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7岁赴港后娶4妻生15子女,49岁暴毙街头,留给后代半个铜锣湾

云帘逸仙 2025-02-08 15:50:20

提起香港的豪门家族,不少人都会想起红色家庭霍家,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还有一个家族实力不输于霍家,却比他们低调得多,它就是利希慎家族。

利希慎靠着贩卖鸦片发家,还买下了半片铜锣湾。

然而还没等他开始享受,就在香港的街头被杀手三枪击毙,给子女留下了巨额遗产。

那么,如今的利希慎家族怎样了?都说富不过三代,利希慎的子孙后代能守住这些财富吗?

商海浮沉

1928年4月30日,利希慎像往常一样出门办事,当他的车驶过九如坊时,突然传来了几声枪响。

等路人反应过来时,这位叱咤风云的商界大亨已经倒在了血泊中。

这起凶杀案立即轰动全城,警方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查,利家更是悬赏两万港币缉拿凶手。

然而,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还是没能找到凶手,这个案子成了一桩悬案。

利希慎的突然离世,在香港掀起了一阵猜测狂潮,坊间流传着各种版本的故事。

有人说这跟他在澳门的黑道生意脱不了干系,可能是触碰了某些不能惹的大人物。

也有人认为,这是他多年来得罪太多人,终于遭到了血腥报复。

这些传言并非空穴来风,要追溯其根源,还得从利希慎的人生经历说起。

1879年,他出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他的父亲利良奕受到“淘金热”的影响,早在1860年就远渡重洋前往美国。

然而,美国梦并非那么容易实现,利良奕和众多华工一样,经历了艰辛的岁月。

小利希慎的童年并不轻松,他目睹了父亲为生计奔波的辛酸,也体会到了作为少数族裔在异国他乡生活的不易。

直到利希慎17岁那年,家里终于攒够了盘缠,决定返回香港寻找新的机会。

踏上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时,年轻的利希慎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虽然生意起步艰难,但总算有了安身立命的根基。

年轻的利希慎则进入了当地最好的学府之一——皇仁书院就读。

他天资聪颖,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很快就成为了学校里的佼佼者。

毕业后,他遵从父亲的想法留校任教,还兼职做翻译工作,看似前途一片光明。

1898年,19岁的利希慎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时刻,他与同乡女子黄兰芳喜结连理。

这桩婚事不仅是两个年轻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商业家庭的联姻,为日后的事业发展埋下了伏笔。

然而,安稳的教师生活并未能满足利希慎内心的抱负。

他渴望像父亲那样闯荡商海,创造更大的财富。

于是,他毅然辞去了教职,开始寻找商机。

家族危机

机会很快就来了,利希慎敏锐地发现了当时最为暴利的行业——鸦片贸易。

利希慎深知鸦片生意饱受争议,但面对巨额利润的诱惑,他还是选择了铤而走险。

他找来几个志趣相投的伙伴,一起创办了一家专门经营鸦片的公司。

利希慎很快就和英国上流社会打成一片,这些人脉关系成了他生意上的护身符,让他在这个灰色地带如鱼得水。

没过多久,利希慎就一手遮天,把持了香港的整个鸦片市场。

为了将生意做大做强,利希慎还创办了自己的船运公司。

这一举措使他能够将鸦片销往东南亚和中国大陆,大大扩展了市场范围。

随后,他又成立了裕盛行,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这个行业的地位。

短短几年间,利希慎就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摇身一变,成为了香港赫赫有名的富商。

他的成功故事在当时传为佳话,但也引来了不少非议。

毕竟,他的财富是建立在无数人的痛苦之上的。

这句话虽然难听,却道出了不少普通民众的心声。

受到舆论的压力,利希慎将目光投向了邻近的澳门。

在那里,他重新建立起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虽然规模比不上从前,但依然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商海浮沉,风云莫测,香港政府开始对他的生意施加压力。

这让利希慎意识到,是时候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了。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买下铜锣湾的一大片土地。

当时的铜锣湾还是一片荒芜之地,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个决定,但利希慎却有自己的打算。

他原本想在这片土地上种植某些特殊作物,但这个计划很快就被政府叫停了。

在香港政府的打压下,利希慎只能将这片土地开发成商业区。

他投入大量资金,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还修建了剧院和广场,为这个区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锣湾逐渐变成了一个繁华的商业中心。

各种商店、餐厅和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大量的人流。

然而,就在利希慎事业达到顶峰之际,他却被人意外暗杀,倒在了香港的街头。

基业长青

利希慎的突然离世,给这个庞大的家族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要知道,利希慎的妻子中,除了正室黄兰芳,他还先后迎娶了三位妾室。

据说,他对待每位妻子都颇为体贴,在物质上更是毫不吝啬。

他为每位妻子都安排了独立的住处,保证她们都能过上舒适的生活。

更令人惊叹的是,利希慎的子嗣极其兴旺。

他的四位妻子为他生育了15个孩子,其中7个儿子,8个女儿。

这么大的家庭,光是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就是一件不小的挑战。

尽管家庭成员众多,利家却鲜少传出内部纷争的消息。

这或许要归功于利希慎的管理之道,也可能是因为家族财富足以让每个人都过上富足的生活。

在利希慎离世的这个危机时刻,不少人都盯着利家这块肥肉,正室黄兰芳挺身站了出来。

她迅速召回了远在海外的长子利铭泽,希望他能挑起大梁,继承父亲的事业。

利铭泽回到香港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处理家族的鸦片生意。

这项曾经为家族带来巨额财富的产业,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

经过深思熟虑,利铭泽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彻底停止鸦片贸易。

他甚至下令禁止家族成员前往澳门,以杜绝任何可能的纷争。

这个决定无疑是明智的,它不仅洗刷了家族的负面形象,还为未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利铭泽开始将家族的资源,投入到更加正当的产业中去。

房地产、酒店、纺织、旅游,利家的触角逐渐延伸到了各个领域。

而支撑这一切的,正是利希慎生前在铜锣湾买下的那片土地。

随着香港经济的蓬勃发展,这片曾经不被看好的地皮,如今已经成为了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

利家凭借这笔财富,不断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

到了第二代和第三代,利家的事业更是蒸蒸日上。

利孝和创办了TVB,为香港的娱乐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利定昌则作为第三代掌门人,带领家族走向了新的高峰。

有趣的是,利家的传承制度颇为特别,他们采用了信托管理的方式,确保家族财富能够得到妥善管理。

这意味着,家族的接班人并非简单地按照长幼顺序选定,而是要看个人的能力和品德。

这种制度无疑为家族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

同时,利家并没有忘记回馈社会,他们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福利事业。

在家乡兴建希望小学和医院,为当地的教育和医疗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深知,只有让更多人受益,家族的基业才能长久。

利家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香港的缩影。

从最初的争议产业,到后来的多元化发展,再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利家的转变折射出了整个香港社会的变迁。

结语

利希慎家族的发家历程,无疑是建立在普通人的痛苦上的,但是在积累了大量财富后,他的后人也转向了正当产业,挽救了家族的声誉。而利家的发展也让那个哦我们看到了,大家族的治理方式。特别是他们对社会责任的重视,通过慈善事业回馈社会的做法,体现了现代企业家精神。

参考文献:

1.南方网:《利希慎家族:铜锣湾的地王》-2014-3-12

2.中国新闻网:《早期华人参与加拿大19世纪淘金热 血泪织出黄金路》-2010-4-19

3.香港文匯報:《【特稿】利希慎家族銅鑼灣百年淵源》-2021-5-13

0 阅读:9

云帘逸仙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