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才旦卓玛,嫁大6岁军官丈夫,晚年却白发人送黑发人!

侯哥谈历史 2025-02-08 15:23:0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 | 侯哥说历史

前言

才旦卓玛,这位来自西藏的著名歌唱家,以嘹亮的歌声打动了无数听众,她的作品如《翻身农奴把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广为传唱。然而事业上的辉煌却伴随着生活中的遗憾,长期忙于工作的她未能陪伴父母与孩子,尤其是在女儿因病去世后,留下了深深的自责和痛苦。如今已84岁的她,选择淡出舞台,专注于家庭生活。那么年老的才旦卓玛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在西藏的广阔土地上,农奴制度自10世纪起已深根蒂固,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叶。这个极端的社会结构中,仅有的五分之一是统治者,其余人民则处于严酷的农奴地位。他们面临着终日的劳作,饥饿和寒冷,生活条件极端恶劣。

统治阶级的冷酷手段甚至体现在对儿童的对待上,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被如牲口般看待,常常被铁链锁住,防止他们游玩或逃跑。更为严峻的是,当这些农奴老去,失去劳动力后,他们会被无情地抛弃,常见的场景是年老的农奴在街头乞讨,若无人施舍,饿死街头成为他们命运的终点。

才旦卓玛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出生的。她的名字“才旦”意味着“长寿”,“卓玛”则是“仙女”的意思,这是她父母对她未来的美好祈愿,尽管他们很清楚农奴孩子残酷的命运。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才旦卓玛的音乐才华却像一束光芒,照亮了她阴暗的生活。

当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第一次看到了希望。解放军带来了新的社会秩序,也为像才旦卓玛这样的农奴开启了新的生活道路。她的音乐才华被发现,随后她加入了文工团,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才旦卓玛珍视加入文工团的机遇,她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并时常邀请自己的父母来观看她的表演。她的声音清晰响亮,逐渐在团队中获得了名声,并开始随团在全国各地进行演出。看到女儿在艺术道路上逐步成长和收获认可,她的父母虽然心中担忧,但也为她的成就感到自豪。

才旦卓玛在追求音乐梦想的路上,遇到了她的另一半,南加多吉,一名军人。两人的感情很快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祝福,没多久就结婚了。结婚后,才旦卓玛没有放弃她的音乐事业,继续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好在她的丈夫非常支持她,一直在背后给她加油。

在这期间,她收到了上海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这是一个让她既兴奋又犹豫的消息,因为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家庭。最终在丈夫的鼓励下,她决定把握这次机会,前往上海深造。在学院,她遇到了王品素老师,这位教授在音乐上给予她极大的帮助,也在生活上关照有加。

由于才旦卓玛的发音习惯与内地不同,王品素老师特别为她设计了适合她声音特色的教学方法。她有时因适应不良生病,王品素就像一位母亲一样照顾她,从熬药到日常关怀,无微不至。

才旦卓玛到上海没多久,就抓住了一个大机会:参与央视节目《今日西藏》的主题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她本身就出生在农奴家庭,对这首歌的主题感同身受。她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刻的情感融入歌声中,演绎得非常动人,所以这首歌和她的表演都大受欢迎。

制作《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团队也注意到了她。虽然这首歌最初不是才旦卓玛唱的,但她独有的声音和感染力让人难以忘怀,她因此被邀请去演唱这首歌。她的老师王品素起初不太支持她接这个活,担心她会失去自己特有的藏族音乐风格。但才旦卓玛坚持自己想试一试,最后还是在王品素的指导下完成了演唱,结果这首歌也很快火了起来。

才旦卓玛的音乐生涯因此步入高峰,她被东方歌舞团邀请加入。可她始终挂念着自己的家庭,最终决定返回西藏,加入西藏歌舞团。

当才旦卓玛回归西藏,她的丈夫南加多吉已在当地文物局担任藏语翻译,而她自己也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歌唱家之一。她从未后悔过离开繁华都市的选择,相反她在西藏歌舞团找到了新的舞台,过上了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1966年,才旦卓玛和她丈夫南加多吉迎来了他们的女儿,给她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尼玛卓玛,这个名字里面包含了对太阳的敬爱和对一个神圣仙女的祝福。不过才旦卓玛的事业非常忙,她休息了短短三个月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去。

