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天安门广场购买纪念品,还是在大栅栏享用地道北京烤鸭,境外来华的游客们都能享受到无缝衔接的支付体验,这都得益于中国银联“锦绣行动2025”的推进。
2025年3月1日,银联-Visa“北京中轴线无障碍支付服务旅游示范区”启动,中国银联在此次活动上宣布要大力推进“锦绣行动2025”。
境外来华的旅客路易和高桥都是此次合作的受益者。来自日本的高桥点赞中国的支付体验:“我在王府井步行街购物时,店员告诉我可以直接使用银联卡支付,也可以通过乐天银行手机APP扫码支付。整个过程和我在日本的体验没有太大区别,这让我感到十分自在”;来自西班牙的路易也表示:“在北京的几天,我基本没用过现金,不管是在故宫、天坛还是雍和宫,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完成支付。这种便捷程度,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无论是在北京各景区购票、进行餐饮消费,还是去商场购物,他都能像在西班牙一样,顺利地使用YI AN APP完成支付。
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和领先国际银行卡品牌,近年来,银联持续提升支付服务水平,构建了“银联卡为基础,码、Pay为两翼”的全产品布局,并持续确保境外银联支付产品在境内实现一致性体验。
据统计,截至2024年,银联已推动133万重点商户支持银联二维码受理,104万商户支持银联卡受理。此外,银联联合商业银行在全国47个机场示范区、105个高铁车站人工售票窗口,以及49个旅游示范区、57个购物示范区、6个边境口岸示范区提供便捷的用卡服务,使境外游客能够在多个场景下畅行无忧。
来自泰国的游客阿南也分享了他的经历:“在北京旅行时,我发现我在泰国用的电子钱包也能在中国使用,无需兑换大量现金,这让我感到非常便利。”他的这一体验得益于银联推动的全球支付网络互联互通。
中国银联作为全球化支付品牌,已在境外182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支付受理,支持超7200万商户;境外83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银联卡超2.6亿张,同时,在37个国家和地区落地220余个银联合作钱包,实现跨境通用,并已在19个国家和地区,与本地转接网络合作落地或推进19个互联互通项目。
与此同时,中国银联不断完善产品建设,提升支付服务水平,持续做好境内外特色发卡,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协同40余家境外机构,继续推广“锦绣中华卡”,同时联合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扩大“旅行通卡”的发卡规模。
70岁的新加坡游客李先生和他的妻子首次来到中国旅行。他们在首都机场领取了一张“旅行通卡”,并在导游的帮助下下载了云闪付国际版。“挂卡很简单,操作也很简单,我们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查看消费记录,这让我们在中国的旅行更加安心。”李先生说道。
展望2025年,中国银联将力争新增30万重点商户支持银联支付受理,优化食购、交通、文旅等重点场景的支付环境;同时新增境外合作钱包20个,扩大支持境内码牌的境外钱包数量,推动线上商户支持外包受理,持续加强与合作方的外包内用合作,并引入翻译、外卡权益及旅游地图等服务,进一步提升国际游客的支付体验。
随着免签国家范围的不断扩大,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便利的支付方式不仅提升游客的体验,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未来,银联将继续深化与国际支付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全球支付网络的互联互通能力,推动支付服务进一步开放,助力中国文旅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