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焦裕禄的儿子,在兰考县扎根17年,与父亲一样全心为人民服务

苹苹说过去 2023-08-31 14:37:12

建国初期,不少的年轻干部都来到了地方支援国家建设,他们都是人民公仆,几十年如一日地为民奉献。焦裕禄也是其中之一,他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了让兰考县脱贫致富,他耗费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最终因操劳过度而去世,42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不禁让人惋惜。

焦裕禄的故事一直在兰考县流传,他的工作精神鼓舞了后来许多的年轻干部,其中就包括他的儿子焦跃进。就在多年之后,焦跃进也走进了兰考,来到了这个父亲曾为之奋斗的地方工作。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让兰考县真正实现了脱贫致富,也因此成为了当地人口中的“小焦书记”,这个熟悉的称呼,足以看出百姓对他的敬爱。

焦跃进出生于1958年,当时正值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父亲给他起名跃进,也是时代的象征。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不幸去世,从此家里的重担都压到了母亲的肩上。从那时开始,他也慢慢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除了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还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去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

虽然父亲不在了,但母亲时常会跟他提起父亲的事迹,从别人的口中,他也经常会听到百姓对父亲的评价,大家无一不是肯定父亲的成绩,人人都对他竖起大拇指。为了让儿子成为有文化的人,母亲即使过得再苦都要支持他读书,让焦跃进读完了高中,成为了当时少有的知识分子,而这让他和父亲越来越靠近。

高中毕业之后,焦跃进做了一名知青,他选择的地方正是兰考县。那里有着父亲奋斗的痕迹,还有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即使在知青返乡的时候,他也没有回去,还是选择留在这个贫穷的县城,从一名小小的教师,到后来成为了当地的副县长。

焦跃进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坚持着“工作要干好,必须往下跑”的工作原则,致力于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枷锁。这样的精神让当地百姓极为感动,他们仿佛看到了曾经的焦书记,因此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小焦书记”,既是对焦裕禄的怀念,同时也是对焦跃进的认可。

焦跃进在兰考县待了十七年,几乎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他从来不将父亲挂在嘴边,也没有背靠父亲的光辉,始终脚踏实地的奉献。他几乎每天都在乡野田间,专心致志的寻找可以致富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找到了致富之路,那就是扩大耕种,增加粮食产量,让当地百姓过上温饱和富裕的日子。

1999年,焦跃进被调到了河南省杞县,历任县长、县委书记等职。面对当地出现的大蒜危机,他欣然接受了挑战,担负起了卖大蒜的重任。他依然延续了之前的工作精神,先深入调研,再制定适合的对策。很快,他发现农产品产销会是个不错的机会,于是亲自带队去北京参加展销会,还自己出面在摊位上向人推销大蒜,当时大家都以为他就是一名普通的种植户,说出来的话全都是在夸自己的大蒜有多么好。

焦跃进推销大蒜的过程,被媒体记录了下来,同时也让广大的观众看到了这个画面。有人很快就认出了他的身份,明明是一县之长,却没有半点领导的架子,还亲自来推销大蒜,不禁让人感动。有了这样的噱头之后,不少人都冲着他去购买大蒜,让杞县的大蒜彻底火了,再也不愁卖不出去,焦跃进也因此有了“大蒜书记”的称号。对此,他并没有任何的反感,而是觉得百姓们都很可爱,这么称呼他也是对他的认可。

焦跃进一直以来都在贯彻着父亲的精神,他从来不将父亲的事迹挂在嘴边,而是踏实地做自己的事,也从来不依仗父亲的功绩,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去打拼出一片天地。这才是新时代的焦裕禄精神,也是年轻干部们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我国正是有了这样的干部,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