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娃两岁了,平时夫妻俩上班,一直公公照顾。今年孩子大些能离开妈妈,老人就想着带孩子回老家去,老家有院子,孩子能跑的开,春天天气不冷,比较好生活。
老人和朋友说了想法,她很纠结,到底要不要答应,实在舍不得和孩子分开。
那天朋友说起这个事,让我想到了女儿两岁时遇到的事,说说我们当时的抉择。
我们的例子
女儿两岁前姥姥带了20个月,爷爷带了4个月。两岁时姥姥看孩子睡不着觉,去医院检查,大夫说看孩累到抑郁,要好好休息。考虑老人的身体情况,姥姥回家。和爷爷商量替换下,老人同意。
十一我们启程回老家准备接老人来,2号到家,4号老人告诉我们不能来了,让把孩放老家里。
女儿从没离开过我们,那阵姥姥带,和老家的亲人不太熟,真怕我们不在孩子身边她会害怕。老人的临时决定真的搞得我们措手不及。
孩爸问女儿,“你在这和哥哥姐姐玩行不行,爸爸妈妈回去工作”?两岁的孩子已经懂得了分离,爸爸说完女儿就哭了,之后到哪都跟着我。看孩子这情况,我们最终决定带回去,孩子和我们一起。
当时比较幸运,找到个熟人带孩子。每天早上送阿姨家,晚上下班接回来。开始去时女儿足足哭了一个星期,白天一直要找妈妈,阿姨只好推着女儿在小区里转,睡着了再抱回去,下午也早早的在外面等我们。
那几天真的很煎熬。但每天能见面,总比放老家好。一个星期女儿适应了阿姨家,阿姨照看一年,第二年上了幼儿园。
感想
您看这是我家的经历,孩子一直没离开我们,虽然每天和我们一样早出晚归,但一直能看见我们,我们陪她一起玩,一起读绘本、拼积木、一起画画,孩子每天和我们在一起很快乐。
另外,两岁也是培养阅读习惯、生活习惯的好时期。和我们在一起每天有睡前故事,老人带会少些,老人喜欢孩子可能会为孩子做的多,和父母在一起习惯性格会更好些。
最后,若孩子平时很黏妈妈,骤然到新环境一定会不适应,此时和母亲分离会有分离焦虑。分离对孩子幼小的心理也会有不适。
写在最后
建议再想想办法,能否找其他家人来替换一下,孩子尽量和我们在一起。老人若实在想回家,能否找个阿姨来照顾。因为0-3岁是孩子情感上最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孩子和我们建立的情感依恋,也决定他们后期的性格和社会化行为等。
所以,还请慎重选择两岁孩子和我们的分离。
深情不及久伴!要爱你,必须让我知道你的存在。