而丈夫南加多吉则在家里担起了大部分照顾家庭和孩子的责任。对此,外面的人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些人批评才旦卓玛不像个传统的“好妇女”,觉得她忽视了家庭的责任。但南加多吉一直很支持他的妻子,每次听到别人对才旦卓玛的负面评论,他都会立刻出面反驳,坚定地站在她这边。

1970年代文化大革命席卷中国,才旦卓玛的演出活动受到了影响,但她并未被彻底击倒。在没有演出的日子里,她与家人共度时光,这成了她日后深切怀念的宝贵记忆。197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她参与录制,她的《北京的金山上》广受欢迎,再次让她的声音传遍全国。

两年后,她与南加多吉的儿子尼玛次仁出生。刚刚生完孩子,才旦卓玛就被任命为西藏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她不得不立即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南加多吉将8岁的大女儿送到岳父母那里,自己则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仅4个月大的儿子。

才旦卓玛事业成功,获得了全国首届“金唱片奖”及“五洲杯金曲奖”,并受邀在多国进行演唱和访问,但她对自己作为母亲和妻子的角色感到愧疚,特别是当她出差时,孩子们对她的依赖远不如对父亲的依赖那般深刻。

进入1990年代初,南加多吉从文物局退休后,原本以为能享受宁静的晚年生活,然而多年的健康问题使他频繁进出医院。虽然他生于海拔较低的青海,但多年居住在西藏的高海拔环境中,他的身体逐渐透支,尤其是到了寒冷的冬季,病痛尤为剧烈。

才旦卓玛见状,深感不忍。她和孩子们商量后,决定每年南加多吉健康状况较差的季节,都带他到海拔较低的成都生活一段时间。观察到丈夫在成都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才旦卓玛便决定与他在成都常住,以便更好地照顾他。

有一次,南加多吉因血管问题昏迷了几天,才旦卓玛紧急陪伴在他身边,直到他安全脱险。这次事件后,才旦卓玛决定大幅减少自己的演出活动,以便全心全意地照顾丈夫。

南加多吉一直是家中的坚强支柱,他的一生都在无私地为家庭付出。如今当他身体日益衰弱时,才旦卓玛坚决表示要为他提供最好的关怀和支持。在她的细心照料下,尽管南加多吉健康时有小状,但总体维持得相对稳定。

2002年,才旦卓玛的家庭突然间发生了不幸,让她的生活一落千丈。

她的大女儿因为突发疾病不幸去世了。这对才旦卓玛来说打击太大了,她觉得自己之前太忙了,没能多关心女儿,感到非常内疚和悲伤。她认为自己的疏忽可能间接导致了女儿的早逝。为了缓解这份悲痛,她决定把外孙女接到自己身边来,希望通过教外孙女唱歌和画画,来弥补对女儿的愧疚,把未尽的母爱传递给外孙女。

在外孙女的陪伴下,才旦卓玛和她的丈夫逐渐走出了最初的悲伤,尽管在夜深人静时,回忆仍旧让他们心痛。他们的儿子也时常来探望,为父母提供支持和慰藉,他深知姐姐去世给父母带来的打击之大。

这次沉重的打击让才旦卓玛意识到,如果继续埋头于事业,她将错过更多家庭时光。因此,她向丈夫表达了想要多花时间陪伴他的想法,随后减少了公共演出,将生活的重心转向家庭。她在家中扮演起了烹饪美食的角色,亲自为丈夫制作各种美味佳肴,尽力让晚年生活无憾。

每当天气转冷,她便与丈夫一同前往成都度过冬季,那里的气候更适合丈夫的健康。他们的儿子仍在西藏工作,但每逢新年他都会带着全家前往父母所在地,与父母共度佳节,让家里充满温馨和欢笑。

才旦卓玛如今已经八十余岁,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每当有电视台或节目组邀请,她总能重返舞台,用她的歌声感动观众。比如,2021年她就参加了东方卫视春晚,与丁真云、廖昌永合唱了《再唱山歌给党听》。

他的女婿虽然重新组建了自己的生活,但对待这位年迈的岳父岳母始终不减孝心,对待外孙女也极尽关爱。

他们的儿子也已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并且有了可爱的后代,一家人相亲相爱,幸福美满。这家人虽住在拉萨市区一条不起眼的小巷中,但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家的温馨和幸福的简单。

希望这对老人能够继续健康地走下去,享受他们简单却又充满爱的每一天,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祈祷,愿幸福常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