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要讲的,不是大家所说的什么教育成功,而是讲如何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生活。
什么叫成功?这本来就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
有人说考上好学校就叫教育成功,那书呆子怎么说?不还是害了孩子吗?
有人说兴趣广泛、童年快乐叫成功,那孩子上不了好学校,是不是也算耽误孩子?

看家长的聊天,其实反映了现在家庭教育的一个典型误区!
这个误区是两个极端。
一方面认为,必须把孩子成绩搞上去,否则就是不负责任的失败教育。
另一个极端更为普遍,就是童年要快乐,要自然而然,不要多干预。所谓发扬本性,才是最好。
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
前一种,会把孩子引向书呆子的封闭状态。后一种,则很可能让孩子的潜在特长永远埋没!
这两种错误的极端认识,造成了现在两种普遍的不良倾向。
比如,有的家长除了紧盯功课之外,给孩子报了大量学习班,书法、音乐什么的,美其名曰素质教育。结果是孩子很累,而一无所成。
再比如,有的家长对孩子基本不管,听之任之,想怎么就这么,真是快乐无比,毫无约束。美其名曰符合天性。
我的认识是,孩子必须管,看你怎么管、管什么。
那么,孩子应该怎么管呢?

第一要义是,你必须树立一个理念。孩子也是社会中的一个人,会有自己的思想,会有自己的生活,会有自己的兴趣。
有了这个理念,家长就不会把孩子当成泥人任你捏来捏去。
在你孩子很小的时候,刚刚懂事、会交流的时候,你就要把他的当个正常人、成年人来对待。
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用“车车”、“果果”之类的小名词,要直接说“汽车”、“水果”。
因为,早晚他会使用正常名词,何必制造词汇概念?并且这些小名词,很容易养成孩子认为“我还小、需要特殊照顾”之类的想法。
吃饭就是吃饭,不是吃饭饭!
撒尿就是撒尿,不是撒尿尿!
你需要让孩子感觉到爱,但不是说出来,什么“妈妈爱你”之类的话,最没益处!
你只需该抱的时候抱,想亲的时候亲,就足够了。
这个时期以及稍大,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家长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学习习惯,都会影响他。这个影响已经开始了!你不要以为他还小、什么都不懂!他开始学了!
如果家长成天打麻将,孩子就不会学正经的。两口子不和睦经常吵架,孩子的性格就要起变化!
诸位家长,即便你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写字,你也在孩子面前装装样子吧!
这个时候,孩子还不会说话,什么都开始学样子了。
至少,你的不良习惯、不良性格,在孩子面前隐藏起来。尤其两口子吵架,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家长素养,非常重要。

孩子稍大,你要领着孩子和你一起生活,卖菜、做饭、逛商场、逛书店。领着他。
购物要讲价,在孩子面前讲价不丢人!不要充大方!
有的家长喜欢在孩子面前充大方,这样的结果只能给孩子错误信息,钱不是那么难赚,买东西不需要讲价。
这些信息,会给孩子带来大手大脚的毛病,同时也给家长带来苦难。
孩子知道节俭,跟家庭条件是否富裕没有直接关系,只和家长生活态度有关。
孩子再大,懂的事情越来越多了,也读书认字了。家长一定要领孩子逛书店。
即便你不喜欢读书,也要去书店。
孩子上学后,你不需要辅导他什么功课。你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很简单,放学先做作业,然后随便玩儿。而不是先玩或先休息,再去做作业!
这一个习惯,就够了!
这一个习惯,就能引发他自己很多好习惯。
一旦养成某个习惯,生活的其他方面都会带着这种习惯的精神。
一旦那养成坏习惯,所有的事情都会有坏习惯!
计划性哪里来的?不还是和先做作业再玩儿一脉相承吗?
一个好习惯养成,会带来更多好习惯。第一个好习惯,是家长指导的,甚至是催促的、监督的,后来所有的好习惯,就是他自己派生的。
你需要管的,只是第一个好习惯。

那么,孩子需要管吗?需要管。
需要管得多吗?千万不要多,也真的不需要多。
还有,关于社会现象,千万不要回避阴暗面。
比如如何对待小偷。
很多家长趁机进行见义勇为教育,呸!你都不见义勇为,为什么害孩子?
要告诉他,不要管,看到也不要管。这不是你要管的事情,你管不了。
保护自己,是第一位。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才去考虑别的。
正常思维,把正常思维给孩子。
有些社会现象出来了,不要告诉孩子你的看法,而是问:“这个事情你怎么看?”
他会告诉你他的想法,和你相同就不必说了,不同的话,就探讨一下。或者你影响他,或者他影响你。
多问,而不是多讲多教训、多指导。孩子到了一定阶段,已经不是你教育他了,而是他可以教育你了。
其实,在孩子初中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的一些观点,你必须郑重对待了!
好,现在讲绝招,一招制胜。
告诉大家,对孩子一生最有益的事情,就是读书。一定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在养成习惯里面,就包括阅读习惯!
读书,可以让孩子具备正常思维。具备正常思维,就不会被洗脑,就不会认识偏执。
读书,可以让孩子了解广阔的世界。见闻广博,就会心胸宽广。
读书,可以让孩子具有历史感。知历史,才会对现在有判断。
当孩子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观点就形成了,他们的见解之深刻,会吓死你。
一旦他的阅读量到了一定程度,读书,就成了习惯。一个人了解社会,亲历能有多少?读书,是拓展视野和思想的唯一途径。
管和不管,这是一组辩证。
管应该管的,管培养习惯的。
总结,培养习惯,两个方面,一是先写作业再随便玩的生活习惯,二是阅读习惯。这两者之外的东西,尽管放开吧!
习惯的养成,重点是家长的责任,学校真的在其次!
你的孩子习惯不好,找你自己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