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苗之父汤飞凡,为何两次放弃国外的好环境,毅然回国呢

现今如日中天 2024-11-18 08:42:49

汤飞凡,被誉为“中国疫苗之父”,其人生历程非常传奇。他曾分别去美国、英国留学与进修,并以优异成绩获得国外专家的认可,且邀请他留在国外继续发展,但他却两次放弃国外优渥的环境,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国,这背后的原因,及其回国后都做了些什么?正是本文即将探讨的话题。

中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

一、立志医学救国、救民

在中国现代医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用一生的智慧和汗水,为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他,就是汤飞凡。汤飞凡的一生,是追求科学真理的一生,更是心系祖国、矢志不渝的一生。

汤飞凡,于1897年,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那时的中国,医疗条件极其落后,许多百姓因无力承担医疗费用而饱受病痛折磨。年幼的汤飞凡目睹这一切,心中种下了学医救国的种子。1914年,他考入湘雅医学院,从此踏上了医学之路。1921年,汤飞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随后,汤飞凡来到了北京协和医院,专注于细菌学研究。早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日本人北里柴三郎发现了鼠疫和破伤风的病原菌,因此被称为“东方巴斯德”。汤飞凡的梦想,就是能成为“中国的‘东方巴斯德’”。

汤飞凡国外留学照

因为心中有着非常远大的抱负,在协和的3年里,汤飞凡和中国眼科专家周城浒合作,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和自我试验,以可靠的材料为依据,发表了《沙眼杆菌与沙眼之研究》的论文,否定了当时由日本学者野口矢提出的“沙眼杆菌”的发现。

二、哈佛学成、受邀回国

1925年,汤飞凡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被推荐至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深造。在美国,他接触到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研究方法,与秦瑟一同研制出了第一代微孔滤膜,这一成果在当时的病毒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哈佛大学对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极为重视,希望他能够留下来继续研究。作为一名留学生,在求学期间就取得如此成就,留在美国发展,是轻而易举之事,但是,学业有成的汤飞凡,并没有听从导师的建议留在哈佛继续发展,而是在接到一封家乡来信后,毅然选择了报效祖国。

汤飞凡在做实验

给汤飞凡写信的人,是他就读于湘雅医校时的老师颜福庆。因为是师生关系,颜福庆写给汤飞凡的信没有啥客套,非常直接,就是邀请汤飞凡到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任教。面对恩师的召唤,汤飞凡没有一刻的犹豫,于1929年春,携夫人何琏一同回上海,担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细菌系副教授。

那时的中国,虽然医疗设备简陋,科研条件艰苦,但汤飞凡深知,自己的根在这里,自己的使命也在这里。他始终不忘自己学医的初心,并感慨地说:“医生只能救几百人,找到预防疾病的法子,就能救上千上万的人。”回国后,他先后在上海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任教,并积极参与中国的生物制品研究。

三、赴英进修后,再次回国

1935年,他又赴英国国立医学院研究所进修,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面对国家的危难,汤飞凡再次选择了放弃国外良好的条件而回国,并被任命为中央防疫处处长。在这个岗位上,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研究和生产血清与疫苗,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的医疗支持。

汤飞凡介绍防疫产品

汤飞凡深知,战争不仅考验着国家的军事实力,更考验着国家的医疗水平。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国士无双”。然而,汤飞凡的贡献远不止于此。在病毒学研究领域,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四、巨大贡献

20世纪30年代,汤飞凡发表了《沙眼杆菌与沙眼之研究》的论文,否定了日本学者关于沙眼病菌的错误结论。抗日战争期间,由汤飞凡领衔重建中央防疫处,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8年,汤飞凡带领工作人员成功地回收利用废琼脂,采用乙醚处理牛痘苗杂菌,改良马丁氏白喉毒素培养基。而中央防疫处在抗战时期所做的最大贡献,恐怕还得是成功地自主研制出了青霉素。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能够成功研制出青霉素的七个国家(美国、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瑞典和中国)之一。

汤飞凡家庭照

解放后的1950年,冀北爆发鼠疫,以汤飞凡为首的突击研制组只用了两个多月便赶制出了鼠疫减毒活疫苗900余万毫升。这一成果,不仅改变了从苏联进口供应不足的局面,还遏止了鼠疫的横行。

此外,汤飞凡还亲自承担起黄热病疫苗的研究。为了解决病毒毒力变异问题,汤飞凡利用了1947年从美国获得的无毒病毒株17-D。很快,他便制出了黄热病疫苗减毒活疫苗,解决了海港检疫接种黄热病疫苗的需要。

1955年,汤飞凡和助手成功分离出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这一成果被誉为“汤氏病毒”,为沙眼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他还研制出了乙醚杀菌法,使中国率先消灭了天花病毒,比全世界早了16年。

结束语

汤飞凡为何两次放弃国外的好环境,毅然回国?这背后,既有他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更有他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在他看来,个人的发展和成就永远离不开祖国的支持和滋养。只有回到祖国,他才能将自己的所学所得用于实处,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中国疫苗之父汤飞凡

然而,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却在晚年遭遇了不幸。由于历史原因,他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和批判,最终在1958年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直到1979年,汤飞凡的冤情才得以平反。

1981年,第25届国际沙眼防洽组织大会在巴黎召开,会上为汤飞凡颁发了防治沙眼的金质奖章。1982年,我国也追授他成功分离沙眼衣原体科学发明奖。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汤飞凡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他一生奉献祖国、造福人类的崇高精神的赞誉。

汤飞凡的故事,是一曲悲壮而激昂的爱国之歌。他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心系祖国、矢志不渝。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03年,当非典病毒在中国大地上肆虐,2019年年末引爆的新冠肺炎到来时,人们更加怀念“中国疫苗之父”汤飞凡,如果有他健在,也许能从病毒手中,挽救回更多的生命。

汤飞凡纪念邮票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0 阅读:0

现今如日中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