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学院,为什么更名“秦岭大学”?

弘诚评大学 2025-03-14 20:26:35

  陕西高校半西安,也就是说省会之外的高校数量比较少,知名的高校就更少。这种背景下,地级市高校间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商洛学院在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了创建“秦岭大学”的战略愿景。这个名字非常大气,也很有国家地理地标气象,引发了诸多学子的关注和期待。

秦岭大学,彰显了商洛的地理风貌。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全域地处秦岭腹地,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兼容秦雄楚秀,是秦楚文化的交汇地,享有“秦岭最美是商洛”的美誉。

作为商洛市唯一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商洛学院前身为陕西师范大学商洛教育革命基地,1979年更名为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1984年更名为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后续整体并入陕西省商洛农业学校,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商洛学院。

商洛学院师范教育特色鲜明,底蕴厚重。为此,也有人建议更名为“秦岭师范大学”。据统计,商洛市50%以上的中小学校长,70%的技术人才及中小学教师均为商师毕业生。

商洛盛产作家,贾平凹、陈彦等都是商洛人,这座仅有两百多万人口的地级市,屡次传来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文学大奖的捷豹,文学和诗歌爱好者比例众多,基础广泛,这样的文学现象在国内非常少见。商洛师专,无疑为商洛文学苗圃创造了土壤滋养。

其实,商洛学院在升格本科后,注重实施专科向本科转变、单一师范教育向多学科转变,连续7年跻身“中国好大学排名”内地600强,2024年位居软科全国高校第451名。

更名为“秦岭大学”,意思就是守护秦岭生态、传承秦岭文化。秦岭是南北文化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的“中央水塔”,生物品类繁多,区域经济发展任重道远。

商洛学院不是陕西名校,但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和山区教师培养等方面特色鲜明。近年先后建成全国唯一的省级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还有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连续举办“秦岭学”论坛,不断营造秦岭学术氛围,助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距离更名“秦岭大学”还有多远?近年陕西更名和升格的高校比较多,比如榆林学院、宝鸡文理学院、西安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和西安医学院等,商洛学院在这个行列中暂时处于“跟跑”的状态,尚不具备“领先”优势。

客观讲,商洛学院发展势头非常好。目前设有11个二级学院,42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9个省市区招生,去年录取最低位次平均同比上涨2600多位次,地方公费师范生招生录取成绩再次提升,生源质量持续提高,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商洛学院去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教育三个学位点获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不断夯实秦岭大学和秦岭学科建设内涵。

这就是商洛学院,您有什么建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