洲的整体政治格局。

她可能会提出更具保守色彩的欧洲政策,推动更多的国家利益优先,挑战欧盟现有的合作模式,这可能会影响到欧盟的未来发展方向。

如果魏德尔最终落选,德国的政治格局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参考信源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1-07,《全球财经连线|欧元区12月CPI同比上涨2.4%、德国通胀重燃,欧央行会否继续降息?》

0 阅读: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