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道德经>做咨询:年入百万的"无为成交术"

私域商业王济帆 2025-04-02 14:14:35

春节前几天,有个买我1980线下《AI赋能大健康私域变现实战课》的小伙伴问我商业模式问题,当时我发现他的模式有问题。

但我没直接说,我推荐他看了一本书《商业模式新生代》 后来我就忘记这个事了。

结果昨天她来找我说我对他帮助巨大,原因是,他看了整本书发现自己的商业模式欠缺的点太多,直接没启动,不然又是一大笔亏损,表示很感谢我。

明明看见朋友创业漏洞百出,实话实说伤感情,闭口不言又焦虑。

这些年我推荐过65次《商业模式新生代》,210次《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百二十次《韭菜的自我修养》,161次《思考快与慢》。

但真正读完的不足20人,但恰恰是这不足20人,成为了我的重要合作伙伴与高净值客户。(别问我怎么记得这么详细,权当一种写作手法算了)

其实我经常推荐给身边的人看些书,遇到事发现对方哪里有问题我不会直接说,一般就提示看那本书能解决,但是实际去看的人没几个。

PART 01

主动求助才是改变的真正起点

认知心理学中的“心理准备度模型”显示,人在pre-contemplation阶段(未意识到问题)时,建议接受率不足3%。

我推荐书籍推荐建立“认知钩子”,既保持善意又不越界,待对方进入contemplation阶段(开始思考)时自然生效。

PART 02

知识传递的“代谢窗口期”

就像疫苗需要特定时间产生抗体,认知提升需要匹配个人的成长节奏。

我推荐的《商业模式新生代》作为“认知疫苗”,在其商业模式受挫时产生抗体效应,能有效触发对方的思考,并且给出解决方法。

PART 03

看到的问题不一定是问题

当然,看到他人的问题也不一定是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更不一定是问题,甚至可能是我的问题,这个过程,无论是不是问题,不能过多干预,那是干预别人的因果。

最近这几年,越发能理解,古人说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的原因了。

用玄学的话是,干预他人因果就要承担他人的因果,对方应该付出代价,否则受伤的是自己。

实际上如果对方没意识到某些问题的重要性,无论多有用的方法和道理,都解决不了问题,什么样的人才是意识到重要的呢? 花钱,付出代价,付出诚意。

所以千万不要对其他人指手画脚,指指点点,特别是人家还没请你指点,没给你钱的情况下,那不是帮助而是干扰。

PART 04

看到的问题不一定是问题

《道德经》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如果你身边也有那些朋友,不方便直接点破的,可以用我这种方法,通过书单建立“认知药房”,让朋友自取对症之书,既避免依赖又培养自主性。

嗯 昨天见面聊了十分钟,我说了她当下最缺的是IP定位,其他都不关键,对方表示认同,晚上就买了我的AIP私域被动成交术课程。

你看,卖货多容易,从来都不需要求着人暴力推销,恰到好处的呈现价值即可。商业智慧的至高境界,在于以不教而教。

真正的价值传递从不是强行灌输,而是为觉醒者备好认知火种。

用书籍建立“认知药房”,用时机铸造“价值锚点”,用诚意筛选“能量共振者”,商业教育便升维成一场双向奔赴的觉醒仪式。

无论什么身份,都要牢记后面这句话:免费的建议正在杀死三种关系:你的事业伙伴、你的朋友、你的自我价值感。渡人者先渡己,成交的本质是认知同频的必然结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