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高教大省,现有高等学校110余所,包括7所985和211院校。但优质高校主要集中在省会西安,所以陕西高校的均衡发展,始终备受关注。
客观上讲,陕西2000年后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在西安之外办学,地理区位优势不突出,人才队伍建设困难重重,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安康学院,就是其中的具体缩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陕西高等教育全面启动,西安交通大学就是那个年代的“西迁”成果之一。同时,陕西本身也建立了诸多高校,比如在1958年就建立了汉中大学、安康大学、宝鸡大学3所高校,同年还恢复重建延安大学。

时过境迁,当年的“四大高校”中,延安大学势头还算不错,汉中大学已经更名陕西理工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在努力恢复“宝鸡大学”的名字,安康大学的复名相对比较困难。
与宝鸡文理学院、榆林学院等高校的更名申请中,安康学院和商洛学院2所高校,陕西省内就没有通过审核。主要原因就是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和师资力量等硬件标准尚有短板。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所学院长期自称“安大”,当地也都把这所高校称为“安大”,而不是“安院”。一方面有着安康大学历史底蕴的自信,一方面也是重塑荣光的自我期许。

安大曾是“来处”。安康学院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其前身就是创建于1958年的安康大学,后期曾一度停办,1978年以陕西师大安康专修科恢复办学,1984年更名为安康师范专科学校,2006年改建为安康学院,去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安大也是“风景”。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居秦巴之间,汉水之滨,处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是国内的十大宜居城市之一。
安康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被誉为西部“千岛湖”。境内土壤含硒元素丰富,又被誉为“中国硒谷”,还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茶叶、蚕茧、油桐、生漆主产区。所以,安康学院的农业学科很有特色。

这所城市既有大城市的喧嚣,也有山水小城的氤氲。安康学院有江南、江北两个校区,置于其中,抬头秦岭的雪,低头汉江的水,沉浸于秦巴汉水的无限风光。
安康学院长期面向20多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生13308人。每个学子,都是这座陕南小城的形象代言人。
安大还是“归途”。设有12个二级学院,41个本科专业,其中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与营养学科被增列为硕士学位点,具备培养专业定向就业公费师范生资质。
安康学院复名安康大学,可能还有一段路要走。但这里的生源素质在持续提升,其中公费师范生文史类专业录取分数,年均超一本省控线30分,理工类超一本省控线18分。普通文史、理工招生录取,属于本科一批分数线末端、二批前列。
这就是安康学院,您有什么建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