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学院,能否更名为“川南大学”?

弘诚评大学 2025-04-04 02:36:31

宜宾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川渝滇黔接合部核心区域,是“万里长江第一城”,也是“中国酒都”。

作为宜宾最高学府,宜宾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本科院校,由原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以及四川省宜宾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宜宾学院按惯例可以更名为“宜宾大学”,体现城市属性。但细心学子会发现,四川的地级市中,很少有城市命名的综合性大学。比如绵阳的西南科技大学,达州的四川文理学院,南充的川北医科大学(现为川北医学院)、雅安的四川农业大学,等等。

所以,宜宾学院可借鉴同区域的泸州医学院做法,提升地域冠名层次,更名为“川南大学”。泸州医学院于2015年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成为更名成功的“典范生”,现在已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跻身西南医学名校行列。

当前的高校更名,已经很难再冠名“大区域”,可以说泸州成为最后一波更名“大区”的受益者。宜宾学院扎根宜宾、面向四川、辐射西南,可以考虑在省份区域中形成品牌,也就是以“川南”为冠名方向。

更名为“川南大学”,更具有辐射力度。川南区域包括自贡、泸州、乐山、内江、宜宾五座城市,其中宜宾处于成都、重庆、贵阳、昆明西南四大城市“X”交汇点,具有直接辐射吸纳 3 省 8 市 3700 万人的优势,是80 个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无独有偶,现在同处川南的内江师范学院,就计划更名为“川南师范大学”,彰显“川中枢纽、成渝之心”的区域特点。川南区域办学资源富集,这几所高校如果能形成“川南”高校品牌,则会有益于推动川南区域发展。

宜宾学院的学科特色。师范底蕴深厚,现在的发展态势也不错。其最早为1939年“四川省立宜宾师范学校”,1978年开启高等教育办学之路,201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宜宾学院的学科设置也非常齐全,规模体量比较大,有14个二级学院、2个二级学部,65个本科专业,包括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校生约2.5万人。

宜宾学院在四川省域的吸附能力很强,是四川首批省市共建高校五粮液、宁德时代、中软国际等大批龙头企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渠道支撑,目前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达92%以上。

这就是宜宾学院,您有什么建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