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双雄同日美团首发,新战役已经打响?

氨基商业观察 2024-12-17 20:06:44

减重双雄争霸正式进入深水期。

从临床PK到产能竞赛,再到未来的布局之争,诺和诺德、礼来大战正酣。随着双雄在国内商业化的推进,新战局随之浮出水面。

12月9日,口服版司美格鲁肽在美团全网首发,同时段亦有替尔泊肽开启预约服务。双方在中国市场的首次交锋,又一次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

这预示了一点,不能再用传统医药的视角,去看待日益与消费医疗密切结合的GLP-1R类药物,即,药房等传统渠道固然非常关键,但线上渠道也在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

否则,礼来不会在美国专门推出自己的在线医疗平台LillyDirect,如今又在国内打响线上战役。

对于医药产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趋势。

/ 01 / 首次正面交锋背后

无论是诺和诺德还是礼来,极为关注线上渠道的原因不难理解。

GLP-1应用的核心场景,是一个既要、还要的复杂问题:既要患者有清晰的认知,还要具备有效的手段,并且搭配高质量的诊疗体系。

其中,可及性成了一个谁也绕不开的话题。以减重适应症为例,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有相应的肥胖门诊,也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清楚哪些医院可以开具处方。

另一方面,因为在减重药物获批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涉及到铺货进度不一的问题,出现某些医院有药、有些医院没有药的情况,尤其是现下正值新药首发期,市场供应量本就紧张。如果不知情的肥胖症、糖尿病患者,大量挤入医院,会加大医疗体系形的负担,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精力成本。

打开小红书,求购诺和盈或晒出预约记录的笔记比比皆是,这其中固然有部分人是出于爱美减肥,但也不乏到处找药却求药无门的患者。例如,有萧山的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布笔记吐槽,跑了好几家医疗机构,都还没有买到。

这也意味着,药企需要在合规的框架内,减少患者寻找药品的时间和精力,让药物更容易获得。而在解决可及性方面,医药电商平台必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因为这是一个触及面更广、更便捷的入口。

诺和盈启动商业化后,出于国内药监规定,诺和诺德曾对外表示,公司并未授权该产品的网络销售。行业人士指出,线上的想象力并不局限在作为销售渠道,平台具有更完整的信息和数据,在帮助患者寻医找药的过程中,药企也可以更好地完成用户心智培养。

在美团上,目前患者通过搜索关键词能跳转到专栏页面。

然后,根据页面展示,患者能够选择本地的医疗机构,进行预约诊疗服务和留药,部分地区的诊所还支持冷链送药。有IP位于北京的网友月初开始在小红书上更新诺和盈减肥心得,其正是通过美团完成了预约服务。

从上述流程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医药电商平台能够为患者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解决了很多患者都不知道去哪个医疗机构的困惑;第二,大额官方补贴进一步节省了患者的购药成本,提高了效率。

也正因此,诺和诺德、礼来在国内市场的首次交锋,都体现了渠道多元化的特点。从诺和泰到诺和盈,再到口服版司美,可以说,“GLP-1全家桶”不论是在定点的授权药房,还是业态更新颖的DTP药房等渠道,两家药企都进行了铺货;同时,医药电商平台也成了必争之地。

/ 02 / 折射出趋势之变

医药电商平台成为必争之地,这符合当前产业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对于减重药物而言。

一方面,这是更符合减重药物患者群体消费习惯的渠道。

年轻人是减重药物的消费主力军。近年来,国内青年肥胖率持续上升,糖尿病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顿顿奶茶、天天熬夜的生活习惯下,无论是司美格鲁肽还是替尔泊肽,都是在社交媒体上关注度较高的产品。

因此,为了适配他们的消费习惯,必须突破传统药品营销的限制,更容易影响他们的消费决策。医药电商平台正是契合了这一理念。

例如,作为生活服务平台,美团的用户群体年龄跨度大,据媒体数据,首批“口服版司美”最积极的下单用户集中在中年男人,35岁以上人群高达53%,尤其是40-50岁这个阶段,正在积极为瘦身“剁手”。此外,上述提及的年轻患者,尤其是90后和00后,他们在美团的用户中占比也较大。

另一方面,这也是更符合中国患者购药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不止是年轻人,随着更为便捷、线上比价,以及医保支持等一系列因素的推动下,线上售药早已成为大势所趋。2023年医药电商零售规模为3064亿元,线上份额由2019年的15.7%增长为2023年的33%。按照这个增速,很快就会进入线上线下五五开的局面。

在明确的趋势下,美团买药既有“30分钟送药到家”的O2O服务,也有“快递送更便宜”的电商服务,是最受到市场认可的平台之一。

在内外双重因素的推动下,从诺和诺德的诺合盈到诺和忻,再到替尔泊肽,其首发预约都积极向美团、京东、阿里等医药电商平台敞开。

效果也显而易见。据华尔街见闻报道,12月9日,口服版司美在美团首发当晚,司美相关产品的瞬时搜索量环比前一日翻倍,次日“司美格鲁肽”位居美团买药实时热搜词前三位。

/ 03 / 仍需继续探索的路

对于药企而言,处方药的主战场仍是院内,但是,好的产品结合好的渠道推广策略,也的确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合发展趋势来看,医药电商平台,无疑是减重药物渠道是有益的补充,是精细化渠道策略的一环。当然,目前仍远未至终点,无论药企还是平台,都需要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

第一,如何更为准确、及时地匹配患者需求?

相比于线下渠道,互联网确实是一个更精准的渠道。但是,对于医药电商平台自身而言,精准匹配服务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话题。

尤其是目前而言,业内人士分析,减重热潮下,目前市面上相关药物的需求大于供应,当前多采用的是药店、诊所、定点体检机构的药物预约制。

这也要求,平台能够将及时更新完整、全面的供给情况,更大程度减少患者寻找药品的时间和精力。例如,美团买药的优势在于信息和履约的“即时性”。

第二,如何更全面地提升诊疗服务?

减重药物的提供,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提供产品的过程,而是需要综合考虑两方面要素:

一方面,不同患者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减肥需求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减重群体是高度差异化的,不仅体现在身体层面,更体现在健康意识、经济状况等,因此对于健康的追求也是不同的,具体体现是,比如某些群体在减重的同时,希望机构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服务。

因此,互联网平台需要提供、更全面的选择,进而为更多群体带来诊疗服务体验的提升。或许,这也是减重巨头们不约而同押注在美团等第三方平台,或自建在线医疗平台的核心原因。

作为本地生活平台,美团能够链接更丰富的资源。氨基观察实测了下单流程,发现在北京望京地区,美团能够提供包括爱康国宾在内的多家医疗机构服务,并且机构的服务套餐也是根据健康需求的不同,选择较多,能够尽可能覆盖更多有减重需求的患者,提供更全套的解决方案。

这也意味着,因为服务全面,线上平台自然会产生一系列优势:比如透明化的比较,患者可以自主选择方便、快捷的取药方式,或者找到就近的同城诊所,体验线下的健康管理服务。

总的来说,如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中国减重患者,还远未到终点。这需要药企和平台携手共进,继续探索和完善。

0 阅读:0

氨基商业观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